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75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用涡轮增压风机将室内空气通过门窗周围一侧的通风通道送入门窗室外侧上部空气调节器的蒸发器中,通过蒸发器边部的空气调节器中的冷凝器工作原理把蒸发器中的冷热交换空气经过涡轮增压风机送出门窗周围另一侧通风通道,并在一侧通风通道上部设置新风风门,因而把经过冷热交换后的室内气体和净化后的室外新风一并经过门窗通风通道的另一侧送回室内。从而实现了室内新风换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室内不需要挂蒸发器设备,给室内空间带来美观的同时还节省了房间空间及铜材;解决了传统空调只有室内空气自循环,没有室外新风空气的掺入。入。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的新风系统主要应用于居家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三个领域,家庭建筑领域的小型新风系统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常用的家用分体式空调器大多只是满足室内温湿度的需求,并没有新风功能。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室内的空气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单独设置新风系统又增加了额外投资和能耗。在很多住宅建筑中,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通透大开窗、外飘窗、落地窗的设计比比皆是,这种窗墙比较大的建筑虽然满足了建筑美观和天然采光的需求,但是带来了隔热性差和不节能的严重问题。
[0003]对于传统的窗户而言,其功能就是密封保温、隔音,但时间长了会觉的很闷需要通风开点窗时,就需要将窗扇打开,这样又导致无法隔音降噪,以及室外的灰尘及有害气体及虫子等就会进入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包括门窗框架和空气调节器,其中:
[0006]门窗框架包括相互独立进风气道和出风气道,进风气道连通空气调节模块的进风口,出风气道连通空气调节器的出风口;
[0007]所述空气调节器设置在门窗外框的上部,安装在门窗的外侧墙体上;
[0008]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空气调节器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空气调节器外壳内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涡轮风机以及调节器控制装置;
[0009]新风风门装置设置在和空气调节器相连的进风腔体内;
[0010]调节器控制装置电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新风风门装置。
[0011]优选地,还包括空气调节器出水口,所述空气调节器出水口设置在空气调节器底部,空气调节器出水口接入外部排水系统。
[0012]优选地,所述门窗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风道的进气口和出气风道的出气口。
[0013]优选地,所述涡轮风机包括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其中:
[0014]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将室内气体抽入进风气风道后到蒸发器腔室内进行热量交换。
[0015]所述第二涡轮风机将经过蒸发器腔室内热量交换后的气体送出风道回到室内完成闭合循环。
[0016]优选地,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正对空气调节器的排风口,散热风扇将冷凝器产生的热量自所述空气调节器排出。
[0017]优选地,所述空气调节器安装在机箱承重钢管上,所述空气调节器和所述机箱承重钢管之间设置有机箱防震垫。
[0018]优选地,所述进气风道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可调进风百叶风门,所述出气风道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可调出风百叶风门。
[0019]优选地,所述进气风道和出气风道中设置有内置滤网。
[0020]优选地,所述进气风道和出气风道中设置有干燥剂。
[0021]优选地,所述新风风门装置包括新风风门壳体和风门门板,所述风门门板通过电机驱动开启和关闭,风门门板开启时,室外空气进入新风风门装置。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且使用方便。
[0024]2、本技术将传统的窗户进行升级,实现在不打开窗户的同时实现新风换气、除湿等功能。
[0025]3、本技术将空气调节器安装在门窗框架的上方,通过空气调节器调节室内外空气调节,空气调节器置于门窗上部起到遮阳、防雨功能的同时;建筑中不需额外专门设置承重空调外机水泥板;又因蒸发器和冷凝器紧密相连有利地解决了传统建筑立面外部暴露的零乱外机铜管安装方式,因建造师已经考虑了建筑门窗立面效果故本技术集中整整齐齐的设置,能够实现节能的同时,使城市建筑功能更齐全、外观更美观。
附图说明
[002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7]图1为空气调节器内部结构剖示图。
[0028]图2和3为空气调节器侧面结构剖示图。
[0029]图4为空气调节器室内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空气调节器室内角度结构剖示图。
[0031]图6为门窗侧面结构剖示图。
[0032]图中示出:
[0033]第一涡轮风机 1
[0034]压缩机 2
[0035]蒸发器 3
[0036]散热风扇 4
[0037]冷凝器 5
[0038]后进风孔 6
[0039]前风机排风孔 7
[0040]空气调节器外壳 8
[0041]压缩机防震垫 9
[0042]机箱承重钢管 10
[0043]机箱防震垫 11
[0044]新风风门装置 12
[0045]控制模块 13
[0046]可调进风百叶风门 14
[0047]断桥隔热铝合金通风通道 15
[0048]隔热PVC矩形管 16
[0049]检修盖板 17
[0050]内检修盖板 18
[0051]断桥隔热铝合金通风通道进风道 19
[0052]室内空气进气道 20
[0053]断桥隔热铝合金通风通道出风道 21
[0054]风门关闭传动装置 22
[0055]空气调节器出水口 23
[0056]断桥隔热铝合金通风通道进风连接空气调节器进风道 24
[0057]断桥隔热铝合金通风通道出风连接空气调节器出风道 25
[0058]新风空气调节器出风气道 26
[0059]冷凝水接盒 27
[0060]出风空气气道内置滤网 28
[0061]出风空气气道 29
[0062]出风道隔离板 30
[0063]进风口 31
[0064]进风空气气道 32
[0065]进风空气气道内置滤网 33
[0066]第二涡轮风机 34
[0067]门窗外框 100
[0068]门窗内扇 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6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70]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用涡轮增压风机将室内空气通过门窗周围一侧的通风通道送入门窗室外侧上部空气调节器的蒸发器中,通过蒸发器边部的空气调节器中的冷凝器工作原理把蒸发器中的冷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涡轮增压风机送出门窗周围另一侧通风通道,并在一侧通风通道上部设置新风风门,因而把经过冷热交换后的气体和带有掺入新风一并经过门窗另一侧通风通道送回室内。从而实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窗框架和空气调节器,其中:门窗框架包括相互独立进风气道和出风气道,进风气道连通空气调节模块的进风口,出风气道连通空气调节器的出风口;所述空气调节器设置在门窗外框的上部,安装在门窗的外侧墙体上;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空气调节器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空气调节器外壳内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涡轮风机以及调节器控制装置;新风风门装置设置在空气调节器内的进风腔体内;调节器控制装置电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新风风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调节器出水口,所述空气调节器出水口设置在空气调节器底部,空气调节器出水口接入外部排水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风道的进气口和出气风道的出气口;所述门窗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进气风道的出气口和出气风道的进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新风空气调节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机包括第一涡轮风机和第二涡轮风机,其中:所述第一涡轮风机将室内气体抽入进风气风道后到蒸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开捷门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