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轴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64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轴驱动结构。包括壳体;还包括有旋转单元,其转动配置于壳体上;第一安装单元,其配置于壳体上并与所述旋转单元相连,当所述旋转单元转动时所述第一安装单元随之转动;第二安装单元,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上;至少三个滚动单元,三个所述滚动单元呈三角状态布局于所述壳体内,并形成有供软轴通过的通道,所述滚动单元包括有滚动件,所述滚动单元两端分别球头配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单元及所述第二安装单元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需三个滚动件即可实现软轴前进、后退的切换,生产成本低;通过旋转单元的转动即可改变滚动件的倾斜角度,操作方便,组装时对于滚动件的初始倾斜角度要求低,大大降低组装难度。大大降低组装难度。大大降低组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轴驱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机构
,尤其是一种软轴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软轴驱动结构常用于管道疏通器,管道疏通器则用于疏通堵塞的管道,现有技术中,如公开专利文献CN106638837B疏通机的软轴伸缩控制机构以及疏通机,其公开了通过三个轴承与软轴的配合,用于带动转动的软轴前进或后退。
[0003]具体的,其在活动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每端具有两个第一轴承及一个第二轴承,以在其两端分别形成由三个轴承组成的轴承组,轴承座又可翻转,通过拨动轴承座翻转的方式,选择所需的两个第一轴承,详见该公开文献说明书第0084

0089段。
[0004]该种方式中,需要设定至少六个轴承,且六个轴承的倾斜角度需要预先设定到位,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以及组装难度,由此,申请人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软轴驱动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软轴驱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供软轴穿过的第一通道;
[0008]还包括有
[0009]旋转单元,其转动配置于所述壳体上,包括有供软轴穿过的第一孔;
[0010]第一安装单元,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旋转单元相连,包括有供软轴穿过的第二孔,当所述旋转单元转动时所述第一安装单元随之转动;
[0011]第二安装单元,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上,包括有供软轴穿过的第三孔;
[0012]至少三个滚动单元,三个所述滚动单元呈三角状态布局于所述壳体内,并形成有供软轴通过的通道,所述滚动单元包括有滚动件,所述滚动单元两端分别球头配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单元及所述第二安装单元处;
[0013]当所述旋转单元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时,所述滚动件的倾斜方向促使被驱动单元带动转动的软轴前进;
[0014]当所述旋转单元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时,所述滚动件的倾斜方向促使被驱动单元带动转动的软轴后退。
[001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单元包括有至少三个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单元包括有至少三个第二安装位,所述滚动单元包括中间轴、配置于所述中间轴上的滚动件、配置于所述中间轴一端的第一球头以及配置于所述中间轴另一端的第二球头,所述第一球头配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位处,所述第二球头配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位处。
[0016]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滚动件及所述第一球头均固定于所述中间轴上,所述第
二球头上开设有与所述中间轴相适配的孔,所述中间轴滑动配置于所述第二球头的孔处;
[0017]所述滚动件为轴承。
[0018]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包括有限位块,所述旋转单元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单元上包括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壁,两个所述限位壁与所述限位块抵靠时分别对应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预定角度及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预定角度。
[0019]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单元上包括有凹槽,所述旋转单元上包括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单元随所述旋转单元的转动而同步转动。
[0020]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单元上包括有外凸部位,所述壳体内包括有与所述外凸部位相适配用以定位所述第二安装单元的限位槽。
[002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单元包括有可拆分的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球头配置于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
[0022]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球头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配置有弹性单元;
[0023]所述弹性单元为弹簧或弹片;
[0024]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
[002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软轴上具有螺纹纹路,当所述旋转单元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时,三个所述滚动件的倾斜方向形成与所述软轴的螺纹纹路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布局,促使被驱动单元带动转动的软轴前进;
[0026]当所述旋转单元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时,三个所述滚动件的倾斜方向形成与所述软轴的螺纹纹路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布局,促使被驱动单元带动转动的软轴后退。
[0027]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旋转单元上包括有若干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配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容置槽内壁之间配置有弹簧,所述壳体上包括有与所述定位件相适配的若干卡接槽,当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卡接槽配合卡接后,所述旋转单元被定位而无法转动;
[0028]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与所述卡接槽的数量比为1:3。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技术仅需三个滚动件即可实现软轴前进、后退的切换,生产成本低;通过旋转单元的转动即可改变滚动件的倾斜角度,操作方便,组装时对于滚动件的初始倾斜角度要求低,大大降低组装难度。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滚动单元位置布局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分解状态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部分壳体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旋转单元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旋转单元与第一安装单元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38]图8为本技术滚动单元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0039]图9为本技术第二安装单元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0040]图10为本技术旋转单元往一个旋转方向转动后滚动单元的状态示意图。
[0041]图11为本技术旋转单元往另一个旋转方向转动后滚动单元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3]参见图1

图11,一种软轴驱动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相应的配件,使其隐藏于壳体1内。
[0044]壳体1两端均具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整体形成供软轴2穿过的第一通道,其中软轴2的结构以及控制软轴2转动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意)可参考现有设计,软轴可为光轴样式的软轴的或具有螺纹纹路的软轴。
[0045]如图2所示,壳体1上装配有旋转单元3、第一安装单元4及第二安装单元5,与第一通道相对应的,旋转单元3上具有供软轴2穿过的第一孔31,第一安装单元4上具有供软轴2穿过的第二孔41,第二安装单元5上具有供软轴2穿过的第三孔51。
[0046]其中,第一安装单元4与旋转单元3相连,两者连接后,可同步转动,要实现两者同步转动的方式可有多种,比如螺纹连接配合、卡接配合等等,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安装单元4上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轴驱动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供软轴穿过的第一通道;还包括有旋转单元,其转动配置于所述壳体上,包括有供软轴穿过的第一孔;第一安装单元,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旋转单元相连,包括有供软轴穿过的第二孔,当所述旋转单元转动时所述第一安装单元随之转动;第二安装单元,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上,包括有供软轴穿过的第三孔;至少三个滚动单元,三个所述滚动单元呈三角状态布局于所述壳体内,并形成有供软轴通过的通道,所述滚动单元包括有滚动件,所述滚动单元两端分别球头配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单元及所述第二安装单元处;当所述旋转单元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时,所述滚动件的倾斜方向促使被驱动单元带动转动的软轴前进;当所述旋转单元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预定角度时,所述滚动件的倾斜方向促使被驱动单元带动转动的软轴后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单元包括有至少三个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单元包括有至少三个第二安装位,所述滚动单元包括中间轴、配置于所述中间轴上的滚动件、配置于所述中间轴一端的第一球头以及配置于所述中间轴另一端的第二球头,所述第一球头配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位处,所述第二球头配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位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及所述第一球头均固定于所述中间轴上,所述第二球头上开设有与所述中间轴相适配的孔,所述中间轴滑动配置于所述第二球头的孔处;所述滚动件为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软轴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包括有限位块,所述旋转单元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单元上包括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壁,两个所述限位壁与所述限位块抵靠时分别对应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磊杨学良陈海航王杨武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县亚太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