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05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包括转换梁,转换梁底面四角分别固接有支撑柱,位于同一平面的两支撑柱之间固接有横梁,横梁顶面两端对称固接有三角座,三角座一侧与支撑柱固接,三角座的斜面抵接有斜杆,斜杆靠近三角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与三角座的斜面抵接,斜杆的另一端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斜杆的一侧与转换梁底面固接,转换梁顶面中心固接有底座,底座顶面中心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固接有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而且受力均匀减少了工人的修缮次数,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大型建筑物楼板支撑体系
,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因为功能的需要,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有转换层结构,以对建筑顶层的复杂结构进行支撑。目前建筑转换层设计一般采用技术有:预应力梁式转换层,厚板转换层,箱型转换层,拱式转换层,桁架转换层。其中预应力梁式转换层安装简单,承载载荷大,故使用较为广泛。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公开号为(CN210828445U),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楼板下方且对混凝土楼板进行有效支撑的多个支撑柱,混凝土楼板上端面还设置有多个转换梁,转换梁跨设于相邻两个支撑柱的正上方,相邻两个转换梁的上端面共同固接有用于支撑被支撑体的支撑架,转换梁下方的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用于对上方转换梁的中部进行加固的加固组件。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为:将承受力全部卸到支撑柱上的一个点,会加大支撑柱的负荷,长此以往容易使支撑柱受力点处发生破裂,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能,而且没有固定保护措施,使各个连接件之间容易发生损坏,给维修师傅增加了修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包括转换梁,所述转换梁底面四角分别固接有支撑柱,位于同一平面的两所述支撑柱之间固接有横梁,所述横梁顶面两端对称固接有三角座,所述三角座一侧与所述支撑柱固接,所述三角座的斜面抵接有斜杆,所述斜杆靠近所述三角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与所述三角座的斜面抵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斜杆的一侧与所述转换梁底面固接,所述转换梁顶面中心固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中心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接有支撑座。
[0006]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与对称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斜杆两侧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一侧与所述三角座的斜面抵接,所述夹紧块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滑槽的一侧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斜杆固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三角座斜面中心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斜杆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垫板,所述斜杆与所述垫板抵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面对称固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斜杆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斜杆之间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固定座底部,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拱形。
[0011]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三角座的设置改变了支撑柱的着力点,增加了其受力面积,斜杆给三角座施加力,三角座将力一部分卸到支撑柱上,一部分卸到横梁上,将集中点的力分散开来,使支撑柱不易产生破裂,增加了支撑柱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能;另外,夹紧组件可以方便安装的时候使整体更加稳固,使斜杆不易发生滑动以及保护受力端不易断裂,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而且受力均匀减少了工人的修缮次数,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5]其中,1、支撑柱;2、转换梁;3、横梁;4、三角座;5、斜杆;6、连接杆;7、连接板;8、固定座;9、底座;10、支撑座;11、支撑杆;12、夹紧块;13、滑槽;14、滑块;15、滑杆;16、垫板;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参照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包括转换梁2,转换梁2底面四角分别固接有支撑柱1,位于同一平面的两支撑柱1之间固接有横梁3,横梁3顶面两端对称固接有三角座4,三角座4一侧与支撑柱1固接,三角座4的斜面抵接有斜杆5,斜杆5靠近三角座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与三角座4的斜面抵接,斜杆5的另一端固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远离斜杆5的一侧与转换梁2底面固接,转换梁2顶面中心固接有底座9,底座9顶面中心固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远离底座9的一端固接有支撑座10。
[0019]安装的时候楼板给支撑座10施加压力,压力通过支撑杆11和底座9传到转换梁2上,然后通过连接板7和斜杆5传到三角座4,三角座4将力卸到支撑柱1和横梁3上,在整个受力过程中,力的传递逐步递减逐步被分散,由于三角座4的设置,到最后传给支撑柱1的力会减小,对支撑柱1起到了保护作用,使其不易发生形变以及受损和断裂,同时,安装的时候在力的作用下夹紧组件与斜杆5抵接的越来越紧,保证了其安装后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体的安
全性能,同时也保护了斜杆5端点,防止受力过大从而引起断裂。
[0020]进一步优化方案,夹紧组件包括与对称可拆卸连接在斜杆5两侧的夹紧块12,夹紧块12一侧与三角座4的斜面抵接,夹紧块12内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远离滑槽13的一侧固接有滑杆15,滑杆15远离滑块14的一端与斜杆5固接。
[0021]在力的作用下滑杆15带动滑块14在滑槽13内滑动,由于滑槽13呈倾斜状,滑块14在滑动过程中会使夹紧块12紧紧的与斜杆5抵接,保证了其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使斜杆5不易发生偏移,而且夹紧块12在贴紧斜杆5的同时,还能对斜杆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增加斜杆5的竖向刚度,使其在长时间受力状态下不易发生断裂,以免影响其安全性能。
[0022]进一步优化方案,三角座4斜面中心开设有凹槽17,凹槽17与斜杆5相适配。
[0023]进一步优化方案,凹槽17内安装有垫板16,斜杆5与垫板16抵接。
[0024]凹槽17的设置对斜杆5的固定起到进一步加强作用,并且凹槽17内安装有垫板16,可以在安装的时候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受力过大对三角座4以及斜杆5产生形变,影响其使用功能。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梁(2),所述转换梁(2)底面四角分别固接有支撑柱(1),位于同一平面的两所述支撑柱(1)之间固接有横梁(3),所述横梁(3)顶面两端对称固接有三角座(4),所述三角座(4)一侧与所述支撑柱(1)固接,所述三角座(4)的斜面抵接有斜杆(5),所述斜杆(5)靠近所述三角座(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与所述三角座(4)的斜面抵接,所述斜杆(5)的另一端固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远离所述斜杆(5)的一侧与所述转换梁(2)底面固接,所述转换梁(2)顶面中心固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顶面中心固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远离所述底座(9)的一端固接有支撑座(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混凝土楼板支撑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与对称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斜杆(5)两侧的夹紧块(12),所述夹紧块(12)一侧与所述三角座(4)的斜面抵接,所述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姚景武吕鑫郑永飞刘俊奇李君张茂林杨威刘常振邱明熠吴波张雷侯团辉潘东薛红涛赵颍谷超帆康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