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起重机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51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起重机小车,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小车主体,还包括润滑结构以及收集结构,所述小车主体底端前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之间通过转轴横向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轮,且小车主体底端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排液管,且安装槽的下方设置有集液槽,所述收集结构均位于集液槽内部两侧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排液孔润滑液进入连接管的内部,通过连接管进入安装槽的内部,对齿轮之间进行润滑,当排液孔偏离连接管,则储液槽内部的润滑液无法进入安装槽的内部,该结构实现了对齿轮的自动润滑,无需人工添加润滑液。无需人工添加润滑液。无需人工添加润滑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起重机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起重机小车。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合二为一、是由履带起重机演变而成,将行走机构的履带和行走支架部分变成有轮胎的底盘,克服了履带起重机履带板对路面造成破坏的缺点,属于物料搬运机械起重机的大车一般是指起重机的桥架运行机构,小车就是起升机构的运行部分。
[0003]传统的起重机小车具有结构稳固且操作方便的优点,但仍然存在其不足之处。
[0004]传统的起重机小车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带动小车的驱动轮在轨道上运行,齿轮间长时间使用需要滴加润滑液,避免发生阻塞,通常通过人工滴加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起重机小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滴加润滑液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起重机小车,包括小车主体,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起重机小车,包括小车主体(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结构以及收集结构(9);所述小车主体(12)底端前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之间通过转轴横向安装有转杆(2),所述转杆(2)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轮(1),且小车主体(12)底端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排液管(3),且安装槽(5)的下方设置有集液槽(4),所述收集结构(9)均位于集液槽(4)内部两侧的顶端;所述小车主体(12)内部底端的前端安装有储液槽(10),且储液槽(10)的顶端安装有注液管(11),所述小车主体(12)底端的后端安装有从动轮(15),且润滑结构位于安装槽(5)的内部;所述润滑结构包括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竖向安装于安装槽(5)的内部,且安装板(19)的后端安装有驱动电机(20),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杆(21),且驱动杆(21)的前端安装有驱动齿轮(16),所述安装槽(5)内部转杆(2)的外壁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17),且储液槽(10)内部的底端中间位置处通过转轴安装有从动杆(14),所述从动杆(14)的顶端安装有转板(13),且转板(13)顶端一侧的内部开设有排液孔(8),所述储液槽(10)内部底端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7),且从动杆(1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的两端均穿过固定板(6),且转杆(2)的两端均延伸至固定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21)的前端穿过安装板(19),且驱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明喜张乾洪治杰孙志辉付伟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