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曳引结构电梯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306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曳引结构电梯的驱动装置,轨道的横截面为工字型,轨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连接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翼板的中部和下翼板的中部,驱动装置包括限位单元、执行单元、动力单元和施力单元,执行单元包括多个驱动轮胎,施力单元连接执行单元并将驱动轮胎紧压在上翼板的远离连接部的一面,动力单元连接并带动驱动轮胎贴合上翼板转动,施力单元还连接限位单元并将限位单元紧压在轨道上,引导所述驱动装置仅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驱动轮胎压紧在轨道上翼板的外侧面,限位单元的轮子压紧在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轨道的高度只需要大于限位单元轮子的外径,减小了井道深度尺寸,施力单元为对称结构,轮胎受压均。轮胎受压均。轮胎受压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曳引结构电梯的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为一种无曳引结构电梯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自1854年电梯专利技术以来,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其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被不断放大,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0003]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采用无曳引钢丝绳直接驱动技术,实现了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轿厢,各井道之间的电梯还可进行相互切换井道运行,实现超越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曳引结构电梯的驱动装置,所述电梯无曳引结构,驱动装置驱动轿厢沿着轨道(1)运行,其特征在于,轨道(1)的横截面为工字型,轨道(1)包括上翼板(11)、下翼板(12)和连接部(13),连接部(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翼板(11)的中部和下翼板(12)的中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限位单元、执行单元、动力单元和施力单元(4),执行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轮胎(51),施力单元(4)连接执行单元并将驱动轮胎(51)紧压在上翼板(11)的远离连接部(13)的一面,动力单元连接并带动驱动轮胎(51)贴合上翼板(11)转动,施力单元(4)还连接限位单元并将限位单元紧压在轨道(1)上,引导所述驱动装置仅沿着轨道(1)的长度方向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单元位于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之间,限位单元对称贴合连接部(13)的两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单元还贴合上翼板(1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执行单元包括驱动轴(52)和两个驱动轮胎(51),两个驱动轮胎(51)共转动地套接在驱动轴(52)上,两个驱动轮胎(51)平行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单元包括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连接并带动驱动轮胎(51)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波朱建伟毛凯萍刘翔谭慧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