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禁读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39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禁读卡器,包括壳体、防护机构和消毒机构;壳体:前侧面中部的凹槽上侧固定有单片机,所述壳体前侧面中部凹槽的下侧固定有读卡器模块;防护机构:包括电机、导杆、密封板、移动块和螺杆,所述电机固定在壳体右上侧的台阶面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与穿过右侧的移动块上表面的螺孔与壳体前侧面右侧凹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本智能门禁读卡器,可使读卡器在不读卡时密封起来,防止门禁读卡器上吸附灰尘而影响门禁读卡器的读卡效率,并且可对读卡器模块进行及时的消毒,防止读卡器上存留有病毒而造成疫情的传播,并且在消毒时不需要人工操作,可有效的降低人力的消耗,便于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禁读卡器


[0001]本技术涉及门禁
,具体为一种智能门禁读卡器。

技术介绍

[0002]门禁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门禁的识别方式有多种,如密码识别、卡片识别、生物识别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使卡片识别门禁,卡片识别门禁在识别卡片时会用到门禁读卡器。
[0003]目前使用的大多数门禁读卡器大多直接裸露安装在需刷卡开门的位置,而门禁读卡器长期裸露在外部容易吸附灰尘,吸附的灰尘会对门禁读卡器的读卡效率,并且随着近两年疫情的发展,人们对疫情防控越来越重视,而门禁读卡器需要与门禁卡接触读卡,为了防止门禁读卡器读卡的过程中造成病毒的传播,会对门禁卡读卡器进行消毒,而目前消毒主要采用人工消毒,且门禁卡读卡数量大,消毒较为频繁,人工消毒速度慢,消耗人力大,消毒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禁读卡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防护机构和消毒机构;
[0005]壳体:前侧面中部的凹槽上侧固定有单片机,所述壳体前侧面中部凹槽的下侧固定有读卡器模块;r/>[0006]防护机构:包括电机、导杆、密封板、移动块和螺杆,所述电机固定在壳体右上侧的台阶面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右侧的移动块上表面的螺孔与壳体前侧面右侧凹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导杆的两端与左侧凹槽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下端穿过左侧的移动块上表面中部的滑孔,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前侧面与密封板下端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密封板对应的凹槽,设置的防护机构可使读卡器在不读卡时密封起来,防止门禁读卡器上吸附灰尘而影响门禁读卡器的读卡效率;消毒机构:包括储液箱、输液泵、输液管、消毒管和喷头,所述储液箱固定在壳体后侧面的凹槽内,所述输液管为T型,所述输液管的上端与储液箱下表面中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输液管上安装有输液泵,所述输液泵固定在储液箱的下表面,所述消毒管设有两个,两个消毒管前侧一端的侧面与壳体前侧面中部凹槽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消毒管后侧的一端与输液管下侧两端侧面的出液口连接,两个所述消毒管上安装有不少于八个的喷头,所述喷头位于读卡器模块的两侧,所述电机和输液泵与单片机之间电性连接,设置的消毒机构可对读卡器模块进行及时的消毒,防止读卡器上存留有病毒而造成疫情的传播,
并且在消毒时不需要人工操作,可有效的降低人力的消耗,便于使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毒管前侧的一端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壳体上,设置的固定块可使消毒管能稳固的固定在壳体上,防止消毒管掉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前侧面的下侧固定安装有人体传感器模块,所述人体传感器模块与单片机之间电性连接,设置的人体传感器可使门禁读卡器能识别到人的存在,在监测到有人时能使密封板自动的打开,提高门禁读卡器的智能程度。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左右侧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耳板,所述耳板的前侧面开设有安装孔,设置的耳板和安装孔能将门禁读卡器方便的安装在使用的位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液箱上表面的进液口与进液管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液管的上端穿过壳体上的通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进液管上端的侧面与密封盖的内侧面螺纹连接,设置的进液管能对储液箱内的消毒液进行补充。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杆带动密封板向下移动,使密封板将读卡器模块进行密封,能使读卡器在不读卡时密封起来,防止门禁读卡器上吸附灰尘而影响门禁读卡器的读卡效率,通过输液泵可将储液箱中的消毒液通过输液管输送至消毒管内,并通过喷头将消毒管内的消毒液喷洒在读卡器模块上,对读卡器模块进行及时的消毒,防止读卡器上存留有病毒而造成疫情的传播,并且在消毒时不需要人工操作,可有效的降低人力的消耗,便于使用,通过固定块可使消毒管能稳固的固定在壳体上,防止消毒管掉落,通过人体传感器可使门禁读卡器能识别到人的存在,在监测到有人时能使密封板自动的打开,提高门禁读卡器的智能程度,通过耳板和安装孔能将门禁读卡器方便的安装在使用的位置,通过进液管能对储液箱内的消毒液进行补充,并通过密封盖可防止灰尘进入到储液箱内。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壳体、2单片机、3防护机构、31电机、32导杆、33密封板、34移动块、35螺杆、4消毒机构、41储液箱、42输液泵、43输液管、44 消毒管、45喷头、5读卡器模块、6固定块、7人体传感器模块、8耳板、9安装孔、10进液管、11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禁读卡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1、防护机构3和消毒机构4;
[0018]壳体1:前侧面中部的凹槽上侧固定有单片机2,壳体1前侧面中部凹槽的下侧固定有读卡器模块5;
[0019]防护机构3:包括电机31、导杆32、密封板33、移动块34和螺杆35,电机 31固定在壳
体1右上侧的台阶面上,电机31的输出轴与螺杆35的上端固定连接,螺杆35的下端穿过右侧的移动块34上表面的螺孔与壳体1前侧面右侧凹槽的底部转动连接,导杆32的两端与左侧凹槽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导杆32 的下端穿过左侧的移动块34上表面中部的滑孔,两个移动块34的前侧面与密封板33下端的后侧固定连接,壳体1上开设有与密封板33对应的凹槽,通过电机31带动螺杆35转动,使螺杆35带动密封板33向下移动,使密封板33 将读卡器模块5进行密封,能使读卡器在不读卡时密封起来,防止门禁读卡器上吸附灰尘而影响门禁读卡器的读卡效率;
[0020]消毒机构4:包括储液箱41、输液泵42、输液管43、消毒管44和喷头45,储液箱41固定在壳体1后侧面的凹槽内,输液管43为T型,输液管43的上端与储液箱41下表面中部的出液口连接,输液管43上安装有输液泵42,输液泵 42固定在储液箱41的下表面,消毒管44设有两个,两个消毒管44前侧一端的侧面与壳体1前侧面中部凹槽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消毒管44后侧的一端与输液管43下侧两端侧面的出液口连接,两个消毒管44上安装有不少于八个的喷头45,喷头45位于读卡器模块5的两侧,电机31和输液泵42与单片机2之间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禁读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防护机构(3)和消毒机构(4);壳体(1):前侧面中部的凹槽上侧固定有单片机(2),所述壳体(1)前侧面中部凹槽的下侧固定有读卡器模块(5);防护机构(3):包括电机(31)、导杆(32)、密封板(33)、移动块(34)和螺杆(35),所述电机(31)固定在壳体(1)右上侧的台阶面上,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与螺杆(3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5)的下端穿过右侧的移动块(34)上表面的螺孔与壳体(1)前侧面右侧凹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导杆(32)的两端与左侧凹槽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杆(32)的下端穿过左侧的移动块(34)上表面中部的滑孔,两个所述移动块(34)的前侧面与密封板(33)下端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与密封板(33)对应的凹槽;消毒机构(4):包括储液箱(41)、输液泵(42)、输液管(43)、消毒管(44)和喷头(45),所述储液箱(41)固定在壳体(1)后侧面的凹槽内,所述输液管(43)为T型,所述输液管(43)的上端与储液箱(41)下表面中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输液管(43)上安装有输液泵(42),所述输液泵(42)固定在储液箱(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其刘静郭录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樾山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