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混凝土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11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混凝土砖,具体涉及混凝土砖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砖体、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所述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能够分别插接在第一砖体的两侧,所述第一砖体一侧顶部和第二砖体一侧顶部均固定设有插接板,所述第一砖体另一侧顶部和第三砖体一侧顶部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板能够插接在插接槽内部,且第一砖体另一侧和第三砖体一侧均固定设有粘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水泥涂抹在粘接板的一侧,使得粘接板能够将水泥插接入限位槽内部,粘接板和限位槽之间的空间用以放置水泥,从而能够将粘接的水泥隐藏在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内部,使得水泥不会暴露在地面之上,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美观性。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美观性。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混凝土砖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砖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混凝土砖。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砖是一种将聚氨酯与水泥按一定配合比混合后压制的砖,是一种无色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价格仅为同等质量的天然石材的1/3~1/2。其性能良好,首次施工成本(人工费和垫层材料费)和维护成本都较低。混凝土砖充分利用废弃资源,符合节能减排,选用的石材经过专门机构检测认定,对人体无辐射,具有安全性。同时,由于科学选用材料,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永续产出,而且混凝土砖采用天然石材的本色,颜色多样,色泽持久。
[0003]而透水性混凝土砖则是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的混凝土砖,但是市面上现有的透水混凝土砖在铺设的过程中多需要利用水泥进行粘接,粘接处的水泥裸露在地面上,容易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混凝土砖,通过将水泥涂抹在粘接板的一侧,使得粘接板能够将水泥插接入限位槽内部,粘接板和限位槽之间的空间用以放置水泥,从而能够将粘接的水泥隐藏在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内部,使得水泥不会暴露在地面之上,保证本技术的美观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混凝土砖,包括第一砖体、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所述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能够分别插接在第一砖体的两侧,所述第一砖体一侧顶部和第二砖体一侧顶部均固定设有插接板,所述第一砖体另一侧顶部和第三砖体一侧顶部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板能够插接在插接槽内部,且第一砖体另一侧和第三砖体一侧均固定设有粘接板,所述粘接板设在两个插接槽之间,所述第一砖体一侧和第二砖体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两个插接板之间,且粘接板能够插接在限位槽内部,所述粘接板的宽度小于限位槽的宽度。
[0006]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板的长度大于粘接板的宽度,且所述插接板的长度、插接槽的长度均与限位槽的宽度相等,设置的粘接板的宽度较短能够使粘接板的一侧与限位槽内部之间留有空腔,该空腔用于放置水泥,从而能够将水泥隐藏在限位槽内部,保证本技术铺设时的美观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砖体、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顶部均开设有多个半圆形凹槽,多个所述半圆形凹槽之间间隔相等,通过开设的多个半圆形凹槽能够提高第一砖体、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的防滑性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砖体、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水通孔,所述透水通孔设在半圆形凹槽内部底端,多个所述透水通孔分别贯穿第一砖体、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通过开设的透水通孔能够方便雨水穿过透水通孔流入地面之下,使得本技术具有透水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接板插接在插接槽内部后第一通孔与透水通孔相连通,开设的第一通孔与透水通孔相连通能够方便雨水穿过,提高本技术的透水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粘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粘接板插接在限位槽内部后第二通孔与透水通孔相连通,开设的第二通孔与透水通孔相连通能够方便雨水穿过,提高本技术的透水性。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砖体和砖体的一侧上设置粘接板,并在第一砖体的另一侧和第二砖体的一侧开设限位槽,粘接板能够插接在限位槽内部,且粘接板的一端与限位槽内壁不接触,通过将水泥涂抹在粘接板的一侧,使得粘接板能够将水泥插接入限位槽内部,粘接板和限位槽之间的空间用以放置水泥,从而能够将粘接的水泥隐藏在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内部,使得水泥不会暴露在地面之上,保证本技术的美观性;
[0013]2.本技术通将粘接板插接在限位槽内部,并通过将插接板插接在插接槽内部以方便施工人员将不同的第一砖体之间对齐,也能将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以及第一砖体与第三砖体之间对齐,免去了施工过程中拉线的繁杂操作,从而能够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的左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3的右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三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图5的右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砖体、第二砖体和第三砖体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中:1第一砖体、2第二砖体、3第三砖体、4插接板、5插接槽、6粘接板、7限位槽、8半圆形凹槽、9透水通孔、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说明书附图7,该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混凝土砖,包括第一砖体1、第二砖体2和第三砖体3,所述第二砖体2设在第三砖体3能够分别插接在第一砖体1的两侧,其中,第一砖体1、第二砖体2和第三砖体3在铺设时的位置不同,第二砖体2和第三砖体3均用作边界处铺设,保证边界的美观,而第一砖体1则用于在中间铺设;
[0024]而且为了能够方便将第一砖体1与第一砖体1中间对齐、将第一砖体1 与第二砖体2以及第一砖体1与第三砖体3之间对齐,如图1

5和7所示,所述第一砖体1一侧顶部和第二
砖体2一侧顶部均固定设有插接板4,所述第一砖体1另一侧顶部和第三砖体3一侧顶部均开设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板4能够插接在插接槽5内部;
[0025]具体的,在铺设时,通过将第一砖体1一侧的插接板4插接在另一个第一砖体1一侧的插接槽5内部,就能够将两个第一砖体1对齐,通过将第二砖体 2一侧的插接板4插接在第一砖体1一侧的插接槽5内部就能够将第一砖体1 与第二砖体2之间对齐,同样的,将第一砖体1一侧的两个插接板4插接在第三砖体3上开设的两个插接槽5之间就能够将第一砖体1和第三砖体3对齐,省去了工作人员拉线对齐的繁琐步骤,以方便工作人员施工。
[0026]为了提高本技术的美观性,如图1

6所示,第一砖体1另一侧和第三砖体3一侧均固定设有粘接板6,所述粘接板6设在两个插接槽5之间,所述第一砖体1一侧和第二砖体2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位于两个插接板4之间,且粘接板6能够插接在限位槽7内部,为了能够保证将水泥隐藏在第一砖体1和第二砖体2一侧开设的限位槽7内部,所述粘接板6的宽度小于限位槽7的宽度,使得粘接板6在插接入限位槽7内部之后能够与限位槽 7内壁之间留有空腔,该空腔就可以用来存放水泥,从而能够实现将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混凝土砖,包括第一砖体(1)、第二砖体(2)和第三砖体(3),所述第二砖体(2)和第三砖体(3)能够分别插接在第一砖体(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1)一侧顶部和第二砖体(2)一侧顶部均固定设有插接板(4),所述第一砖体(1)另一侧顶部和第三砖体(3)一侧顶部均开设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板(4)能够插接在插接槽(5)内部,且第一砖体(1)另一侧和第三砖体(3)一侧均固定设有粘接板(6),所述粘接板(6)设在两个插接槽(5)之间,所述第一砖体(1)一侧和第二砖体(2)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位于两个插接板(4)之间,且粘接板(6)能够插接在限位槽(7)内部,所述粘接板(6)的宽度小于限位槽(7)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透水混凝土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4)的长度大于粘接板(6)的宽度,且所述插接板(4)的长度、插接槽(5)的长度均与限位槽(7)的宽度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勇志刘金峰成之刚张守涛刘翔陈元琳孙涛成积浩陈星凯李瑶孟圣钧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汇新墙体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