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抽真空机组成。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由针筒和注射加压手柄组成,针筒由中间完全分隔成两个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针对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进行升级改造,可提高后补浆施工过程中套筒灌浆密实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简单,使用灵活、适应性强,有效解决后补浆施工时无法灌浆密实的缺点,基本满足常规预制构件竖向连接灌浆不密实时后补浆施工的要求。时后补浆施工的要求。时后补浆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和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竖向连接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技术,灌浆施工采用专用灌浆机械设备施工,目前灌浆施工无法在施工过程中检查灌浆密实度,而套筒灌浆饱满度是预制装配式结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预制装配式结构安全性。
[0003]灌浆施工完成后目前可采用CT扫描法、预埋传感器法、超声波法和工业内窥镜法检测灌浆密实度,对不饱满灌浆孔需进行后补浆技术补浆,目前针对后补浆设备主要采用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套筒灌浆不饱满孔洞不饱满程度不一,且后补浆施工时灌浆料已达到强度,采用人工注射器针筒后补浆往往无法保证后补浆灌浆密实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
[0006]针筒,所述针筒内分割成各自独立的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一端和灌浆料通道的一端分别塞入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灌浆孔中;
[0007]注射加压手柄,所述注射加压手柄设置于针筒内的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的另一端;
[0008]所述空气通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检查管,检查管与所述空气通道的侧面连通。
[0009]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还包括:抽真空设备,所述抽真空设备与所述检查管连接。
[0010]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抽真空设备通过软管与所述检查管连接。
[0011]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检查管的顶端高出所述空气通道的外侧壁5~10厘米。
[0012]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针筒内沿针筒的轴向分割成各自独立的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14]将空气通道的一端和灌浆料通道的一端顶住非密实的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灌浆孔;
[0015]通过注射加压手柄向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施加压力,以缓慢将灌浆料通过灌浆道注入灌浆孔;
[0016]当灌浆孔内灌浆料填充密实后,通过注射加压手柄继续缓慢向灌浆料通道注射灌浆料,以使灌浆孔内的灌浆料从空气通道内流出直至从检查管的顶端溢出。
[0017]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通过注射加压手柄向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施加压力,以
缓慢将灌浆料通过灌浆道注入灌浆孔,包括:
[0018]通过注射加压手柄向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施加压力,以缓慢将灌浆料通过灌浆道注入灌浆孔的同时,还包括:
[0019]通过抽真空设备将所述检查管内的空气抽出。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由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抽真空机组成。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由针筒和注射加压手柄组成,针筒由中间完全分隔成两个通道。本专利技术通过针对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进行升级改造,可提高后补浆施工过程中套筒灌浆密实度。本专利技术设备简单,使用灵活、适应性强,有效解决后补浆施工时无法灌浆密实的缺点,基本满足常规预制构件竖向连接灌浆不密实时后补浆施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包括:
[0024]针筒1,所述针筒内分割成各自独立的空气通道2和灌浆料通道3,所述空气通道2的一端和灌浆料通道3的一端分别塞入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灌浆孔中;
[0025]注射加压手柄4,所述注射加压手柄4设置于针筒1内的空气通道2和灌浆料通道3的另一端;
[0026]所述空气通道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检查管5,检查管5与所述空气通道2的侧面连通。
[0027]在此,本专利技术由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抽真空机组成。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由针筒和注射加压手柄组成,针筒由中间完全分隔成两个通道。本专利技术通过针对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进行升级改造,可提高后补浆施工过程中套筒灌浆密实度。本专利技术设备简单,使用灵活、适应性强,有效解决后补浆施工时无法灌浆密实的缺点,基本满足常规预制构件竖向连接灌浆不密实时后补浆施工的要求。
[0028]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抽真空设备,所述抽真空设备6与所述检查管5连接。
[0029]在此,通过抽真空设备与所述检查管连接,可以保证更高效的将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灌浆孔中的空气排出。
[0030]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抽真空设备6通过软管7与所述检查管5连接。
[0031]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查管的顶端高出所述空气通道的外侧壁5~10厘米,以保证灌浆料从检查管的顶端溢出,保证更可靠的将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灌浆孔中的空气排出。
[0032]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针筒内沿针筒的轴向分割成各自独立的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以同时实现可靠的灌浆和排气。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施工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34]步骤S1,将空气通道的一端和灌浆料通道的一端顶住非密实的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灌浆孔;
[0035]步骤S2,通过注射加压手柄向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施加压力,以缓慢将灌浆料通过灌浆道注入灌浆孔;
[0036]步骤S3,当灌浆孔内灌浆料填充密实后,通过注射加压手柄继续缓慢向灌浆料通道注射灌浆料,以使灌浆孔内的灌浆料从空气通道内流出直至从检查管的顶端溢出。
[0037]在此,施工作业人员后补浆施工时,将空气通道的一端和灌浆料通道的一端顶住非密实的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灌浆孔,通过注射加压手柄向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施加压力,以缓慢将灌浆料通过灌浆道注入灌浆孔,同时灌浆孔内的空气通过空气通道排出,配备抽真空设备辅助空气排出。当灌浆孔内灌浆料填充密实后,通过注射加压手柄继续缓慢向灌浆料通道注射灌浆料,以使灌浆孔内的灌浆料从空气通道内流出直至从检查管的顶端溢出,当检查区灌浆料液面标高高出预制构件套筒灌浆观察孔标高时即可表示该灌浆孔补浆密实。
[0038]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施工方法一实施例中,步骤S2,通过注射加压手柄向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施加压力,以缓慢将灌浆料通过灌浆道注入灌浆孔的同时,还包括:
[0039]通过抽真空设备将所述检查管内的空气抽出。
[0040]在此,后补浆施工时注射器针筒注浆填缝枪塞住灌浆孔,将一个通道内放置灌浆料通过人工助力方式将灌浆料注射进入灌浆孔洞,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所述针筒内分割成各自独立的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一端和灌浆料通道的一端分别塞入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灌浆孔中;注射加压手柄,所述注射加压手柄设置于针筒内的空气通道和灌浆料通道的另一端;所述空气通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检查管,检查管与所述空气通道的侧面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真空设备,所述抽真空设备与所述检查管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设备通过软管与所述检查管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管的顶端高出所述空气通道的外侧壁5~10厘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内沿针筒的轴向分割成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旭峰,顾任池,余健,沈远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