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冷却通路的液冷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91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冷却通路的液冷散热结构,具体提供了一种液冷节点与液冷散热机柜,液冷节点包括密封舱体、冷却部件、两个第一接头和两个第二接头,所述密封舱体内填充有第一介质;所述冷却部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内,所述冷却部件内填充有第二介质;所述第一接头,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的侧壁上,连通所述密封舱体,以形成第一冷却通路;所述第二接头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的侧壁上,连通所述冷却部件,以形成第二冷却通路。本申请可以解决单个大功率主芯片的散热,使整个数据中心节点都在长时间内保持较低的温度。长时间内保持较低的温度。长时间内保持较低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冷却通路的液冷散热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机柜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冷却通路的液冷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IT设备单板和整机柜功率增加,传统的风冷散热代价越来越大,业界逐步走向效率更高的液冷散热。在各种液冷散热技术中,浸没液冷,也就是将单板浸泡在不导电的工质中进行散热,由于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引发了普遍关注。浸没液冷可以采用单相工质也可以采用两相工质,具体如下:
[0003]图1是典型的单相节点浸没液冷示意图,将带有主芯片的单板浸没在一个密封的结构内,通过液体管路接头100将冷却的散热工质液体输入,依靠其外围设置的泵,驱动受热升温后的热流体循环,将节点产生的热量耗散到外部环境中。
[0004]图2和图3是典型的两相节点浸没液冷示意图,通过一种沸点低于水的不导电工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气液两相变化,从而带走发热源的热量。由于气体在浮力作用下可自动上升,因此其系统可以将冷凝器101内置于节点内,将工质的气体冷凝为液体自动滴落,冷凝器通过冷却水进出带走热量(图2);或者气液两相自动上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体,所述密封舱体内填充有第一介质;至少一个冷却部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内,所述冷却部件内填充有第二介质;两个第一接头,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的侧壁上,用于连通所述密封舱体,以形成第一冷却通路;两个第二接头,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的侧壁上,用于连通所述至少一个冷却部件,以形成第二冷却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体内具有发热件,所述冷却部件自身形成封闭的结构,所述冷却部件贴合于所述发热件的表面,所述冷却部件的内部设有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体内具有发热件,所述冷却部件设置成一侧具有开口的腔体状结构,所述冷却部件的开口侧连接于所述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关闭所述冷却部件的开口侧而形成封闭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为同种冷却液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为不同种冷却液体。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为非水单相工质。7.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节点为竖插节点,所述第一介质为非水两相工质,两个所述第一接头沿竖直方向排列。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为水工质。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部件为多个所述冷却部件,各所述冷却部件相互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液冷节点,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接头为快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晖王广京池善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