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39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包括污水处理箱,所述污水处理箱的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出水管和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密封套有圆形垃圾袋,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污水的过滤框以及使过滤框产生抖动的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含有过滤框、气缸的污水处理箱,将过滤框倾斜安装在污水处理箱的内部,让气缸带动过滤框绕着插销杆转动抖动,使污水充分过滤,同时防止滤渣堵塞滤水孔,排渣管上密封套有收集滤渣的圆形垃圾袋,以免污水产生的臭味直接弥散在空气中,从而影响环境。从而影响环境。从而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箱
,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处理箱用来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常用产品有:石英砂滤料、无烟煤滤料、聚合氯化铝、活性炭、蜂窝斜管填料、纤维球滤料、石榴石沙等聚丙烯酰胺产品简介,聚丙烯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050279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处理箱,包括污水处理箱、输送架和出料板,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焊接固定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一端贯穿污水处理箱延伸到外侧。该技术中,该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处理箱,在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与水平面呈30度夹角并延伸到污水处理箱外侧的输送架,将过滤网绕接在输送架两端设置的转轴上,使得过滤网在第一输送电机的驱动下为可输送提升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过滤网过滤的杂质可以自动输送提升到出料板上,通过出料板上的输送带输送出,实现了过滤网过滤杂质自动清理,并且出料板上还通过支撑架固定有毛刷,可以对过滤网表面进行刷洗,可防止过滤网堵塞,提高过滤网使用的稳定性。
[0004]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箱,结构简单,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中较大杂质的过滤网直接设置在污水处理箱内部,过滤网过滤的杂质需要人工清理,较为麻烦费力,其次有的拼接式得污水处理箱密封不够好,污水处理过程容易在空气中产生臭味,影响环境,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包括污水处理箱,所述污水处理箱的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出水管和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密封套有圆形垃圾袋,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污水的过滤框以及使过滤框产生抖动的气缸;
[0008]所述过滤框倾斜安装在污水处理箱内部,其尾端和污水处理箱的前后内壁连接,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和污水处理箱内顶壁连接,其活动和过滤框的前端连接,所述过滤框和进水管以及排渣管连通。
[0009]在具体使用时,现有的污水处理箱通过对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实现杂质分离,以便进行后续其他程序处理,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污水处理箱,结构简单,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中较大杂质的过滤网直接设置在污水处理箱内部,过滤网过滤的杂质需要人工清理,较为麻烦费力,其次有的拼接式得污水处理箱密封不够好,污水处理过程容易在空气中产生臭味,影响环境,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对生活污水进行初步的分离,该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包括一体式的污水处理箱,污水处理箱的顶部设有进水管,两侧面分别设有出水管和排渣管,其中排渣管上密封套有收集滤渣的圆形垃圾袋,以免污水产生的臭味直接弥散在空气中,由于排渣管出口端外壁上设有圈槽,可以将圆形垃圾袋通过皮筋或者垃圾桶固定用的夹子将圆形垃圾袋密封套在排渣管上收集滤渣;为了让过滤框的过滤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防止滤渣堵塞在过滤框的滤水孔中,在污水处理箱的顶部安装了气缸,并将过滤框倾斜安装在污水处理箱的内部,一方面是增加污水流通的路径,从分过滤,另一方面倾斜安装方便使过滤框产生抖动,过滤框的尾部通过插销座、插销杆的配合和污水处理箱(内部活动铰接,可以绕着插销杆活动,另一端通过连接块、铰链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让气缸带动过滤框绕着插销杆转动抖动,使污水充分过滤,同时防止滤渣堵塞滤水孔,充分过滤后的滤渣沿着排渣管口流通进同样倾斜安装的排渣管中,最后进入圆形垃圾袋,完成过滤。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框尾部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位于进水口中,所述过滤框的前端下部设有排渣管口,所述排渣管口位于排渣管中,所述过滤框的下部开设有滤水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排渣管口为半管状。
[0012]在具体使用时,为了能让排渣管口在排渣管中活动,将排渣管口设计为半管状。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铰链,所述过滤框的顶部设有连接块,所述铰链的一端和连接块连接,另一端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框为圆管状,其底面安装有两个插销座,两个所述插销座中安装有插销杆,所述插销杆的两端分别和污水处理箱的前后内壁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排渣管的出口端外壁上设有圈槽。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含有过滤框、气缸的污水处理箱,将过滤框倾斜安装在污水处理箱的内部,让气缸带动过滤框绕着插销杆转动抖动,使污水充分过滤,同时防止滤渣堵塞滤水孔,排渣管上密封套有收集滤渣的圆形垃圾袋,以免污水产生的臭味直接弥散在空气中,从而影响环境。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实施例中过滤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实施例中过滤框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视角二);
[0021]图5为本技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实施例中过滤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三);
[00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3]污水处理箱1、进水管101、出水管102、排渣管103、圈槽1031、过滤框104、进水口1041、插销座1042、插销杆1043、连接块1044、排渣管口1045、滤水孔1046、气缸105、铰链106、圆形垃圾袋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5]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6]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包括污水处理箱(1),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顶部设有进水管(101),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出水管(102)和排渣管(103),所述排渣管(103)上密封套有圆形垃圾袋(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污水的过滤框(104)以及使过滤框(104)产生抖动的气缸(105);所述过滤框(104)倾斜安装在污水处理箱(1)内部,其尾端和污水处理箱(1)的前后内壁连接,所述气缸(105)的固定端和污水处理箱(1)内顶壁连接,其活动和过滤框(104)的前端连接,所述过滤框(104)和进水管(101)以及排渣管(103)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104)尾部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1041),所述进水管(101)位于进水口(1041)中,所述过滤框(104)的前端下部设有排渣管口(10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兴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