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02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6
本申请公开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基底、驱动晶体管、换线金属层和像素电极。基底上层叠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位于基底上方,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方。驱动晶体管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与基底之间。换线金属层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与第一绝缘层之间。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方。其中,第一绝缘层设有第一接触孔,换线金属层通过第一接触孔与驱动晶体管连接;第二绝缘层设置有第二接触孔,像素电极通过第二接触孔与换线金属层连接。像素电极在基底的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换线金属层在基底的投影。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
,特别是涉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显示面板以具有宽视角、优异的对比度以及快速响应速度而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OLED显示面板已经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及电视等领域得到的广泛应用。通常,OLED的显示面板通过使用掩模、光刻法等的图案化工艺顺序地堆叠各种材料层而形成。相关技术中,驱动电路到发光像素的走线会降低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能够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基底、驱动晶体管、换线金属层和像素电极。基底上层叠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位于基底上方,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方。驱动晶体管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与基底之间。换线金属层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与第一绝缘层之间。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方。其中,第一绝缘层设有第一接触孔,换线金属层通过第一接触孔与驱动晶体管连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层叠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基底上方,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基底之间;换线金属层,所述换线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方;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设有第一接触孔,所述换线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一接触孔与所述驱动晶体管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有第二接触孔,所述像素电极通过所述第二接触孔与所述换线金属层连接;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基底的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换线金属层在所述基底的投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线金属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与所述驱动晶体管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并形成有第一重叠区域,所述第一接触孔在所述基底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域;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与所述换线金属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并形成有第二重叠区域,所述第二接触孔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重叠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方设有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像素限定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所述像素限定层具有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呈环状设置,所述开口区在所述基底上投影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基底上投影的几何中心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孔在所述基底上投影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基底上投影的几何中心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的形状为正多边形或圆形,所述开口区的边界所构成的形状与所述像素电极的形状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鑫周秀峰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