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49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包括外壳、前屏蔽罩、后屏蔽罩及底壳;所述外壳呈内部中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状,所述前屏蔽罩和所述后屏蔽罩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所述后屏蔽罩的开口罩在所述前屏蔽罩的开口上,所述后屏蔽罩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底壳罩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开口处,所述底壳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前屏蔽罩上。其优点在于:该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减小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变形,满足各种试验要求,增加整体强度。体强度。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屏蔽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屏蔽罩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屏蔽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屏蔽罩是用来屏蔽电子信号的工具,为了防止外界电场、磁场或电磁场对内部设备的干扰或为了避免设备的电磁场对外界的影响,将设备放在一个封闭或近似封闭的金属壳或金属网罩中,这种金属壳或网罩称为屏蔽罩。
[0003]屏蔽罩是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屏蔽罩就是由屏蔽体冲压加工制成,用来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
[0004]现有的屏蔽罩结构占用设备内部较大的空间,当设备体积或者重量很大时,设备外壳与底壳的连接强度不够,在进行跌落试验、冲击试验以及运输搬运试验时,经常会出现设备外壳明显的变形和结构破坏;
[0005]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具有连接设备外壳结构、给设备提供整体强度的屏蔽罩。
[0006]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屏蔽罩结构,该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减小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变形,满足各种试验要求,增加整体强度。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包括外壳、前屏蔽罩、后屏蔽罩及底壳;所述外壳呈内部中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状,所述前屏蔽罩和所述后屏蔽罩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所述后屏蔽罩的开口罩在所述前屏蔽罩的开口上,所述后屏蔽罩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底壳罩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开口处,所述底壳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前屏蔽罩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前屏蔽罩的上端设有上端支撑板,所述上端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通过第二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结合,将所述前屏蔽罩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后屏蔽罩的上端设有上端挂板,所述上端挂板上设有第二螺栓孔,通过第三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和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的第一螺纹孔结合,将所述后屏蔽罩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后屏蔽罩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螺栓孔;通过第三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外壳侧壁上的第三螺栓孔和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二螺纹孔结合,将所述后屏蔽罩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侧壁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前屏蔽罩的下端设有下端支撑板,所述后屏蔽罩的下端设有下端挂板;所述上端挂板压在所述上端支撑板上,所述下端挂板压在所述下端支撑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屏蔽罩结构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铰接在所述外壳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屏蔽罩结构还包括把手销轴和销轴固定螺丝,所述手柄上设有销轴孔;所述上端支撑板上间隔设有两个吊耳,所述吊耳上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外壳上设有两个和所述吊耳配合的手柄壳,所述手柄壳上设有销孔;所述吊耳插入所述手柄壳中,所述把手销轴插入所述销轴孔、销孔及第三螺纹孔中,所述销轴固定螺丝穿过所述把手销轴和所述第三螺纹孔结合。
[0015]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将外壳分别与前、后屏蔽罩固定,底壳与前屏蔽罩连接,前屏蔽罩上有吊耳,能通过销轴及螺栓连接设备提拉的把手,后屏蔽罩背部有固定的第二螺纹孔,平时连接设备的外壳,当设备安装于移动设备时,该螺丝孔可以固定设备;减小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变形,满足各种试验要求,增加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屏蔽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多功能屏蔽罩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多功能屏蔽罩结构的爆炸图。
[0019]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0]1、外壳
ꢀꢀꢀꢀꢀꢀꢀꢀꢀꢀꢀꢀꢀ
11、手柄壳
ꢀꢀꢀꢀꢀꢀꢀꢀꢀ
12、销孔
[0021]13、第一螺纹孔
ꢀꢀꢀꢀꢀꢀ
2、前屏蔽罩
ꢀꢀꢀꢀꢀꢀꢀꢀ
21、上端支撑板
[0022]22、下端支撑板
ꢀꢀꢀꢀꢀꢀ
23、吊耳
ꢀꢀꢀꢀꢀꢀꢀꢀꢀꢀꢀ
24、第一螺栓孔
[0023]25、第三螺纹孔
ꢀꢀꢀꢀꢀꢀ
3、后屏蔽罩
ꢀꢀꢀꢀꢀꢀꢀꢀ
31、上端挂板
[0024]32、连接块
ꢀꢀꢀꢀꢀꢀꢀꢀꢀꢀ
33、下端挂板
ꢀꢀꢀꢀꢀꢀꢀ
34、第二螺栓孔
[0025]35、第二螺纹孔
ꢀꢀꢀꢀꢀꢀ
4、底壳
ꢀꢀꢀꢀꢀꢀꢀꢀꢀꢀꢀꢀ
5、手柄
[0026]51、销轴孔
ꢀꢀꢀꢀꢀꢀꢀꢀꢀꢀ
6、把手销轴
ꢀꢀꢀꢀꢀꢀꢀꢀ
7、销轴固定螺丝
[0027]100、第一固定螺栓
ꢀꢀꢀ
200、第二固定螺栓
ꢀꢀ
300、第三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30]实施例1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屏蔽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多功能屏蔽罩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多功能屏蔽罩结构的爆炸图。请参照图1、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包括外壳1、前屏蔽罩2、后屏蔽罩3及底壳4;所述外壳1呈内部中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状,所述前屏蔽罩2和所述后屏蔽罩3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部,所述后屏蔽罩3的开口罩在所述前屏蔽罩2的开口上,所述后屏蔽罩3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底壳4罩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开口处,所述底壳4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00固定于所述前屏蔽罩2上。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多功能屏蔽罩结构使用时,将电子元件装入前屏蔽
罩2中;将外壳1分别与前屏蔽罩2、后屏蔽罩3固定,底壳4与前屏蔽罩2连接,后屏蔽罩背部有固定的第二螺纹孔35,平时连接设备的外壳1,当设备安装于移动设备时,该第二螺纹孔35可以固定设备。
[0033]本技术的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可以直接连接设备提拉的手柄5及设备背部的固定装置,并整体固定设备的外壳1和底壳4,减小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变形,满足各种试验要求,增加整体强度。
[0034]进一步参照图1、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前屏蔽罩(2)、后屏蔽罩(3)及底壳(4);所述外壳(1)呈内部中空底部开口的长方体状,所述前屏蔽罩(2)和所述后屏蔽罩(3)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部,所述后屏蔽罩(3)的开口罩在所述前屏蔽罩(2)的开口上,所述后屏蔽罩(3)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底壳(4)罩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开口处,所述底壳(4)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00)固定于所述前屏蔽罩(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屏蔽罩(2)的上端设有上端支撑板(21),所述上端支撑板(21)上设有第一螺栓孔(24),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3);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00)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24)和所述第一螺纹孔(13)结合,将所述前屏蔽罩(2)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屏蔽罩(3)的上端设有上端挂板(31),所述上端挂板(31)上设有第二螺栓孔(34),通过第三固定螺栓(300)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34)和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部的第一螺纹孔(13)结合,将所述后屏蔽罩(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屏蔽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屏蔽罩(3)上设有连接块(32),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轸旭周颖海徐勇杨宏远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巨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