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启荣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87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通水管,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转筒,两个所述转筒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通水管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两个输水管,两个所述输水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圈。该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通过对输水管进行连接时,转筒与螺纹管连接,转动转筒带动输水管移动,输水管与通水管相贴合不断挤压橡胶圈成为密封的状态,水不会流出,直接转动转筒与螺纹管连接带动输水管进行连接,不需要慢慢拧螺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快。工作效率快。工作效率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
,具体为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城市排水系统要做到把整个城市的污水和雨水通畅地排泄出去,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要妥善处理污水,以及雨水。水都是通过管道排出,但管道长度有限,所述需要连接管道,可参考专利号202022535230.1,此专利通过在零件表面涂聚乙丙烯防腐蚀材料,以及在法兰盘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密封性更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但此专利是通过转动螺母固定法兰盘,在连接管道的时候需要一个个地把螺母拧紧,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对此缺陷提出不用螺母固定的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在连接管道的时候需要一个个地把螺母拧紧,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通水管,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转筒,两个所述转筒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通水管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两个输水管,两个所述输水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圈。
[0005]优选的,所述保护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固定杆,四个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保护管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限位块,四个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底座,且四个所述限位块均匀对称分布在底座的内表面前后两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限位槽,且四个所述限位槽均匀对称分布在底座的外表面前后两侧。
[0006]优选的,所述通水管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两个橡胶圈,且两个所述橡胶圈对称分布在第一固定圈的外表面左右两侧,转筒带动输水管前进,输水管对橡胶圈不断挤压变形,使得成为一个密封环境让水无法流出。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杆,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圆周阵列状均匀分布在两个转筒的外表面,通过转动第一固定杆,可以更方便地带动转筒旋转向前移动。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圈的外表面与转筒的外表面相贴合,两个所述限位圈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均与第二固定圈的外表面相贴合,转筒旋转带动限位圈旋转移动,限位圈可以带动第二固定圈移动,第二固定圈就可以带动输水管移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该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通过对输水管进行连接时,转筒与螺纹管连接,转
动转筒带动输水管移动,输水管与通水管相贴合不断挤压橡胶圈成为密封的状态,水不会流出,直接转动转筒与螺纹管连接带动输水管进行连接,不需要慢慢拧螺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快。
[0011]2、该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通过对输水管进行连接时,抽出限位块,把输水管调试到合适的位置,再套上限位块与限位槽卡住,在凹凸不平的地面可以调整输水管的高度和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保护管及其相关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保护管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转筒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中:1、保护管;2、螺纹管;3、第一固定圈;4、通水管;5、橡胶圈;6、转筒;7、限位圈;8、输水管;9、第二固定圈;10、第一固定杆;11、第二固定杆;12、限位块;13、底座;14、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
[0019]实施例1:该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通过对输水管8进行连接时,将输水管8对准通水管4,把输水管8推进去,握住保护管1,转筒6与螺纹管2螺纹连接,转筒6在螺纹管2的外表面旋转移动,转筒6旋转带动限位圈7旋转移动,限位圈7可以带动第二固定圈9移动,第二固定圈9与输水管8连接带动输水管8一起移动,转动第一固定杆10带动转筒6继续旋转移动,当输水管8的外表面接触到橡胶圈5时,转筒6带动输水管8推动橡胶圈5,输水管8与第一固定圈3不断挤压橡胶圈5,橡胶圈5被输水管8挤压变形,使其成为密封状态,直接转动转筒6与螺纹管2连接带动输水管8进行连接,不需要慢慢拧螺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快
[0020]实施例2:该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通过对输水管8进行连接时,连接好输水管8后,放置在所需要的地方,当一侧需要调节时,抽出底座13左侧的两个限位块12,移动输水管8,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限位块12套进第二固定杆11,在把限位块12卡进限位槽14里进行固定,需要同时调节时,同时抽出所有限位块12,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在把所有限位块12全部套进第二固定杆11,在把限位块12全部卡进限位槽14里进行固定,在凹凸不平的地面可以调整输水管8的高度和倾斜角度。
[0021]工作原理:该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通过对输水管8进行连接时,将输水管8对准通水管4,把输水管8推进去,握住保护管1,当转筒6的内表面与螺纹管2的外表面相接触时,转动转筒6,转筒6与螺纹管2螺纹连接,转筒6在螺纹管2的外表面旋转移动,转筒6旋转带动限位圈7旋转移动,限位圈7可以带动第二固定圈9移动,第二固定圈9与输水管8连接带
动输水管8一起移动,转桶一直移动露在外面的面积越来越小不好转动,就转动第一固定杆10带动转筒6继续旋转移动,转筒6不断带动输水管8移动,当输水管8的外表面接触到橡胶圈5时,继续转动转筒6,转筒6带动输水管8推动橡胶圈5,被输水管8与第一固定圈3不断挤压橡胶圈5,橡胶圈5被输水管8挤压变形,使其成为密封状态,用以上方法连接另一边输水管8,直接转动转筒6与螺纹管2连接带动输水管8进行连接,不需要慢慢拧螺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快。
[0022]该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通过对输水管8进行连接时,连接好输水管8后,放置在所需要的地方,当左侧需要调节时,向外抽出底座13左侧的两个限位块12,向下移动输水管8,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限位块12套进第二固定杆11,在把限位块12卡进限位槽14里进行固定,当右侧需要调节时,向外抽出底座13右侧的两个限位块12,向下移动输水管8,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限位块12套进第二固定杆11,在把限位块12卡进限位槽14里进行固定,需要同时调节时,同时向外抽出底座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保护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所述螺纹管(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圈(3),所述第一固定圈(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通水管(4),所述螺纹管(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转筒(6),两个所述转筒(6)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7),所述通水管(4)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两个输水管(8),两个所述输水管(8)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圈(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固定杆(11),四个所述第二固定杆(11)远离保护管(1)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限位块(12),四个所述限位块(1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底座(13),且四个所述限位块(12)均匀对称分布在底座(13)的内表面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荣
申请(专利权)人:刘启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