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物联感应模组,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通孔,贯穿通孔在所述固定座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设有搭扣板,在壳体上固定设有面板,在所述面板上固定嵌设有微波雷达传感器,在壳体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有多个灯具,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采用STM32型处理器,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采用9800K型传感器。所述面板采用塑料材质。塑料材质便于与筒灯孔的边缘进行缝隙贴合。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有物联接入单元;物联接入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蓝牙单元、Wifi单元、Lora单元、N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物联感应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物联感应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目前使用的灯具智能控制开关主要有三种:声控、红外及微波,用于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
[0003]目前市场上的灯具感应存在以下不足:
[0004]1、声控、光敏传感器设定数值与延时时间设定值都是出厂前设定好,无法结合现场应用情况自主调节,造成人在灭灯等误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使用体验度不高;
[0005]2、声控方式必须产生一定分贝的声响才能起作用,而热释红外方式在环境温度达到30度以上灵敏度就会大大衰减甚至失效;所以就需要一种智能物联感应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物联感应模组,本技术通过扭簧卡入筒灯孔的内侧面,通过搭扣板扣住筒灯孔的内壁,通过扭簧的扭力将整个壳体扣接在天花板的吊顶、或者墙壁上的筒灯孔内,安装方便美观,然后通过微波雷达传感器对进入检测范围内的人进行检测,当人出现,则通过控制处理单元或物联接入单元控制灯具打开,人走则熄灭,本技术采样精确、工作稳定、适应温度范围宽、感应覆盖面积大等优势。可实现感应半径、延时时间、光敏阈值可调;避免传统的人在灯灭的现象,
[0007]2、完全的静音设计,便于使用者无感使用;
[0008]并且通过微波雷达传感器主动探测技术的应用,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灵敏度更高,能穿透木门、玻璃及薄的墙体,抗屏蔽干扰强。本技术实用性强。
[0009]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10]一种智能物联感应模组,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通孔,贯穿所述通孔在所述固定座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设有搭扣板,在所述壳体上固定设有面板,在所述面板上固定嵌设有微波雷达传感器,在所述壳体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有多个灯具,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采用STM32型处理器,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采用9800K型传感器。所述面板采用塑料材质。塑料材质便于与筒灯孔的边缘进行缝隙贴合。
[0012]进一步,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有物联接入单元;所述物联接入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蓝牙单元、Wifi单元、Lora单元、NB
‑
LoT单元或Zigbee单元。通过物联接入单元连接智能物联的灯具。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扭簧卡入筒灯孔的内侧面,通过搭扣板扣住筒灯孔的内壁,通过扭簧的扭力将整个壳体扣接在天花板的吊顶、或者墙壁上的筒灯孔内,安装方便美观,然后通过微波雷达传感器对进入检测范围内的人进行检测,当
人出现,则通过控制处理单元或物联接入单元控制灯具打开,人走则熄灭,本技术采样精确、工作稳定、适应温度范围宽、感应覆盖面积大等优势。可实现感应半径、延时时间、光敏阈值可调;避免传统的人在灯灭的现象,
[0014]2、完全的静音设计,便于使用者无感使用;
[0015]并且通过微波雷达传感器主动探测技术的应用,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灵敏度更高,能穿透木门、玻璃及薄的墙体,抗屏蔽干扰强。本技术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电源电路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处理单元的电路图;
[0020]其中,面板1,壳体2,通孔21,扭簧3,搭扣板4,微波雷达传感器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
3,一种智能物联感应模组,包括壳体2,在所述壳体2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通孔21,贯穿所述通孔21在所述固定座上套设有扭簧3,所述扭簧3的一端固定设有搭扣板4,在所述壳体2上固定设有面板1,在所述面板1上固定嵌设有微波雷达传感器5,在所述壳体2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有多个灯具,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采用STM32型处理器,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采用9800K型传感器。所述面板采用塑料材质。塑料材质便于与筒灯孔的边缘进行缝隙贴合。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有物联接入单元;所述物联接入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蓝牙单元、Wifi单元、Lora单元、NB
‑
LoT单元或Zigbee单元。通过物联接入单元连接智能物联的灯具。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物联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在所述壳体(2)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通孔(21),贯穿所述通孔(21)在所述固定座上套设有扭簧(3),所述扭簧(3)的一端固定设有搭扣板(4),在所述壳体(2)上固定设有面板(1),在所述面板(1)上固定嵌设有微波雷达传感器(5),在所述壳体(2)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物联感应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宝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