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态曲面的海底电缆冲刷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缆防冲刷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态曲面的海底电缆冲刷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各类海洋平台,油气运输、岛屿电力输送工程的大力发展,海底电缆管线被工程界认为是最好、性价比最高、快捷且连续工作的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年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投入生产以来,绝大部分海底事故均源自管线冲刷,我国的管线事故统计也显示管线冲刷为最大原因。如埕导油田61条管线,仅8%未发生悬空,其余均呈现1
‑
3m至海床的悬空距离,平均悬空长度达到15m,最长区域达到30m。所以对海缆的防冲刷、防悬空治理极其重要。
[0003]现在海缆防冲刷施工技术一般采用机械挖沟,将海缆深埋于海床内,以减缓海流、波流对海缆的冲刷作用。波浪、海流、海床三者耦合的作用下,诱发海缆冲刷悬空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三个部分:海流速度过快,引发海床泥沙启动,覆盖海缆泥沙剥离会形成不规则冲刷坑,冲刷坑造成海缆悬空,诱发横向失稳诱发涡激振动;波浪引起海床孔隙水压力累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态曲面的海底电缆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套(1)和与防护套(1)一体的桩脚(2),所述的防护套(1)的顶面为曲面,底面为平面,顶面按左右向截面的曲线为相同的正太分布曲线,顶面为正太分布曲面,曲面从中间高点向左右两侧下降并与底面相连,海缆(3)垂直于截面穿过防护套(1)的中间底部,左右对称且轴向对称分布,正太分布曲线以截面底部中心为原点,左右向为x轴,竖向为y轴,海缆(3)轴向为z轴,顶面满足如下正太曲面方程:Z∈(5D,8D)式中D为海底电缆直径,单位为m,标准差为αD,α的取值范围为(0.999,1.256)。每节装置的长度Z的长度范围为(5D,8D),桩脚(2)在x轴向的取点位置分别为
‑
2.6D处与+2.6D处,每节装置的桩脚(2)数量为4
‑
6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态曲面的海底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贇,钱钢,孙志林,陈范君,闫循平,康纬,张引贤,李世强,孙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