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生物样品内的核酸分子进行原位检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酸分子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生物样品内的核酸分子进行原位检测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核酸分子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遗传信息需要以DNA的形式储存在细胞中,并通过转录成RNA再翻译成蛋白质才能发挥生物学功能。DNA作为遗传信息的储存者,RNA作为遗传信息的传递者,这两种核酸分子在细胞中的定位和定量信息对于理解生物学过程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因此,空间基因组学和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两类技术,尤其以空间转录组学的发展和应用较为广阔。
[0003]目前可以通过两大技术路径来实现空间转录组学技术。
[0004]第一个路径基于测序,利用芯片为RNA分子添加标注空间坐标的序列,通过后续的测序来确认RNA分子的种类和空间位置。这一类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相对简单,但缺陷在于空间分辨率与测序深度不可兼得,且由于RNA分子在沉降至芯片过程中的扩散,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细胞分辨率;其成本随样品数目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探针,其按顺序包含识别结合区1,编码序列1,引物序列,编码序列2和识别结合区2,所述两个识别结合区组成完整的结合区,与目标核酸分子的目标区域进行准确的结合;其中,所述识别探针满足以下条件:(1)在目标核酸分子中,所述两个识别结合区对非目标序列不存在两个识别区均大于12个碱基的互补,且;(2)如果目标分子为RNA,两个识别结合区接头处的6个碱基中,识别结合区与非目标序列间不存在大于2个碱基的互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探针,其为挂锁状单链DNA,可以结合在目标核酸分子上,呈一个有缺口的环状单链DN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探针,其中所述的编码序列的长度分别为20
‑
40个碱基,不同编码序列之间的差别大于等于70%。4.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识别探针,其中所述的识别结合区1和识别结合区2的长度分别为15
‑
25个碱基。5.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识别探针,其中所述识别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1
‑
31所示。6.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识别探针,其中所述的目标核酸分子包括细胞本身的DNA和RNA,以及外源性引入的DNA和RNA。7.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识别探针,其用于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文库的构建或者用于对生物样品内的核酸分子进行原位检测。8.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识别探针,其中所述的生物样品为体外培养的细胞或生物组织切片。9.一种编码探针,其与权利要求1
‑
8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探针的编码序列1或编码序列2特异性地结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探针,其由两部分序列组成:与识别探针的编码序列特异性结合的编码区和与荧光探针特异性结合的荧光结合区。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编码探针,其中所述编码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 32
‑
43所示。12.一种荧光探针,其与权利要求9
‑
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探针特异性地结合,并且其上具有荧光标记。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荧光探针,其中所述的荧光标记包括AF488、AF568、AF647、Cy2、Cy3、Cy5和Cy7。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荧光探针,其序列如SEQ ID No 44
‑
46所示。15.权利要求1
‑
8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探针、权利要求9
‑
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探针、或者权利要求12
‑
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探针在构建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文库中的应用。16.权利要求1
‑
8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探针、权利要求9
‑
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探针、或者权利要求12
‑
14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爱辉,陈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鲈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