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包括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和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包括:双拼角钢、两块高强钢板、导线挂孔和加劲板;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包括:挂点钢板、两块高强钢板、地线挂孔和加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添加新的附件结构形式,将原单挂点改造为双挂点,导线双挂点的设计使运维人员不必担心因一串故障而导线掉落,地线在原挂点安装型式不变的前提下,又增加了两个地线连接点,即使原挂点损坏,地线也不会掉落。增加了输电线路对重要跨越物的安全系数,减少导、地线因挂点或金具损坏产生掉落的风险,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强力支撑。强力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在电力网中起到传输电能的作用,输电铁塔作为输电线路的支撑结构,为保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0003]7727型双回直线铁塔输电典型设计主力直线塔型,被广泛应用于110kV双回输电线路工程中。该塔导地线横担设计采用尖形横担,设置为单挂点串型。该塔型已不作推荐使用;但截止目前,此种现役铁塔仍广泛使用于各电网设施中,由此可见该塔形数量之多。
[0004]跨越110kV(66kV)及以上线路、铁路和等级公路、通航河流及居民区等,直线塔悬垂串应采用双联结构,宜采用双挂点,且单联应满足断联工况荷载的要求;悬垂绝缘子串宜采用双联串或两个单联串。以上规定对于在运输电杆塔,特别是原尖形横担只有单一挂点的杆塔是没有解决办法的。
[0005]在新增加重要跨越情况下,对于7727型双回直线铁塔尖形横担单挂点这一情形,解决方式一般有二种:方式一,将原设计单挂点单联串更换为单挂点双联串形式。方式二,将原横担更换为双挂点导地线横担,或采用新建铁塔方式,对线路重新改造。
[0006]方式一,将原设计单挂点单联串更换为单挂点双联串形式,虽然减少了金具串绝缘子断联的风险,但是与铁塔相连接的挂点金具仍为单挂点,并未减少挂点金具损坏的及掉落的风险。方式二,将原横担更换为双挂点导地线横担的方式及新建铁塔等方式,需要进行停电施工,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更为巨大;新建铁塔方式需要重新征地及进行基础开挖,这将造成大量的民事协调和赔偿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铁塔挂点方式依然会造成挂点或金具损坏产生掉落的风险的问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包括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和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
[0010]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包括:双拼角钢、两块高强钢板、导线挂孔和加劲板;双拼角钢安装在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底部,两块高强钢板安装在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两侧;两块高强钢板上各固定安装有三块加劲板;双拼角钢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导线挂孔;
[0011]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包括:挂点钢板、两块高强钢板、地线挂孔和加劲板;挂点钢板安装在原铁塔地线横担挂点结构底部,两块高强钢板均安装在原铁塔地线横担挂点
结构的两侧;高强钢板上固定安装有两块加劲板;挂点钢板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地线挂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双拼角钢包括两个L型角钢,L型角钢包括第一角钢架和第二角钢架;第一角钢架和第二角钢架固定连接;两个L型角钢的第二角钢架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导线挂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高强钢板包括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所述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两块高强钢板的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间各固定焊接三块加劲板;所述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两块高强钢板的第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边间各固定焊接有两块加劲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两块高强钢板的第一直角边安装在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的两侧,两块高强钢板的第二直角边分别与一个L型角钢的第一角钢架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两个L型角钢的第二角钢架中部开设有通孔,通过螺栓贯穿通孔将两个L型角钢的第二角钢架连接,形成双拼角钢。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两块高强钢板的第一直角边底端开设有两个钻孔,两个钻孔间的距离与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的螺孔间距相等;两个第一直角边间的底端通过两个高强螺栓贯穿钻孔和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的螺孔,与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相连。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两块高强钢板的第一直角边间的顶端通过两个螺栓相连。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L型角钢的第一角钢架与高强钢板的第二直角边通过两个螺栓相连。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挂点钢板的两端还各开设有两个通孔,两块高强钢板的第一直角边均通过两个螺栓贯穿通孔与挂点钢板相连。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两块高强钢板的第二直角边上开设有一个钻孔,与原铁塔地线横担挂点结构的螺孔位置对应;两块高强钢板的第二直角边通过一个高强螺栓贯穿两个第二直角边上的钻孔和螺孔与原铁塔地线横担挂点结构相连。
[0021]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采用添加新的附件结构形式,将原单挂点改造为双挂点,导线双挂点的设计使运维人员不必担心因一串故障而导线掉落,地线在原挂点安装型式不变的前提下,又增加了两个地线连接点,即使原挂点损坏,地线也不会掉落。增加了输电线路对重要跨越物的安全系数,减少导、地线因挂点或金具损坏产生掉落的风险,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
[0023]2、本技术使得7727型双回直线铁塔跨越重要跨越物后输电线路更加安全,铁塔导地线采用双挂点双联串的结构形式,在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下,可有效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即使发生断联的情况下,也为运维单位抢修赢得了时间。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主视图;
[0026]图2为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侧视图;
[0027]图3为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俯视图;
[0028]图4为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侧视图;
[0029]图5为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俯视图;
[0030]图6为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主视图;
[0031]附图标记:1、双拼角钢;2、高强钢板;3、螺栓;4、高强螺栓;5、导线挂孔;6、加劲板;7、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8、地线挂孔;9、原铁塔地线横担挂点结构;10、挂点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34]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包括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和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和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包括:双拼角钢(1)、两块高强钢板(2)、导线挂孔(5)和加劲板(6);双拼角钢(1)安装在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7)底部,两块高强钢板(2)安装在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7)两侧;两块高强钢板(2)上各固定安装有三块加劲板(6);双拼角钢(1)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导线挂孔(5);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包括:挂点钢板(10)、两块高强钢板(2)、地线挂孔(8)和加劲板(6);挂点钢板(10)安装在原铁塔地线横担挂点结构(9)底部,两块高强钢板(2)均安装在原铁塔地线横担挂点结构(9)的两侧;高强钢板(2)上固定安装有两块加劲板(6);挂点钢板(10)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地线挂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拼角钢(1)包括两个L型角钢,L型角钢包括第一角钢架和第二角钢架;第一角钢架和第二角钢架固定连接;两个L型角钢的第二角钢架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导线挂孔(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钢板(2)包括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所述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两块高强钢板(2)的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间各固定焊接三块加劲板(6);所述一种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两块高强钢板(2)的第一直角边与第二直角边间各固定焊接有两块加劲板(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线输电铁塔导地线单改双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导线单改双挂点结构中,两块高强钢板(2)的第一直角边安装在原铁塔导线横担挂点结构(7)的两侧,两块高强钢板(2)的第二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于长城,韩文新,马云生,付铁栋,郭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