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稳定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59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稳定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需求构建对应的极性切换装置,以及具备电容调节和PWM调节功能的稳定运行装置;通过极性切换装置执行对应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操作;极性切换过程中,首先通过稳定运行装置的电容调节功能延缓对应单极源荷的电压变化;若单极源荷的电压越限,则进一步通过稳定运行装置的PWM调节功能稳定单极源荷的电压;通过极性切换装置完成对应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后,控制极性切换装置与稳定运行装置停止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低通态损耗的极性切换装置实现单极源荷极性切换,并且能够保证单极源荷在极性切换过程中的稳定运行。运行。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稳定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配电网控制
,具体涉及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稳定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比于交流配电网,直流配电网具有变换环节少、线路损耗低、供电容量大、供电可靠性高等优势。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可分为单极型与双极型。不同于单极直流配电网,双极直流配电网具有多电压等级、多供电回路、接地可靠等特点,供电方式更为灵活,供电可靠性更高。
[0003]在双极直流配电网中,交流电先后经过交直流转换器和电压平衡器,被转为双极直流配电网中的直流电。电源与负载均可通过双极或单极的形式接入该配电网,其中单极接入又分为正极接入与负极接入。各单极源荷在双极直流配电网中极性分配的不均匀,将导致网络中出现电压不平衡问题。双极直流配电网的电压不平衡会导致电网的损耗加大,影响经济效益。
[0004]申请人发现,切换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而使其在网络中均匀地分布,有助于抑制电网的电压不平衡。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到极性切换的设备实现问题,或使用的是具有较高通态损耗的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基于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需求构建对应的极性切换装置,以及具备电容调节和PWM调节功能的稳定运行装置;S2:通过极性切换装置执行对应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操作;S3:极性切换过程中,首先通过稳定运行装置的电容调节功能延缓对应单极源荷的电压变化;若单极源荷的电压越限,则进一步通过稳定运行装置的PWM调节功能稳定单极源荷的电压;S4:通过极性切换装置完成对应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后,控制极性切换装置与稳定运行装置停止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极性切换装置包括一端与对应单极源荷的负极连接的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以及一端与对应单极源荷的正极连接的第三切换模块和第四切换模块,且第一切换模块、第二切换模块、第三切换模块和第四切换模块远离对应单极源荷的一端接入双极直流配电网;当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三切换模块导通、第二切换模块和第四切换模块断开时,对应单极源荷接入双极直流配电网的正极;当第二切换模块和第四切换模块导通、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三切换模块断开时,对应单极源荷接入双极直流配电网的负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切换模块均包括相互串联的含隔离开关的自激振荡机械断路器和RL并联单元;含隔离开关的自激振荡机械断路器的功能为断开对应单极源荷与双极直流配电网的连接以及使对应单极源荷重新接入双极直流配电网;RL并联单元的功能为抑制对应单极源荷重新接入配电网时产生的冲激电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执行极性切换操作时,对应单极源荷经由极性切换装置接入双极直流配电网;当需要执行极性切换操作时,极性切换装置通过改变对应切换模块的通断状态,实现对应单极源荷在双极直流配电网中的极性切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稳定运行装置包括用于放出或吸收电能以延缓对应单极源荷电压变化的第一电容C1,用于实现电能流转的半桥电路和转换电路,用于限制电流的第一电阻R1,用于控制线路通断状态的控制开关,以及PWM调节模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直流配电网中单极源荷的极性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中驰王强钢池源廖建权张渝周念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