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105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围堰的加工制造:首先根据设计图放样绘制施工工艺图作为板材、型材下料的依据和制作胎架的样板,在下料前对变形的钢板、型钢进行矫正处理,并且在下料结束后对边缘进行加工处理,其它散件均也进行下料加工,在场内按设计分块制作成围堰单元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围堰施工技术领域该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法,通过清刷组件和冲洗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封底前对钢护筒外壁粘附的泥土以及水草等物进行清理,配合钢丝绳以及水下摄像头的设置能够实现自动操作,无需潜水员潜入水下使用钢刷进行操作,大大加快了清理速度,减轻人员劳动力,也降低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低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低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围堰施工
,具体为一种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围堰是指在涉水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结构物,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围堰高度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
[0003]根据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977114.7的专利显示,本施工方法中在钢护筒上设置底板吊挂系统,然后将部分钢护筒接高,在接高钢护筒上设置下放系统,利用下放系统与围堰壁板上的导向架配合,便于围堰的稳定下放,利用底板吊挂系统保证围堰的稳定,便于围堰的顶节壁板的拼装,使得围堰不用完全拼装好,而是先拼装底节壁板,再拼装顶节壁板,便于围堰的整体下放操作,在墩身施工过程中,拆除掉内支撑中影响墩身施工的支撑件,在墩身上设置预埋件,在墩身与围堰的内壁、墩身与墩身之间设置支撑件,支撑件与预埋件连接,加强了围堰内部的支撑,保证了围堰的结构强度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围堰的加工制造:首先根据设计图放样绘制施工工艺图作为板材、型材下料的依据和制作胎架的样板,在下料前对变形的钢板、型钢进行矫正处理,并且在下料结束后对边缘进行加工处理,其它散件均也进行下料加工,在场内按设计分块制作成围堰单元块;S2、钻孔平台拆除:拆除钻孔平台影响钢吊箱拼装的中间部分,留下便于钢吊箱拼装的两侧部分;S3、拼装平台搭设:拆除施工平台,在外侧护筒上焊接围堰拼接平台,平台斜撑采用双拼I25b型钢,平台牛腿采用双拼I32b工字钢;S4、围堰拼装及下放:利用平板车将制造好的围堰单元块运至拼装平台,现场组拼成型,再通过在护筒顶口设置下放装置,整体下放钢吊箱就位,堵塞钢吊箱底板与钢护筒间缝隙;S5、围堰封底:封底前利用清刷剔除机构和冲洗组件(3)对与封底混凝土直接接触的钢护筒外壁进行清理,剔除钢护筒表面泥、水草等杂物,然后将剔除的杂物排入至收集组件(4)内进行收集处理,钢护筒外壁清理完毕后再采用多点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封底形成防水围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刷剔除机构包括清刷组件(1)以及剔除组件(2),所述清刷组件(1)包括转动架(11),且转动架(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转动架(1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位于转动架(11)外部的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位于凹槽内部的表面传动连接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皮带(16),且传送皮带(16)的表面设置有与齿轮(14)相啮合的齿牙,位于中部所述转动杆(13)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1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3)位于转动架(1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刷筒(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剔除组件(2)包括滑动设置于转动杆(13)表面的滑动板(21),所述转动架(11)内壁的一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22),且第一电动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雄唐祥春谭博盛刘志川陈晓庆冯政黄龙刘涛陈宜平方涛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