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压力可随气压自动调节的气动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压力可随气压自动调节的气动阀。
技术介绍
[0002]气动阀的最优工作性能通常对于一定的压力区间,当超出该压力区间,阀门的工作能力会显得不足,从而限制了其在气体工作压力变化时的工况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加装不同工作压力的阀门、拓宽阀门系统的最优工作压力区间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代价是增加了阀门成本,也使得多个阀门的控制变得较为复杂,对变化的工作压力的适应性也不好,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结构简单、响应快速、工作压力可随气压自动调节的气动阀无疑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响应快速、工作压力可随气压自动调节的气动阀。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工作压力可随气压自动调节的气动阀,包括阀盖、上阀体和下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内设有第一空腔,该第一空腔内设有齿条、齿轮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压力可随气压自动调节的气动阀,包括阀盖(1)、上阀体(2)和下阀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2)内设有第一空腔,该第一空腔内设有齿条(10)、齿轮组和旋转杆(7),所述齿条(10)的两端均依次连接有齿条活塞(11)和弹性伸缩组件,所述齿条活塞(11)和弹性伸缩组件之间形成齿条活塞大腔(15);所述齿条(10)与齿轮组齿合,所述旋转杆(7)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另一端伸入所述下阀体(3),所述旋转杆(7)的整体受上阀体(2)固定,并可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述下阀体(3)内设有第二空腔、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第二空腔分别连接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依次连接的阀芯弹簧座(6)、阀芯弹簧(5)和阀芯(4),所述阀芯弹簧座(6)可轴向移动安装在所述下阀体(3)内,所述旋转杆(7)连接所述阀芯弹簧座(6),带动阀芯弹簧座(6)轴向移动,所述阀芯(4)朝向所述进气口(21),并在阀芯弹簧(5)的带动下,关闭或打开进气口(21);所述下阀体(3)内还设有第三空腔,该第三空腔包括分布在下阀体(3)两侧的第一阶梯圆柱孔和第二阶梯圆柱孔,以及贯通第一阶梯圆柱孔和第二阶梯圆柱孔的高压进气道(18)、排气道(19)与通气道(20),所述第一阶梯圆柱孔和第二阶梯圆柱孔均安装有电磁阀(16),该电磁阀(16)的可移动端覆盖所述排气道(19),所述通气道(20)贯通所述下阀体(3),并延伸至所述齿条活塞大腔(1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压力可随气压自动调节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7)的上端还设有杆螺帽(8),所述第一空腔包括矩形腔、第三阶梯圆柱孔和对称分布在矩形腔两侧的第四阶梯圆柱孔,所述齿条(10)和齿轮组均位于所述矩形腔内,所述齿条活塞(11)和弹性伸缩组件均位于所述第四阶梯圆柱孔内,所述旋转杆由所述杆螺帽(8)安装于所述第一阶梯圆柱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作压力可随气压自动调节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齿条弹簧座(12)、齿条弹簧(13)和弹簧螺帽(14),所述齿条(10)的一端连接所述齿条活塞(11),另一端连接所述齿条弹簧座(12);所述齿条弹簧(13)通过所述弹簧螺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