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辽宁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19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包括,上储水罐出水管道末端分成排除支路和反应支路,排除支路上设阀门Ⅰ,反应支路经阀门Ⅱ后再次分成第一反应支路和第二反应支路,第一反应支路依次经单向阀门Ⅰ、耐压水罐、压力表Ⅰ、阀门Ⅲ、孔板型空化器Ⅰ、压力表Ⅱ、阀门Ⅳ后深入上储水罐或下储水罐;第二反应支路经单向阀门Ⅱ后深入下储水罐;回水管道一端深入下储水罐内,另一端依次经自吸泵、压力表Ⅲ、孔板型空化器Ⅱ、压力表Ⅳ和阀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水锤效应辅助的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装置,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的目的。

技术介绍

[0002]水力空化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在水力空化的过程中,被处理的污水通过孔板等水力空化器时,液体的流速突然增大。当流速增大时,液体内部的压力减小。当压力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在收缩区溶液的内部会形成气核。当液体流过孔板后,随着液体流速的逐渐减小,压力逐渐恢复,形成的气核生长为体积较大的空化泡,随着压力的进一步减小,这些空化泡在空化区发生坍塌。这一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局部高温和高压。在这些极端条件下,水分子分裂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如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这些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分子有利于降解有机污染物。产生水力空化的条件是需要水流具有一定的能量,通常是采用水泵为水流提供动能。
[0003]水锤效应是指在水管内部,管内壁光滑,水流动自如,当打开的阀门突然关闭,水流对阀门及管壁,主要是阀门会产生一个压力。由于管壁光滑,后续水流在惯性的作用下,迅速达到最大。产生的压力会达到原本的几十倍。如能将水锤效应应用于水力空化,为水流提供动能,将有利于提高水力空化降解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低能耗的污水降解、产热装置,采用水锤效应和水泵为水流提供动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包括进水口和上储水罐,上储水罐的出水管道的末端分成排除支路和反应支路两条支路,排除支路连接出水口,其上设置阀门Ⅰ,反应支路上设置阀门Ⅱ;反应支路经阀门Ⅱ后再次分成第一反应支路和第二反应支路两条支路,第一反应支路上依次设有单向阀门Ⅰ、耐压水罐、压力表Ⅰ、阀门Ⅲ、孔板型空化器Ⅰ、压力表Ⅱ、阀门Ⅳ,第一反应支路的末端深入上储水罐或下储水罐内;第二反应支路上设有单向阀门Ⅱ,第二反应支路的末端深入下储水罐内;回水管道一端深入下储水罐内,另一端依次经过自吸泵、压力表Ⅲ、孔板型空化器Ⅱ、压力表Ⅳ和阀门

后,末端深入上储水罐内;上储水罐的位置高于耐压水罐的位置,耐压水罐的位置高于下储水罐位置。
[0006]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设有副线支路,副线支路一端深入下储水罐内,另一端经过阀门

后末端设置在压力表Ⅲ和孔板型空化器Ⅱ之间。
[0007]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上储水罐与耐压水罐的位置高度差4

5米,耐压水罐与下储水罐的位置高度差1

2米。
[0008]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所述上储水罐的罐体为PVC材质,容积为300~500L。
[0009]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所述耐压水罐的罐体为PVC材质,容积为30~50L。
[0010]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所述下储水罐(8)的罐体为PVC材质,容积为300~500L。
[0011]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所述孔板型空化器Ⅰ上设有1~100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为1~3mm,孔板厚度为2~6mm。
[0012]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所述孔板型空化器Ⅱ上设有1~100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为1~3mm,孔板厚度为2~6m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提供的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采用水锤效应和水泵配合起来为水流提供动能,利用了水的自身势能,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0015]2.本技术提供的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采用了两组水力空化装置串联,污水经过两次水力空化,提高了污染物的降解率。
[0016]3.本技术提供的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结构简单,费用低,运行维护容易。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上循环式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下循环式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结构图。
[0019]图中,1

出水口,2

上储水罐,3
‑1‑
阀门Ⅰ,3
‑2‑
阀门Ⅱ,3
‑3‑
阀门Ⅲ,3
‑4‑
阀门Ⅳ,3
‑5‑
阀门

,3
‑6‑
阀门

,4
‑1‑
单向阀门Ⅰ,4
‑2‑
单向阀门Ⅱ,5

耐压水罐,6

1压力表Ⅰ,6
‑2‑
压力表Ⅱ,6
‑3‑
压力表Ⅲ,6
‑4‑
压力表Ⅳ,7
‑1‑
孔板型空化器Ⅰ,7
‑2‑
孔板型空化器Ⅱ,8

下储水罐,9

自吸泵,10

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如图1所示,为上循环式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包括进水口(1)、上储水罐(2)和下储水罐(8)。
[0023]进水口(1)与上储水罐(2)连接,含有机污染物废水由进水口(1)进入上储水罐(2)中。
[0024]上储水罐(2)的出水管道的末端分成两条支路,分别为排除支路和反应支路。排除支路连接出水口(10),其上设置阀门Ⅰ(3

1),反应支路上设置阀门Ⅱ(3

2)。
[0025]反应支路经阀门Ⅱ(3

2)后再次分成两条支路,分别为第一反应支路和第二反应支路。第一反应支路上依次设有单向阀门Ⅰ(4

1)、耐压水罐(5)、压力表Ⅰ(6

1)、阀门Ⅲ(3

3)、孔板型空化器Ⅰ(7

1)、压力表Ⅱ(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包括进水口(1)和上储水罐(2),其特征在于,上储水罐(2)的出水管道的末端分成排除支路和反应支路两条支路,排除支路连接出水口(10),其上设置阀门Ⅰ(3

1),反应支路上设置阀门Ⅱ(3

2);反应支路经阀门Ⅱ(3

2)后再次分成第一反应支路和第二反应支路两条支路,第一反应支路上依次设有单向阀门Ⅰ(4

1)、耐压水罐(5)、压力表Ⅰ(6

1)、阀门Ⅲ(3

3)、孔板型空化器Ⅰ(7

1)、压力表Ⅱ(6

2)、阀门Ⅳ(3

4),第一反应支路的末端深入上储水罐(2)或下储水罐(8)内;第二反应支路上设有单向阀门Ⅱ(4

2),第二反应支路的末端深入下储水罐(8)内;回水管道一端深入下储水罐(8)内,另一端依次经过自吸泵(9)、压力表Ⅲ(6

3)、孔板型空化器Ⅱ(7

2)、压力表Ⅳ(6

4)和阀门

(3

6)后,末端深入上储水罐(2)内;上储水罐(2)的位置高于耐压水罐(5)的位置,耐压水罐(5)的位置高于下储水罐(8)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锤效应辅助水力空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副线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大维阮迎浩王君金泰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