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81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冷柜。风冷柜包括:保温柜体和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保温柜体上;所述保温柜体包括外壳、内胆和风道组件,所述内胆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上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由下至上倾斜朝向所述内胆的外侧延伸,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连通。实现减少物品落入到风道内,以提高风冷柜的使用可靠性。的使用可靠性。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柜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风冷柜。

技术介绍

[0002]冷柜因其储物量大,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常规的冷柜一般采用制冷的方式,而随着技术的进步采用风冷方式的卧式冷柜也逐渐推向市场使用。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7501524 U公开了一种卧式冷柜,其中,为了方便后期维修,采用独立的制冷机组并在箱体中设置风道以满足送风和回风的要求。其中,为了满足冷柜内部循环风制冷的要求,在箱体的内壁表面设置有若干通气孔,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较小的物品容易卡入到通气孔而落入到箱体内部的风道内,导致使用可靠性较差。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技术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冷柜,实现减少物品落入到风道内,以提高风冷柜的使用可靠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柜,包括:保温柜体和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保温柜体上;
[0006]所述保温柜体包括外壳、内胆和风道组件,所述内胆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上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由下至上倾斜朝向所述内胆的外侧延伸,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包括胆体和衬套,所述胆体上开设有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所述衬套套在所述胆体的外部,所述衬套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送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回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口与与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胆体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布置在所述胆体的上部,所述回风口布置在所述胆体的下部,所述胆体与所述衬套之间还设置有密封隔条,所述密封隔条横向布置并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所述胆体为一整体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排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安装壳的一端面还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送风通道分别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所述回风通道分别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进风口;
[0011]所述制冷机组包括安装架、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和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保温隔断,所述蒸发风机和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保温隔断的一侧,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节流装置和
冷凝风机设置在所述保温隔断的另一侧;
[0012]其中,所述蒸发风机和所述蒸发器由所述安装开口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中,所述保温隔断贴靠在所述安装壳的端面上并遮盖住所述安装开口;所述蒸发风机配置成从所述进风口吸入空气经由所述蒸发器换热后从所述排风口排出。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一端部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安装壳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下方;所述安装壳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排风口,所述安装壳的侧部设置有所述进风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下方,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机仓,所述安装壳位于所述机仓中;所述外壳、所述内胆和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发泡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有所述进风口的侧壁设置有外凸部,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凸部的端面上,所述蒸发风机布置在所述进风口的内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凸部的内壁形成弧形导风面,所述弧形导向面朝向所述蒸发器方向延伸。
[0017]进一步的,所述蒸发风机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弧形导向面,两个所述弧形导向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蒸发风机产生的气流方向逐渐增大。
[0018]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断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蒸发器的一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断上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
[0020]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断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保温隔断上,所述蒸发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0021]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断的边缘还设置有密封圈。
[002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对于内胆上形成的出风口和回风口,通过在出风口和回风口的外侧分别设置挡板,挡板由下至上倾斜布置,以通过挡板能够阻挡保温柜体内的物品经由出风口和回风口跌落到风道内,进而提高使用可靠性。
[0023]另外,对于制冷机组而言,采用在保温隔断的一侧设置蒸发器和蒸发风机,而保温隔断的另一侧设置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凝风机,以使得制冷机组整体横向布置,降低制冷机组的整体高度,满足制冷机组整体结构紧凑化设计的要求,以增大冷柜的有效容积。另外,对于制冷机组在拉出后,制冷机组的相关部件均处于暴露的状态,更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操作,以提高维修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风冷柜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风冷柜剖视图;
[0026]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4为图2中B

B向剖视图;
[0028]图5为图4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图1中保温柜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图1中内胆和风道组件的组装爆炸图;
[0031]图8为图1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图1中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图1中制冷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4]图11为图1中制冷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5]附图标记:
[0036]保温柜体1;
[0037]外壳11、内胆12、风道组件13、柜口14;
[0038]隔板111、出风口121、回风口122、胆体123、衬套124、密封隔条125、挡板126;
[0039]第一盖板131、第二盖板132、安装壳133、分流盖板134、集流盖板135、送风通道101、回风通道102;
[0040]第一通风口1241、第二通风口1242、排风口1331、进风口1332、安装开口1333、外凸部1334、弧形导风面1335;
[0041]制冷机组2;
[0042]安装架21、蒸发风机22、冷凝风机23、制冷回路24、保温隔断25、第一支架26、接水盘27、第二支架28、密封圈29;
[0043]压缩机241、冷凝器242、蒸发器243、排水管271。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如图1

图1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冷柜,包括:保温柜体1和制冷机组2。其中,保温柜体1内形成储物腔体和机仓,储物腔体用于存储需要冷藏或冷冻的物品,而制冷机组2则安装在机仓中。制冷机组产生的冷空气经由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柜体和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保温柜体上;所述保温柜体包括外壳、内胆和风道组件,所述内胆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上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由下至上倾斜朝向所述内胆的外侧延伸,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胆体和衬套,所述胆体上开设有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所述衬套套在所述胆体的外部,所述衬套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送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回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胆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布置在所述胆体的上部,所述回风口布置在所述胆体的下部,所述胆体与所述衬套之间还设置有密封隔条,所述密封隔条横向布置并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胆体为一整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排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安装壳的一端面还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送风通道分别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所述回风通道分别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制冷机组包括安装架、蒸发风机、冷凝风机和制冷回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刚盛艳红潘前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