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亚欣专利>正文

远红外热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77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远红外热疗仪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远红外热疗仪,针对以前的同类设备都无法实现多段控温,局部调控的效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床板,床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床板的顶部设置有大舱和小舱,床板的前端设置有面部环,面部环、大舱和小舱内均设置有远红外热疗仪,床板上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三个所述远红外热疗仪上均连接有温度控制器,三个温度控制器分别设置在面部环、大舱和小舱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具有远红外功能,利用药物加热后所产生的药蒸气,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腧穴吸收,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旨在调节和改善机体功能。在调节和改善机体功能。在调节和改善机体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红外热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远红外热疗仪
,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热疗仪。

技术介绍

[0002]应用于医疗机构、保健机构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用于指导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病人群进行“中医裹药汗法”的技术操作。中医“汗法”因其独特的临床疗效,位居“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首。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又称解表法。汗法不仅用药物发汗,而且还用浴法、蒸法、熏法、烧针、推拿、饮食及运动等方法达到汗出邪去的目的。
[0003]以前的同类设备都无法实现多段控温,局部调控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前的同类设备都无法实现多段控温,局部调控的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远红外热疗仪。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远红外热疗仪,包括床板,床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床板的顶部设置有大舱和小舱,床板的前端设置有面部环,面部环、大舱和小舱内均设置有远红外热疗仪,床板上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电阻。
[0007]优选的,三个所述远红外热疗仪上均连接有温度控制器,三个温度控制器分别设置在面部环、大舱和小舱的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电阻上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床板上。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竖向板,两个竖向板均安装在床板的底部,床板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板。
[0010]本技术中,所述远红外热疗仪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通过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具有远红外功能,利用药物加热后所产生的药蒸气,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腧穴吸收,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旨在调节和改善机体功能,达到预防和保健目的;
[0012]独立电脑操作平台,可对全身进行热疗熏蒸,大舱、小舱和床板、面部不同结构可分时分段控制温度,足底加热可使血液快速回流,促进身体代谢,更精准控制汗量,时检测身体各项指标,达到安全调理身体,操作方便,只需接通电源,将温控操作面板开关打开,进行每个结构部位所对应的时间、温度、区间等进行相应设置即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远红外热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床板、加热电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床板;11、面部环;12、大舱;13、小舱;14、温度控制器;15、远红外热疗仪;
16、控制器;17、加热电阻;18、加热腔;2、支撑机构;21、竖向板;22、连接板;23、横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

2,远红外热疗仪,包括床板1,床板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2,床板1的顶部设置有大舱12和小舱13,床板1的前端设置有面部环11,面部环11、大舱12和小舱13内均设置有远红外热疗仪15,床板1上设置有加热腔18,加热腔18内设置有加热电阻17。
[0018]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三个远红外热疗仪15上均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4,三个温度控制器14分别设置在面部环11、大舱12和小舱13的外侧;温度控制器14可以独立控制远红外热疗仪15的温度。
[0019]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加热电阻17上连接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设置在床板1上;控制器16用于控制加热电阻17的温度。
[0020]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竖向板21,两个竖向板21均安装在床板1的底部,床板1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板23。
[0021]工作原理,设备通电后,在舱内的床板1上铺敷熏蒸散,受术者背部平躺于熏蒸散上,在操控平台上根据受术者身体病症需要,进行调节熏蒸时间,一般熏蒸时间设置在40

50分钟之间,温度的设置,基本按照床体不同位置分别调节,大舱12的温度设置在40

45度之间,小舱13的温度设置在60

65度之间,床板1的温度设置在50

55度之间;大舱12的上沿位置主要对齐人体的心脏上方,小舱13的位置主要调节在腹部以下至足底,床板1发热区间主要针对人体除了头面部之外全身部位,面部环11内侧的远红外热疗仪15对面部进行热熏,不同结构可分时分段控制温度。
[0022]“中医裹药汗法”在继承中医外调方法的基础上,与现代“远红外热疗仪”远红外技术产品、传统中医汗法技法相结合,实现无辐射、无痛苦,无副作用,达到通过皮肤腠理“发汗、控汗、收汗”三维升降理论引疾邪外出的健康管理目的,该汗法创新性的弥补了传统方法以“泻”引起的汗出伤阴的弊端,实现“补泻”均衡调节,“代谢平衡”加速的临床惊人作用。本次通过标准化的梳理,形成规范化的技术操作方案,旨在填补标准空白,规范市场乱象,为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应用实施此项技术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促进中医药特色技术成果的广泛转化。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具有远红外功能,利用药物加热后所产生的药蒸气,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腧穴吸收,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旨在调节和改善机体功能,达到预防和保健目的。
[0024]本实施例中,独立电脑操作平台,可对全身进行热疗熏蒸,大舱12、小舱13和床板1、面部不同结构可分时分段控制温度,足底加热可使血液快速回流,促进身体代谢,更精准控制汗量,时检测身体各项指标,达到安全调理身体,操作方便,只需接通电源,将温控操作面板开关打开,进行每个结构部位所对应的时间、温度、区间等进行相应设置即可,本申请中的所有结构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材质和长度的选择,附图均为示意结构图,具体实际尺寸可以做出适当调整。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远红外热疗仪,包括床板(1),床板(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顶部设置有大舱(12)和小舱(13),床板(1)的前端设置有面部环(11),面部环(11)、大舱(12)和小舱(13)内均设置有远红外热疗仪(15),床板(1)上设置有加热腔(18),加热腔(18)内设置有加热电阻(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热疗仪,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远红外热疗仪(15)上均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4),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欣
申请(专利权)人:赵亚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