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58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包括:步骤一、将钢锭经紫铜包套、保温和挤压,得到荒管;步骤二、将所述荒管经表面处理和保温,得到晶粒度为5.5~7.5级的管坯;步骤三、将所述管坯经第一次轧制、第一次保温、第二次轧制、第二次保温和第三次轧制,得到轧制后管坯;步骤四、采用三位定心拉拔,对所述轧制后管坯进行拉拔,得到拉拔后管材;步骤五、将拉拔后管材经保温、校直和抛光,得到成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得到的薄壁管满足核电用薄壁管的技术要求。满足核电用薄壁管的技术要求。满足核电用薄壁管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材料具有力学性能良好且耐腐蚀性强的特性,尤其是奥氏体不锈钢,常用作核电堆芯组件的重要选材。核动力装置的核心关键组件堆芯本体上通常采用不锈钢管中的薄壁管,其内外套管、安全棒套管均由0.3mm厚的薄壁管制成,可作为核电用薄壁管的技术要求为:同心套管的直线度满足0.03mm/600mm;内、外套管同心度≤0.01mm,圆度为0.05mm。
[0003]目前,现有得到核动力装置用薄壁管的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薄壁管直线度难以达到0.03mm;2)薄壁管同心度难以保证;3)薄壁管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其壁薄,容易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形,导致生产过程成品率低;4)晶粒度极差批次稳定性难以满足极差1.0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将钢锭制备得到荒管、将荒管经表面处理、保温、多次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将钢锭经紫铜包套、保温和挤压,得到荒管;步骤二、将所述荒管经表面处理和保温,得到晶粒度为5.5~7.5级的管坯;步骤三、将所述管坯经第一次轧制、第一次保温、第二次轧制、第二次保温和第三次轧制,得到轧制后管坯;步骤四、采用三位定心拉拔,对所述轧制后管坯进行拉拔,得到拉拔后管材;步骤五、将拉拔后管材经保温、校直和抛光,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钢锭尺寸为Φ(120~150)
×
Φ50
×
L(mm),同心度为0.08~0.1mm,晶粒度为3.5级~8级;步骤一中,所述紫铜包套中紫铜厚度为0.8~1.2mm;步骤一中,所述挤压为挤压至Φ(40~65)
×
Φ(20~50)
×
L,所述挤压的挤压比为11~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表面处理后得到的荒管尺寸为Φ(35~60)
×
Φ(25~50)
×
L,同心度为0.02~0.025mm;步骤二中,所述保温的时间为(1~2)*表面处理后荒管壁厚,所述保温时间的单位为min,壁厚单位为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第一次轧制后管坯尺寸为Φ(30~55)
×
Φ(20~45)
×
L;所述第一次轧制为多道次轧制,每道次加工率为12~30%,第一次轧制的道次总加工率为50~60%;步骤三中,第二次轧制后管坯尺寸为Φ(20~45)
×
Φ(20~45)
×
L;所述第二次轧制为多道次轧制,每道次加工率为28~45%,第二次轧制的道次总加工率为60~70%;步骤三中,第三次轧制后管坯尺寸为Φ(20~40)
×
0.315
×
L;所述第三次轧制为多道次轧制,每道次加工率为50~58%,第三次轧制的道次总加工率为75~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用薄壁不锈钢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第一次保温时间和第二次保温时间均为(1~2)*相应次轧制后管坯壁厚,所述保温时间的单位为min,壁厚单位为mm;步骤三中,第一次保温后晶粒度为6.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王磊宜楠张君彦薛晶晶李红宇张亮亮肖东高恒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