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01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空调器,属于压缩机设计领域,其中离心压缩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内设有叶轮;扩压面板,与所述蜗壳之间形成出流流道;吸气罩,处于所述叶轮的吸气侧,所述吸气罩上具有吸气口,以及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内循环补气口;所述出流流道内的流体能够被控制地与所述内循环补气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压缩机低负荷运行时,出流流道中的流体能够被引导至压缩机的吸气口处,通过主动分流压缩机气流流量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叶轮稳定运行的流量需求,又能够实现蜗壳出口流量满足更低负荷的需求,有效避免压缩机出现喘振现象,拓宽了压缩机的运行范围。了压缩机的运行范围。了压缩机的运行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压缩机、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离心压缩机在用于制冷等用途时,具有负荷大、运行稳定、效率高等优点,且在工业中具有非常大应用价值;但离心压缩机存在的一大缺点是,其在低负荷运行时,存在喘振的限制,当压缩机运行转速低,流量过低,其叶轮输出压力不足,从而导致气流从蜗壳回流,使机组出现严重的振动破坏。基于前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空调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心压缩机在低负荷运行时发生喘振现象,使机组出现振动破坏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
[0005]蜗壳,所述蜗壳内设有叶轮;
[0006]扩压面板,与所述蜗壳之间形成出流流道;
[0007]吸气罩,处于所述叶轮的吸气侧,所述吸气罩上具有吸气口,以及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内循环补气口;
[0008]所述出流流道内的流体能够被控制地与所述内循环补气口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10]所述吸气罩内构造有与所述内循环补气口连通且与所述出流流道可控连通的内循环流道。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12]所述内循环流道包括与所述内循环补气口连通的节流段。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14]所述内循环流道还包括环行所述吸气口设置的集流腔,所述内循环补气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内循环补气口环绕所述吸气口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节流段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节流段与多个所述内循环补气口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所述节流段环绕所述集流腔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节流段连通于所述集流腔与所述内循环补气口之间。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16]还包括通断控制组件,所述扩压面板上构造有与所述出流流道连通的通流孔,所述通断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通流孔与所述集流腔之间的通断。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18]所述通断控制组件包括旋转盘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旋转的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盘套装于所述扩压面板上,所述旋转盘上具有通断组件,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过程中,所述通断组件能够使所述通流孔与所述集流腔之间导通或者截断。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20]所述通断组件包括密封球以及施加弹力于所述密封球远离所述通流孔一侧的弹性件,所述密封球具有部分处于所述通流孔内的截断状态以及处于所述通流孔之外的导通状态;和/或,所述旋转盘通过滑动轴承。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22]所述通流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通流孔环行所述扩压面板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通断组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通断组件与多个所述通流孔一一对应设置。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24]相邻的两个所述通断组件之间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对应的所述旋转盘上构造有过流槽,所述过流槽连通所述通流孔与所述集流腔。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26]所述旋转盘的盘体外圆周壁上具有多个沿其周向设置的驱动齿,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蜗壳上且临近所述旋转盘设置,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驱动齿啮合。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离心压缩机。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离心压缩机、空调器,在压缩机低负荷运行时,出流流道中的流体能够被引导至压缩机的吸气口处,通过主动分流压缩机气流流量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叶轮稳定运行的流量需求,又能够实现蜗壳出口流量满足更低负荷的需求,有效避免压缩机出现喘振现象,拓宽了压缩机的运行范围。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心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的通流孔被截断时的流体流向示意(在离心压缩机处于较高转速运转工况下);
[0031]图3为图1中的通流孔被导通时的流体流向示意(在离心压缩机处于较低转速运转工况下);
[0032]图4为图1中的旋转盘与转轮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3]图5为图1中的旋转盘的另一侧面(与图4中的侧面相对的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图1中的旋转盘的纵向断面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表示为:
[0036]11、蜗壳;111、出流流道;12、叶轮;121、转轴;122、锁定螺钉;123、电机端盖;124、支撑轴承;125、主驱电机;13、扩压面板;131、通流孔;14、吸气罩;141、吸气口;142、内循环补气口;143、节流段;144、集流腔;21、旋转盘;211、过流槽;22、旋转驱动件;221、转轮;231、密封球;232、弹性件;233、定位螺钉;24、滑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蜗壳11,蜗壳11内设有叶轮12,叶轮12驱动的气流经由该蜗壳11上的出气口排出压缩机,能够理解的,叶轮12通过锁定螺钉122固定于转轴121上,转轴121为相应的驱动电机的转轴,此处不做赘述;扩压面板13,其连接于蜗壳11的一侧以与蜗壳11之间形成出流流道111,出流流
道111的出流位置即为前述的出气口;吸气罩14,处于叶轮12的吸气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吸气罩14与蜗壳11可拆卸连接,而扩压面板13将处于蜗壳11与吸气罩14之间的区域,吸气罩14上具有吸气口141以及与吸气口141连通的内循环补气口142,能够理解的是,对于离心压缩机而言,叶轮12为轴向进流,因此,吸气口141与叶轮12的旋转轴同轴;出流流道111内的流体能够被控制地与内循环补气口142连通,也即出流流道111中的流体可以被控制经由内循环补气口142与吸气口141连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前述的流体为冷媒,此时的离心压缩机被应用于制冷系统中,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应用工况下,前述的流体还可以为空气。
[0038]该技术方案中,在压缩机低负荷运行时,出流流道111中的流体能够被引导至压缩机的吸气口141处,通过主动分流压缩机气流流量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叶轮稳定运行的流量需求,又能够实现蜗壳出口流量满足更低负荷的需求,有效避免压缩机出现喘振现象,拓宽了压缩机的运行范围。
[00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气罩14内构造有与内循环补气口142连通且与出流流道111可控连通的内循环流道,通过在吸气罩14内直接构造前述的内循环流道,无需单独针对内循环的流路设置独立组装的管件,简化组装的同时,使离心压缩机的结构设计更加紧凑。
[004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内循环流道包括与内循环补气口142连通的节流段143,前述节流段143也即流通面积较小的一段流道,其能够对从出流流道111内引流过来的高压流体进行适当的节流降压,防止其压力与吸气口141处的压力差距过大,如此能够有效防止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1),所述蜗壳(11)内设有叶轮(12);扩压面板(13),与所述蜗壳(11)之间形成出流流道(111);吸气罩(14),处于所述叶轮(12)的吸气侧,所述吸气罩(14)上具有吸气口(141),以及与所述吸气口(141)连通的内循环补气口(142);所述出流流道(111)内的流体能够被控制地与所述内循环补气口(14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罩(14)内构造有与所述内循环补气口(142)连通且与所述出流流道(111)可控连通的内循环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流道包括与所述内循环补气口(142)连通的节流段(1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流道还包括环行所述吸气口(141)设置的集流腔(144),所述内循环补气口(142)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内循环补气口(142)环绕所述吸气口(141)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节流段(143)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节流段(143)与多个所述内循环补气口(142)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所述节流段(143)环绕所述集流腔(144)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节流段(143)连通于所述集流腔(144)与所述内循环补气口(14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断控制组件,所述扩压面板(13)上构造有与所述出流流道(111)连通的通流孔(131),所述通断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通流孔(131)与所述集流腔(144)之间的通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迎波叶文腾钟瑞兴舒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