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式动力烟道钣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21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烟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顶式动力烟道钣金组件,包括收集箱、空气连接套筒、烟道连接套筒、收集箱烟道管、内烟道管、底部挡风板、挡风板管道、外壳、外排气罩、外排气罩支架、第一顶部挡风板、第二顶部挡风板、外顶罩圈、顶部进气罩支架、顶部进气口盖、挡水环、顶部进气环、顶部护罩环、顶部护罩板以及风箱。本装置结构紧凑,同时带有强制排烟和新鲜空气进入的功能,安装便捷,通过在烟道的顶部安装有风箱,能够使风箱用烟道的侧部强制排出废气,不受排烟管直径的限制。不受排烟管直径的限制。不受排烟管直径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顶式动力烟道钣金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动力烟道
,具体涉及一种屋顶式动力烟道钣金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危机越来越被人关注,冬季取暖人们试图最大限度地使用最便宜最有效的燃料。因此,用燃气壁炉取暖更兴旺了,并已悄然进入中国家庭。一直以来,如何在燃气壁炉废气排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损失,同时又能充分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是壁炉生产厂商共同致力研究的课题。目前,北美和欧洲的壁炉生产厂商通常采用的废气排放系统为直排式,如公开号为US4793322 的美国专利,它是具有直排式排气系统的结构,它包含双层烟管和与双层烟管外层连同的环形通道,双层烟管外层的环行通道是新鲜空气通道,主要是把外部新鲜空气供给燃烧器;双层烟管的内层管道用于排放废气到外部环境(室外)。这种结构可以利用双层烟管的内层废气排放过程中散发的热量预热通过双层烟管外层的新鲜空气。这种直排式排气系统的结构虽减少了一定的热量损失,但这种排风方式由于排烟风速较小,易受外界自然风的气压、风速和风向以及垂直向上烟管的长度与抽力的影响,有时会造成废气排放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式动力烟道钣金组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顶式动力烟道钣金组件,包括收集箱、空气连接套筒、烟道连接套筒、收集箱烟道管、内烟道管、底部挡风板、挡风板管道、外壳、外排气罩、外排气罩支架、第一顶部挡风板、第二顶部挡风板、外顶罩圈、顶部进气罩支架、顶部进气口盖、挡水环、顶部进气环、顶部护罩环、顶部护罩板以及风箱;所述空气连接套筒与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烟道管从所述收集箱穿过与收集箱下部的所述烟道连接筒连接,所述收集箱烟道管固定在所述收集箱的上部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内烟道管位于所述收集箱烟道管的内部,所述收集箱烟道管的上部与所述挡风板管道连接,所述挡风板管道的上部与所述底部挡风板连接,所述风箱的底部通过风箱支架与所述底部挡风板连接,所述内烟道管的上部与所述风箱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外壳套在所述风箱的外部,外壳上带有开口,与风箱的出气口连接,外壳通过螺栓与所述底部挡风板连接,所述外排气罩套在所述外壳的外部并通过所述外排气罩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外排气罩上设有与外壳上开口对应的方孔,在方孔的外侧设有保护罩;所述第二顶部挡风板与所述外排气罩支架的上部连接,第一顶部挡风板位于第二顶部挡风板的上部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外顶罩圈通过所述顶部进气罩支架与所述顶部进气口盖连接,所述挡水环固定在所述顶部进气口盖上,所述顶部进气环固定在所述顶部进气口盖的内孔上方,所述顶部护罩环固定在所述顶部护罩板的下方,所述顶部护罩板与所述顶部进气罩支架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顶部进气罩支架由依次连接第一连接片、横向连接片、竖向连接片和
第二连接片组成,其中第一连接片和竖向连接片的方向相同且竖向连接片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片的长度,第二连接片垂直于竖向连接片,第一连接片通过螺栓与所述外顶罩圈连接,挡水环的环周一体成型若干个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横向连接片连接,横向连接片通过螺栓与所述顶部进气口盖连接,第二连接片与所述顶部护罩板通过螺栓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保护罩两侧向内折弯并形成四个支腿,支腿通过螺栓与所述外排气罩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顶部挡风板、第二顶部挡风板的结构相同,分别由两部分扣合而成,二者的外径与底部挡风板的外径相同。
[0008]优选地,所述外排气罩与所述底部挡风板和第二顶部挡风板之间留有间隙,且外排气罩的外径分别小于所述底部挡风板和第二顶部挡风板的外径。
[0009]优选地,所述顶部进气环的直径小于顶部护罩环的直径,顶部护罩环的直径小于挡水环的直径。
[0010]优选地,所述顶部护罩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挡水环的外径。
[0011]优选地,顶部护罩板的外径小于外顶罩圈的内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紧凑,同时带有强制排烟和新鲜空气进入的功能,安装便捷,通过在烟道的顶部安装有风箱,能够使风箱用烟道的侧部强制排出废气,不受排烟管直径的限制,排烟的风速可以控制,也可以随意提高排烟风速,不受外界自然风的气压、风速和风向的影响,独特的结构在能够防雨的同时,也能够时地吸入新鲜空气,因此使炉顶、外壳和烟管外层的温度降低50%以上,符合消防要求,使用户使用壁炉更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方向的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去除外壳和外排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顶部进气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中去除外排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7所示,一种屋顶式动力烟道钣金组件,包括收集箱1、空气连接套筒2、烟道连接套筒3、收集箱烟道管4、内烟道管5、底部挡风板6、挡风板管道7、外壳8、外排气罩9、外排气罩支架10、第一顶部挡风板11、第二顶部挡风板12、外顶罩圈13、顶部进气罩支架14、顶部进气口盖15、挡水环16、顶部进气环17、顶部护罩环18、顶部护罩板19以及风箱20。
[0022]所述空气连接套筒与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烟道管从所述收集箱穿过与收集箱下部的所述烟道连接筒连接,所述收集箱烟道管固定在所述收集箱的上部并与其内部连通,新鲜的空气经由收集箱烟道管、收集箱和空气连接套筒排入到壁炉内。
[0023]所述内烟道管位于所述收集箱烟道管的内部,内烟道用于向外部排烟气,所述收集箱烟道管的上部与所述挡风板管道连接,所述挡风板管道的上部与所述底部挡风板连接,所述风箱的底部通过风箱支架21与所述底部挡风板连接,所述内烟道管的上部与所述风箱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外壳套在所述风箱的外部,外壳上带有开口22,与风箱的出气口连接,外壳通过螺栓与所述底部挡风板连接,所述外排气罩套在所述外壳的外部并通过所述外排气罩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外排气罩上设有与外壳上开口对应的方孔,在方孔的外侧设有保护罩23,所述保护罩两侧向内折弯并形成四个支腿28,支腿通过螺栓与所述外排气罩连接。风箱内带有风机,通过风机将内烟道管内的烟气强制吸入并通过外壳上的开口排出,外排气罩围绕在外壳的周围,烟气从外壳的开口处进入到外排气罩内,一部分从周围排出,另一部分从方孔处排出。
[0024]为了能够使新鲜空气进入,本技术还设置了新风送入通道结构,所述第一顶部挡风板、第二顶部挡风板的结构相同,分别由两部分扣合而成,二者的外径与底部挡风板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顶部挡风板与所述外排气罩支架的上部连接,第一顶部挡风板位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式动力烟道钣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空气连接套筒、烟道连接套筒、收集箱烟道管、内烟道管、底部挡风板、挡风板管道、外壳、外排气罩、外排气罩支架、第一顶部挡风板、第二顶部挡风板、外顶罩圈、顶部进气罩支架、顶部进气口盖、挡水环、顶部进气环、顶部护罩环、顶部护罩板以及风箱;所述空气连接套筒与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烟道管从所述收集箱穿过与收集箱下部的所述烟道连接筒连接,所述收集箱烟道管固定在所述收集箱的上部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内烟道管位于所述收集箱烟道管的内部,所述收集箱烟道管的上部与所述挡风板管道连接,所述挡风板管道的上部与所述底部挡风板连接,所述风箱的底部通过风箱支架与所述底部挡风板连接,所述内烟道管的上部与所述风箱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外壳套在所述风箱的外部,外壳上带有开口,与风箱的出气口连接,外壳通过螺栓与所述底部挡风板连接,所述外排气罩套在所述外壳的外部并通过所述外排气罩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外排气罩上设有与外壳上开口对应的方孔,在方孔的外侧设有保护罩;所述第二顶部挡风板与所述外排气罩支架的上部连接,第一顶部挡风板位于第二顶部挡风板的上部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外顶罩圈通过所述顶部进气罩支架与所述顶部进气口盖连接,所述挡水环固定在所述顶部进气口盖上,所述顶部进气环固定在所述顶部进气口盖的内孔上方,所述顶部护罩环固定在所述顶部护罩板的下方,所述顶部护罩板与所述顶部进气罩支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建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海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