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侧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66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组侧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模组侧板包括侧板本体和耐高温绝缘层,侧板本体适于连接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结构的侧部;耐高温绝缘层一体成型在侧板本体上,且至少包覆侧板本体朝向电芯结构的表面;耐高温绝缘层上间隔设有隔热部;其中,电芯结构包括多组依次连接的电芯本体,相邻两个电芯本体之间均设有间隔;隔热部背向耐高温绝缘层的一端适于与间隔配合隔热,且每个间隔处均匹配一个隔热部。该模组侧板,每两个电芯本体之间的间隔均匹配一个隔热部,一个电芯本体热失控时,大大增加该电芯本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相邻电芯本体的难度,防止相邻的电芯本体温度迅速升高而导致热失控。的电芯本体温度迅速升高而导致热失控。的电芯本体温度迅速升高而导致热失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组侧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模组侧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作为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通讯系统、民用系统等系统的动力核心部件,电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池模组通常包括电芯结构、连接在电芯结构的侧部的模组侧板和端板,端板设置在电芯结构端部并与模组侧板的端部连接。
[0003]现有的模组侧板通常由铝合金板冲压成型,在与电芯结构接触一侧的侧面上热压或粘贴一层薄的PET绝缘膜,在装配时,模组侧板的绝缘膜通过涂结构胶与电芯结构粘贴,模组侧板的铝合金板的两端与模组端板连接。电芯结构通常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电芯本体,当其中一个电芯本体热失控以后,产生的热量很容易通过模组侧板传递到相邻电芯本体,使得相邻电芯本体的温度升高而导致热失控,进而可能导致整个电池模组热失控。增厚绝缘膜虽然可增加隔热效果,但是过厚的绝缘膜无法折弯与模组侧板粘贴困难。增厚结构胶虽然可增加隔热效果,但也提高了成本且降低了粘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侧板(1),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本体(11),适于连接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结构(2)的侧部;耐高温绝缘层(12),一体成型在所述侧板本体(11)上,且至少包覆所述侧板本体(11)朝向所述电芯结构(2)的表面;所述耐高温绝缘层(12)上间隔(22)设有隔热部(121);其中,所述电芯结构(2)包括多组依次连接的电芯本体(21),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本体(21)之间均设有间隔(22);所述隔热部(121)背向所述耐高温绝缘层(12)的一端适于与所述间隔(22)配合隔热,且每个所述间隔(22)处均匹配一个所述隔热部(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121)为一体成型于所述耐高温绝缘层(12)上的凸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11)上间隔(22)设有多个通孔(1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绝缘层(12)套设在所述侧板本体(11)的外部,并与所述侧板本体(11)注塑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绝缘层(12)由纳米塑料制成;和/或,所述侧板本体(11)为铝合金板或复合材料板;和/或,所述隔热部(121)抵接在所述间隔(22)两侧的所述电芯本体(21)的侧部,或者所述隔热部(121)伸置在所述间隔(22)内。6.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结构(2),包括多组依次连接的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