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属于自动化组装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板和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用于放置工件且可对工件进行限位的工件定位块,位于所述工作定位块上方设置有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上固定板和设置在上固定板与工作定位块之间的移动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杆贯穿上固定板与移动板相连接,正对于工件定位块的所述移动板下表面设置有压块;相对于工件上表面的移动板内通过弹性件设置有下压探针,位于下压探针一侧的移动板上表面通过支架设置有下压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每次放置工件位置的一致性,使得工件压装程度相同,确保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化组装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的安全性设备,它通常与座椅和安全带配合使用,工作时填充无害的氦气。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快速充气并为车辆乘员提供可靠的头部、颈部及胸部的防护,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气囊的装配可靠性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0003]目前安全气囊的组装装配工作,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安装,通过人工将安全气囊气袋固定在下壳体中,操作人员手动扣压上壳体,使上壳体的卡板扣设在下壳体的卡扣上。采用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且不能保证每个卡扣都能精确扣合到位,导致可靠性差,并且人工检测容易发生漏检导致不良品流出;
[0004]随着人机协作技术的发展,采用协作机器人与操作人员同一工作区域共同作业,非常适用于复杂的装配环境。在安全气囊组装环节采用人机协作生产线加工系统,则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各个过程必须按一定的节拍控制动作,以确保精确度;2、需保证工件位置的一致性,使得工件压装程度相同,确保产品质量,保证组装的可靠性。因此,亟需一种组装装置,满足安全气囊在人机协作生产线中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能够保证每次放置工件位置的一致性,使得工件压装程度相同,确保产品质量。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和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用于放置工件且可对工件进行限位的工件定位块,位于所述工作定位块上方设置有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上固定板和设置在上固定板与工作定位块之间的移动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杆贯穿上固定板与移动板相连接,正对于工件定位块的所述移动板下表面设置有压块;
[0007]相对于工件上表面的移动板内通过弹性件设置有下压探针,位于下压探针一侧的移动板上表面通过支架设置有下压检测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定位气缸和设置在定位气缸上的定位板,靠近工件端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工件定位柱相卡合的定位卡槽。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能够保证每次放置工件位置的一致性,保证工件自动化加工下工件组装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提高工件成品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定位机构对称设置在工件定位块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组定位机构能够使得工件定位更加精准。
[0010]进一步的,位于工件定位块两侧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夹紧的夹紧
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设置在夹紧气缸上的夹紧板,靠近工件端的所述的夹紧板上设置有与工件外轮廓相匹配的夹紧卡槽。通过设置的夹紧机构,能够保证在下压过程中工件在工件定位块内不发生晃动和位移,避免了下压过程中因工件晃动产生的装配误差,提高了产品精度和质量。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夹紧机构对称设置在工件定位块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组夹紧机构能够使得工件在工件定位块内更加稳定可靠。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探针包括贯穿移动板的检测柱、设置在检测柱上端部的上端卡合部和设置在检测柱下端部的下端卡合部,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检测柱上且位于移动板下端面和下端卡合部之间,所述下端卡合部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与工件相接触的贴合部。设置的上端卡合部能够保证检测柱不从移动板内脱落,位于移动板下端面和下端卡合部之间的弹性件在下压过程中压缩,完成当前组装作业后,随着移动板上升能够带动检测柱复位,保证组装作业的循环。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探针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下压探针沿工件上表面圆周均布在所述压块外周的移动板内。通过设置沿工件上表面圆周均布多个的下压探针,能够准确的检测下压位置是否到位,保证组装压合的可靠。
[0014]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定位块内设置有与工件外轮廓形状相同的仿形槽。能够保证工件与工件定位块相贴合,并且稳固的设置于工件定位块内,避免下压过程中发生晃动位移造成装配误差。
[0015]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定位块的侧壁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工件的工件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工件定位块内是否放置工件,减少设备错误空运行。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和移动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柱。保证下压过程的稳定性。
[0017]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每次放置工件位置的一致性,使得工件压装程度相同,确保产品质量。设置的下压探针和下压检测传感器,能够保证人机协作生产线加工中压装到位率和压装位置的一致性,进而保证安全气囊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压探针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安装底板;2、工件定位块;3、上固定板;4、移动板;5、下压气缸;6、压块;7、下压探针;71、检测柱;72、上端卡合部;73、下端卡合部;74、贴合部;8、下压检测传感器;9、定位机构;91、定位气缸;92、定位板;93、定位卡槽;10、夹紧机构;101、夹紧气缸;102、夹紧板;103、夹紧卡槽;11、导向柱;12、工件检测传感器;1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和设置在安装底板1上用于放置工件且可对工件进行限位的工件定位块2,所述工件定位块2内设置有与工件外轮廓形状相同的仿形槽。能够保证工件与工件定位块2相贴合,并且稳固的设置于工件定位块2内,避免下压过程中发生晃动位移造成装配误差。所述工件定位块2的侧壁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工件的工件检测传感器12,具体的,工件检测传感器12为对射传感器,在工件定位块2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对射传感器设置在放置槽内,当工件定位块2内的仿形槽内放入工件后,对射传感器能够接收到工件放入仿形槽内,实现判断仿形槽内有无工件。能够检测工件定位块2内是否放置工件,减少设备错误空运行。位于所述工作定位块上方设置有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上固定板3和设置在上固定板3与工作定位块之间的移动板4,所述上固定板3上设置有下压气缸5,所述下压气缸5的活塞杆贯穿上固定板3与移动板4相连接,正对于工件定位块2的所述移动板4下表面设置有压块6。所述上固定板3和移动板4之间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和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用于放置工件且可对工件进行限位的工件定位块,位于所述工件定位块上方设置有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上固定板和设置在上固定板与工件作定位块之间的移动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杆贯穿上固定板与移动板相连接,正对于工件定位块的所述移动板下表面设置有压块;相对于工件上表面的移动板内通过弹性件设置有下压探针,位于下压探针一侧的移动板上表面通过支架设置有下压检测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定位气缸和设置在定位气缸上的定位板,靠近工件端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工件定位柱相卡合的定位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定位机构对称设置在工件定位块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人机协作生产线的气囊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工件定位块两侧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设置在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君,马冬宝,黄敦华,程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