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子诊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子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在生物体外放大扩增特定D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由于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纯度要求低以及简便、快速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分析。
[0003]核酸提取和检测是分子诊断的一项重要工作,常规技术中核酸提取与检测分开实现,即为在核酸提取设备上先进行核酸提取后,再将提取后的核酸转移至核酸检测设备上进行检测。上述方式不利于核酸检测的自动化,提取和检测分开,在将提取的核酸转移至核酸提取设备的过程中存在气溶胶污染的风险,不能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如申请号为202210118941.X的中国专利申请,只能提取核酸,需要将提取的核酸转移至检测设备上,影响检测效率,且存在气溶胶污染的风险)。且现有技术中的核酸提取设备需要配置专门的操作人员及标准实验室环境,对专业人员及标准实验室的依赖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核酸检测气溶胶污染风险大且对专业人员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诊断装置包括:反应管(10),包括管体(11)及盖体(12),所述管体(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形成开口(111),所述盖体(12)可分离地装配于所述管体(11)上以用于启闭所述开口(111),所述反应管(10)内形成用于容纳第一试剂和/或样本的容纳腔;检测芯(20),所述管体(11)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芯(20)中的一者上设有隔膜(30),另一者设有刺破部(40),所述检测芯(20)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试剂(50)的检测腔(211);其中,所述检测芯(20)与所述反应管(10)配接时,所述刺破部(40)能够刺破所述隔膜(30),以使所述检测腔(211)与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刺破部(40)连通,所述样本或所述第一试剂与所述样本反应生成的反应液能够从所述容纳腔经所述刺破部(40)流向所述检测腔(211),以与所述第二试剂(50)反应生成待检测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诊断装置包括胶塞(60),所述胶塞(60)设于所述管体(11)与所述检测芯(20)中的一者上,所述隔膜(30)设于所述胶塞(60)内;所述检测芯(20)与所述反应管(10)配接时,所述刺破部(40)的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胶塞(6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芯(20)包括芯片(21)及配接部(23),所述检测腔(211)设于所述芯片(21)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配接部(23)与所述芯片(21)的一表面连接,且所述配接部(23)环绕设于所述刺破部(40)或所述隔膜(30)外;所述配接部(23)套接于所述管体(11)远离所述开口(11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分子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芯(20)能够在所述管体(11)的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管体(11)限位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所述检测芯(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刺破部(40)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隔膜(30)相互间隔;在所述检测芯(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刺破部(40)能够穿过所述隔膜(30)以刺破所述隔膜(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子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1)与所述检测芯(20)中的一者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70),另一者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80);在所述检测芯(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亚平,郑典苏,戴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元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