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087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3
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涉及室内新风除湿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风除湿杀菌系统,主要包括风机、过滤器、吸湿装置、吸湿材料、等离子体发生器、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器、三通阀。除湿装置采用六棱柱体蜂巢式结构,利用吸湿量大、温敏性高的新型吸湿材料对新风除湿,提高除湿量的同时降低了除湿能耗;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离子对新风杀菌除味;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新风湿度,判断材料是否需要脱附;加热器加热回风使其对饱和的吸湿材料脱附,实现材料循环利用;阀门控制两个新风除湿过程和两个混合除湿过程交替工作循环运行。本专利的实施可以高效节能地对新风除湿杀菌,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及方法,涉及室内新风除湿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于人体舒适度和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潮湿的环境和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居住条件。为了克服湿度过高和空气品质差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将送入室内的新风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目前中央空调除湿系统新风除湿方式主要采用冷凝除湿和转轮式除湿,冷凝除湿的除湿效果受环境气温限制,容易结霜影响除湿能力,且电耗巨大、运行维护费用高,无法去除异味和有害气体;现有技术的转轮除湿设备,具有电机工作能耗大,除湿效率有限的缺点,且当前的转轮除湿设备只能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杂质,没有清除异味和空气净化的效果,无法确保输入室内新风的品质。
[0003]目前该领域中的除湿设备并不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CN202221727231.9:一种多功能全热交换新风除湿机,包括主分隔固定机构、排风隔热机构、送风除湿机构、输送热回收机构与高效过滤机构,通过使潮湿空气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新风除湿系统、杀菌消毒系统、回风脱附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新风除湿系统由风机(1)、过滤器(2)、第一三通阀(3)、第一风管(4)、第二风管(13)、第一除湿装置(9)、第二除湿装置(10)、第一吸湿材料(27)、第二吸湿材料(28),第一温湿度传感器(11)、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2)组成;其中第一三通阀(3)的入口连接过滤器(2),第一出口连接(4),第二出口连接第二风管(13),第一风管(4)依次连接风机(1)、过滤器(2)、第一三通阀(3)、第一杀菌箱(5)、第一除湿装置(9)、第一温湿度传感器(11),第二风管(13)依次连接第一三通阀(3)、第二杀菌箱(6)、第二除湿装置(10)、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2),第一吸湿材料(27)和第二吸湿材料(28)分别在第一除湿装置(9)和第二除湿装置(10)内部;其中杀菌消毒系统由第三风管(14)、第四风管(31)、第一杀菌箱(5)、第二杀菌箱(6)、第三杀菌箱(7)、第四杀菌箱(8)、第一杀菌器(15)、第二杀菌器(16),第三杀菌器(17)、第四杀菌器(18)、第五杀菌器(19)、第六杀菌器(20)、第七杀菌器(21)、第八杀菌器(22)组成;其中第三风管(14)左端与第一风管(4)右端连接合并成一条管路,第四风管(31)左端与第二风管(13)右端连接合并成一条管路;第一杀菌箱(5)安装在第一风管(4)中的一段,沿着第一风管(4)流动方向的后方为第一三通阀(3),前方为第一除湿装置(9),第二杀菌箱(6)安装在第二风管(13)上,沿着第二风管(13)流动方向的后方为第一三通阀(3),前方为第二除湿装置(10),第三杀菌箱(7)安装在第三风管(14)上,沿着第三风管(14)流动方向的后方为第二三通阀(25),前方为第四三通阀(32),第四杀菌箱(8)安装在第四风管(31)上,沿着第四风管(31)的流动方向后方为第三三通阀(32),前方为第五三通阀(33),其中风管的流动方向均为从风机(1)到第三风管(14)和第四风管(31)末端出口;第一杀菌器(15)和第二杀菌器(16)安装在第一杀菌箱(5)箱体内左右两侧,第三杀菌器(17)和第四杀菌器(18)安装在第二杀菌箱(6)箱体内左右两侧,第五杀菌器(19)和第六杀菌器(20)安装在第三杀菌箱(7)箱体内左右两侧,第七杀菌器(21)和第八杀菌器(22)安装在第四杀菌箱(8)箱体内左右两侧;其中回风脱附系统由第一旁通风管(23)、第二旁通风管(24)、第二三通阀(25)、第三三通阀(26)、第四三通阀(32)、第五三通阀(33)、第一加热器(29)、第二加热器(30)、第一排水孔(34)、第二排水孔(35)、第一贮水盘(36)、第二贮水盘(37)组成;其中第一旁通风管(23)进出口在第二杀菌箱(6)两侧,连接在第三风管(14)上,第二三通阀(25)的入口连接第一除湿装置(9)出口,第一出口连接第三杀菌箱(7)的进口,第二出口连接第一旁通风管(23),第三三通阀(26)的入口连接第二除湿装置(10)出口,第一出口连接第四杀菌箱(8)的进口,第二出口连接第二旁通风管(24),第二旁通风管(24)进出口在第四杀菌箱(8)两侧,连接在第四风管(31)上,第四三通阀(32)的入口连接第三风管(14)末端,第一出口连接第三杀菌箱(7)的出口,第二出口连接第一旁通风管(23),第五三通阀(33)的入口连接第四风管(31)的末端,第一出口连接第四杀菌箱(8)的出口,第二出口连接第二旁通风管(24);第一加热器(29)安装在第一旁通风管(23)上,第二加热器(30)安装在第二旁通风管(24)上;第一排水孔(34)和第二排水孔(35)分别开孔在第一除湿装置(9)和第二除湿装置(10)左端底部,第一贮水盘(36)在第一排水孔(34)下方,第二贮水盘(37)在第二排水孔(35)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其
特征在于:第一除湿装置(9)和第二除湿装置(10)为六棱柱体,内部结构为蜂巢状;第一除湿装置(9)进口与第一风管(4)连接处为突扩管,出口与第三风管(14)连接处为渐缩管,第一除湿装置(10)进口与第二风管(13)连接处为突扩管,出口与第四风管(31)连接处为渐缩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吸湿材料(27)涂覆在第一除湿装置(9)每个蜂巢内壁上,第二吸湿材料(28)涂覆在第二除湿装置(10)每个蜂巢内壁上;第一除湿装置(9)和第二除湿装置(10)前端留有一部分距离不涂覆材料,保证气流通过时状态稳定;第一吸湿材料(27)和第二吸湿材料(28)为聚丙烯酰胺基水凝胶,优选为PNIPAM

PPy

MgSO4温敏型复合水凝胶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八杀菌器(15

22)为等离子体发生器集成装置,第一杀菌箱(5)和第二杀菌箱(6)为新风和吸湿材料杀菌;第三杀菌箱(7)和第四杀菌箱(8)分别为从第一和第二除湿装置(9

10)流出的新风二次杀菌;加热器(29

30)为PTC加热器,为脱附回风系统提供热量,使饱和后的第一吸湿材料(27)或第二吸湿材料(28)中的水分蒸发出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风管(4)、第二风管(13)、第三风管(14)、第四风管(31)、第一旁通风管(23)、第二旁通风管(24)管道材料为聚氨酯,管道内壁涂有超疏水涂层,优选为纳米二氧化硅硅丙溶液涂层,防止管道氧化生锈;第三风管(14)、第四风管(31)末端与外界环境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杀菌功能的蜂巢型室内空气交替工作除湿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包含第一新风除湿过程、第二新风除湿过程、第一混合除湿过程、第二混合除湿过程;其中第一混合除湿过程包含第二新风除湿过程和第一回风脱附过程,两过程同时进行,第二混合除湿过程包含第一新风除湿过程和第一脱附过程,两过程同时进行;第一新风除湿过程:当室内需要输送洁净干燥的新风时,空调机房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子龙王瑜刘金琳周舟买帅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