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包括握把,所述握把一端连接工作盘,所述工作盘边侧设有4个固定卡台,所述工作盘一侧连接滑柱,所述滑柱内设有检测柱,所述检测柱与工作盘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工作盘上方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导管与滑柱内空腔连通,所述握把内设有压力腔,所述压力腔通过导管与检测柱下方空腔连通,所述检测柱下方空腔导管内设有单向阀,所述握把靠近工作盘边侧的通孔内设有复位拔台,所述工作盘外侧设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上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端部凹槽与检测柱上凸台配合,测试区域由传统的直线测验改为单位面积内测验,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检验数据更加直观,提高检测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检测用具
,具体是指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墙体分为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在特殊作用建筑内,还会有另外的用途,墙面的平整不仅使外观看上去清新整洁,还会对墙面粘贴家用物品或实验器具等方面起到重要影响。
[0003]在判断墙面的平整度上,传统方法是使用2米靠尺和塞尺来检查,该方法简单有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为麻烦,测试区为直线区域,需要多次反复测验才能够得到墙面平整度的具体情况,在每个空隙都需要塞尺测量,此过程较为耗时,操作过程也避免不了靠尺发生移动,进而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困难,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包括握把,所述的握把一端固定连接工作盘,所述的工作盘边侧设有4个固定卡台,所述的工作盘一侧固定连接滑柱,所述的滑柱内滑动设有检测柱,所述的检测柱与工作盘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的工作盘上方轴心处设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通过导管与滑柱内检测柱下方的空腔连通,所述的握把内设有压力腔,所述的压力腔通过导管与检测柱下方的空腔连通,所述的检测柱下方的空腔导管内设有单向阀,所述的握把靠近工作盘边侧的通孔内滑动设有复位拔台,所述的工作盘外侧设有定位框,所述的定位框上设有固定管,所述的固定管下方固定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与定位框上的孔旋转配合,所述的固定管内固定设有移动套管,所述的移动套管内滑动设有移动杆,所述的移动杆端部的凹槽与检测柱上圆柱状凸台插接旋转配合。
[0006]作为改进:所述的压力腔内设有滚珠,所述的复位拔台外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一端,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握把通孔内的挡台,所述的握把内设有出气导管,所述的出气导管连通外部与滚珠上部的压力腔,在准备阶段和实用完成复位阶段将压力腔内的高压气体排出。
[0007]作为改进:所述的握把1为透明材质,所述的握把1外部设有刻度线7,便于观察滚珠位置,能够精确滚珠移动的距离。
[0008]作为改进:所述的检测柱5顶部为球状,便于检测柱在墙面的滑行。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测试区域由传统的直线测验改为单位面积内测验,在墙面通过取几个测试点,能够得到整面墙的平整度情况,本技术操作简单,一个人双手就能完成检测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滚珠移动情况能够判断墙面
平整度,使得检验数据更加直观,通过定位框结构的设计,能够使检测仪与墙体保持垂直状态,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的剖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0014]如图所示:1、握把;2、工作盘;3、固定卡台;4、滑柱;5、检测柱;6、进气孔;7、刻度线;8、第一弹簧;9、单向阀;10、滚珠;11、压力腔;12、第二弹簧;13、复位拔台;14、出气导管;15、定位框;16、固定管;17、转轴;18、移动套管;19、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结合附图1及图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包括握把1,所述的握把1为透明材质,所述的握把1外部设有刻度线7,所述的握把1一端固定连接工作盘2,所述的工作盘2边侧设有4个固定卡台3,所述的工作盘2一侧固定连接滑柱4,所述的滑柱4内滑动设有检测柱5,所述的检测柱5顶部为球状,所述的工作盘2外侧设有定位框15,所述的定位框15上设有固定管16,所述的固定管16下方固定连接转轴17,所述的转轴17与定位框15上的孔旋转配合,所述的固定管16内固定设有移动套管18,所述的移动套管18内滑动设有移动杆19,所述的移动杆19端部的凹槽与检测柱5上圆柱状凸台插接旋转配合。
[0017]结合附图1及图2所示,所述的检测柱5与工作盘2通过第一弹簧8连接,所述的工作盘2上方轴心处设有进气孔6,所述的进气孔6通过导管与滑柱4内检测柱5下方的空腔连通,所述的握把1内设有压力腔11,所述的压力腔11内设有滚珠10,所述的压力腔11通过导管与检测柱5下方的空腔连通,所述的检测柱5下方的空腔导管内设有单向阀9,所述的握把1靠近工作盘2边侧的通孔内滑动设有复位拔台13,所述的复位拔台13外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2一端,第二弹簧12另一端连接握把1通孔内的挡台,所述的握把1内设有出气导管14,所述的出气导管14连通外部与滚珠10上部的压力腔11,图示仅为示意图,实际使用中,滑柱4内侧空腔较大,握把1内部的压力腔11较为纤细,在检测柱5上下移动1.5mm距离时能够观察到滚珠10移动。
[0018]结合附图3及图4所示,图中虚线区域为墙体质量检测仪检测工作区域,组装状态下,检测柱5头部略低于定位框15底部。
[0019]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准备阶段:将定位框放到检测墙面上,将检测仪插接到定位框上的移动杆上,此时检测柱头部与墙面贴合,此时检测柱部分深入滑柱内,观察此时滚珠位置,用手拿着握把移动检测仪,使滚珠上侧压力腔充气使滚珠在0刻度线以上正值区域,随后拔动复位拔台,使滚珠移动到0刻度线处;实施阶段:移动握把使工作盘在检测区域内移动,此时定位框上的移动套管及移动杆跟随转动和移动,在不干扰工作盘移动下,使检测柱与墙面保持垂直,在凹凸不平的墙面下,紧贴墙面的检测柱会在滑柱内做活塞运动,当检测柱上移时,内部空腔形成负压将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单管、单向阀进入到滑柱空腔
内,当检测柱下移使空腔内形成正压,将空气通过单向阀、导管进入到压力腔内,使滚珠上下两侧的气压不一致,推动滚珠下移,在工作盘移动过程中会重复此过程,最终读取滚珠所在刻度线的数据,判断墙体平整度的情况;使用完成后,拔动复位拔台,使压力腔与出气导管连通,使滚珠上方的高压气体排出,滚珠下方压力腔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滚珠,最终滚珠上下的气压达到平衡。
[0020]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墙体质量检测仪,包括握把(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把(1)一端固定连接工作盘(2),所述的工作盘(2)边侧设有4个固定卡台(3),所述的工作盘(2)一侧固定连接滑柱(4),所述的滑柱(4)内滑动设有检测柱(5),所述的检测柱(5)与工作盘(2)通过第一弹簧(8)连接,所述的工作盘(2)上方轴心处设有进气孔(6),所述的进气孔(6)通过导管与滑柱(4)内检测柱(5)下方的空腔连通,所述的握把(1)内设有压力腔(11),所述的压力腔(11)通过导管与检测柱(5)下方的空腔连通,所述的检测柱(5)下方的空腔导管内设有单向阀(9),所述的握把(1)靠近工作盘(2)边侧的通孔内滑动设有复位拔台(13),所述的工作盘(2)外侧设有定位框(15),所述的定位框(15)上设有固定管(16),所述的固定管(16)下方固定连接转轴(17),所述的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欣,谢云成,顾洪波,苏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姜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