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双歧杆菌在制备用于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33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在制备用于治疗炎症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肠道菌组合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炎症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肠道菌组合至少包括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和另外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肠道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青春双歧杆菌及其与其他肠道菌的组合及其代谢物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稳态、进而预防和/或治疗炎症和/或由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防和/或治疗炎症和/或由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防和/或治疗炎症和/或由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青春双歧杆菌在制备用于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在制备用于治疗和预防炎症和/或由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炎症是机体受到内外致炎因子刺激及局部损伤引起的病理性病症。炎症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基础,如感染性疾病。如果病因没有去除,长期慢性炎症对癌症的诱发、促进、恶性转化、侵袭和转移过程都起到推动作用。另外,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在全球的致死率居高不下,如慢性炎症引起的自身免疫病、肿瘤、衰老、神经退行性或紊乱性疾病以及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等病原体或微生物感染等。可以说,所有的疾病都与炎症相关,都由炎症反应引起。
[0003]例如,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消除外来抗原,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正常成分,则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自身组织、器官甚至系统受损所引起的一类疾病。据估计,全球约有7.6%~9.4%的人群患有各种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美国,每年治疗这类疾病的费用已超过500亿美元。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两种典型疾病,在我国,单两种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0.04%和0.35%。自身免疫性疾病很难根治,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
[0004]再比如,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s disease,AD)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疾病机理一直没有被完全阐述清楚。但是,最近越来越多的进展与共识认为脑部的炎症细胞或促炎或抑炎因子的浸润、紊乱或者失衡,特别是T淋巴免疫细胞在脑部的浸润、积累、紊乱或失衡,是导致脑部神经慢性病损、淀粉样蛋白变性及沉积等标志性病理特征及老年痴呆等症状的关键原因。但是,如何有效控制脑部的炎症浸润与积累进而防止神经退行性病变仍然是个重大挑战。
[0005]另外,衰老虽然是系统性生理过程。但是,目前认为炎症及炎症引起或者伴随的相关生理功能老化或退化是衰老的核心免疫学机制。如何通过有效调谐炎症进而控制衰老进程是当今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0006]此外,免疫系统紊乱在炎症和/或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免疫调节逐渐成为发病的中心环节。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生理和感染、肿瘤、移植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炎症和/或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等病理条件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通过释放细胞因子IL

10和TGF

β,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如TNF

α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
[0007]目前,已经有一些重要的促炎或抑炎因子成为了炎症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

α)是一种参与全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细胞因子。目前的研究发现,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或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都会伴随着TNF

α的异常上调,拮抗TNF

α可以调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炎症和/或炎症引
起的相关疾病的转归。目前靶向TNF

α的治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炎症和/或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获得美国FDA批准的阿达木单抗可以缓解类风湿患者的关节损伤。但是,近年部分研究指出,TNF

α靶向药物长期使用,将导致表达TNF

α的细胞凋亡,从而产生严重感染、结核、全血细胞减少、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而且,TNF

α靶向药的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因此,发现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的综合治疗手段,研发更为安全有效经济、毒副作用小、给药方式更方便的药物刻不容缓。
[0008]自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后,很多被预测能够治疗的疾病并没有在治疗、预防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这其中关键因素是因为最近的科学进展开始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受到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微生物的影响或控制。
[0009]人类对自身体内存在的数量巨大的共生微生物知之甚少。例如,仅仅在人体的肠道内大约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群为人体提供营养,调节代谢,调控肠道上皮发育和诱导先天性免疫,其功能相当于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不同的菌种可以合成不同的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还可以和蛋白质残渣合成氨基酸,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2008年美国启动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HMP)以来,通过一系列微生物领域的大行动,利用系统生物学手段分析了人体5大主要区域18个位置的微生物数量和构成,几乎获得了健康人体表和体内全部微生物组的信息,发现身体不同部位对寄居的微生物群有极大的影响,远远大于时间的推移和个体差异对其的影响。
[0010]表观遗传是指不涉及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改变的染色体修饰或重塑所致的基因表达谱或细胞基因型的稳定、遗传性改变,调控的方式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修饰或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等。在感染性炎症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宿主表观遗传能够准确而迅速地改变基因表达,调节机体对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同时,宿主表观遗传调控与肠道微生物之间存在双向调节关系,肠道菌也可通过调节特定的宿主表观遗传机制对免疫炎症反应产生决定性作用。但是,人体内的微生物是否并如何发挥表观遗传修饰调控功能进而实现疾病预防与控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0011]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是最为重要的非编码RNA家族成员也是最为重要的基因与蛋白表达调控方式,与其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修饰或重构等表观遗传形式一样,在炎症及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LncRNA、miRNA等非编码RNA也可以与其他表观遗传形式相互作用,如lncRNA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构和其他形式,而DNA甲基化、染色质重构等也可调控lncRNA、miRNA等非编码RNA的表达及功能;其错综复杂的网路关系影响炎症和/或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是,人体内的微生物是否并如何通过非编码RNA进行表观遗传调控进而控制炎症及炎症相关的疾病进程或结局仍然不得而知。
[0012]但是,目前没有关于利用表观遗传修饰强效时空调控功能的肠道菌来治疗和预防自身免疫和/或炎症性疾病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炎症和/或由炎症引起的相关疾病治疗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的难题,提供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稳态、进而预防和/或治疗炎症和/或由炎症引起的相
关疾病的技术方案。
[0014]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在制备用于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2.肠道菌组合在制备用于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菌组合至少包括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和另外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肠道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肠道菌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戈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 spp.)。4.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在制备用于调控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5.肠道菌组合在制备用于调控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菌组合至少包括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和另外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肠道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肠道菌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戈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 spp.)。7.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在制备用于调控非编码RNA表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瑞微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