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镜镀膜,包括多膜层,其中所述多膜层波长为c,且c的波长为780nm以上,所述多膜层包括多个依次交替堆叠的膜层A和膜层B。一种瞄准镜,包括:一镜片,所述镜片上设有所述多膜层。与现有技术相比,设有该透镜镀膜的瞄准镜能够满足用户昼夜间使用。镜镀膜的瞄准镜能够满足用户昼夜间使用。镜镀膜的瞄准镜能够满足用户昼夜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镜镀膜以及一种具有该透镜镀膜的瞄准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透镜镀膜以及一种具有该透镜镀膜的瞄准镜。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白光瞄准镜的透镜镀膜主要针对白天人眼可见的光波段进行降低反射率从而提高透过率,该镀膜光谱带宽一般为380
‑
780NM,其虽有效提高瞄准镜在白光下的透过率和清晰度,但是在夜晚没有白光照明情况下,由于瞄准镜上的透镜镀膜在近红外和远红外的光波段没有做相应地镀膜减反处理,其透过率和清晰度将大幅降低,给用户在夜间有红外光源照明情况下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镜镀膜以及一种具有该透镜镀膜的瞄准镜。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透镜镀膜,包括多膜层,其中所述多膜层波长为c,且c的波长为 780nm以上,所述多膜层包括多个依次交替堆叠的膜层A和膜层B。
[0006]作为优选,所述多膜层波长为780nm≤c≤1200nm。
[0007]作为优选,所述膜层A厚度为6nm
‑
80nm,所述膜层B厚度为10nm
‑ꢀ
110nm。
[0008]作为优选,所述膜层A为五氧化三钛层,所述膜层B为氟化镁层。
[0009]作为优选,所述膜层A和所述膜层B各设有5个,所述膜层A分别为一膜层a1、一膜层a2、一膜层a3、一膜层a4以及一膜层a5,所述膜层B分别为一膜层b1、一膜层b2、一膜层b3、一膜层b4以及一膜层b5。
[0010]作为优选,所述膜层a1的厚度为6.61nm,所述膜层a2的厚度为 20.77nm,所述膜层a3的厚度为38.82nm,所述膜层a4的厚度为78.75nm,所述膜层a5的厚度为24.08nm,所述膜层b1的厚度为52.05nm,所述膜层b2的厚度为35.42nm,所述膜层b3的厚度为10.22nm,所述膜层b4的厚度为 20.18nm,所述膜层b5的厚度为107.42nm。
[0011]一种具有所述透镜镀膜的瞄准镜,包括:一镜片,所述镜片上设有所述多膜层。
[0012]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改变透镜镀膜的光谱带宽以及反射率,实现瞄准镜在白光环境下和夜晚有红外照明情况下的清晰度和透过率,使瞄准镜不仅能在白天使用,也能在有红外光源的夜晚高清成像,提高了瞄准镜昼夜间的使用效果和体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述透镜镀膜的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所述透镜镀膜叠加后的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所述透镜镀膜的曲线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所述瞄准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9]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端部”、“前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透镜镀膜,包括多膜层1,其中多膜层1波长为c,且c 的波长为780nm以上,具体地,多膜层1波长为780nm≤c≤1200nm;多膜层1 包括多个依次交替堆叠的膜层A和膜层B,在本实施例中,膜层A为五氧化三钛层,膜层B为氟化镁层,且膜层A厚度为6nm
‑
80nm,膜层B厚度为10nm
‑ꢀ
110nm,膜层A用于增加光谱带宽,膜层B用于降低反射率。
[0022]如图2和图3所示,膜层A和膜层B各设有5个,膜层A分别为一膜层 a1、一膜层a2、一膜层a3、一膜层a4以及一膜层a5,膜层B分别为一膜层 b1、一膜层b2、一膜层b3、一膜层b4以及一膜层b5。其中,膜层a1的厚度为6.61nm,膜层a2的厚度为20.77nm,膜层a3的厚度为38.82nm,膜层a4的厚度为78.75nm,膜层a5的厚度为24.08nm,膜层b1的厚度为52.05nm,膜层 b2的厚度为35.42nm,膜层b3的厚度为10.22nm,膜层b4的厚度为 20.18nm,膜层b5的厚度为107.42nm,通过堆积叠加后,能有效将透镜镀膜光谱带宽从380NM
‑
780NM提高至380NM
‑
1200NM的厚度,还降低全波段范围内的反射率,提高全波段范围内的透过率。
[0023]如图4所示,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透镜镀膜的瞄准镜,其包括:一镜片2,镜片2上设有多膜层1,通过在镜片2上设有透镜镀膜,保证瞄准镜在白光环境和夜晚有红外照明环境下的清晰度和透过率,以使瞄准镜不仅适应于白天,还能在有红外光源的夜晚高清成像,提高了瞄准镜昼夜之间的使用效果和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
[0024]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0025]通过改变透镜镀膜的光谱带宽以及反射率,实现瞄准镜在白光环境下和夜晚有红外照明情况下的清晰度和透过率,使瞄准镜不仅能在白天使用,也能在有红外光源的夜晚高清成像,提高了瞄准镜昼夜间的使用效果和体验。
[0026]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镀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膜层,其中所述多膜层波长为c,且c的波长为780nm以上,所述多膜层包括多个依次交替堆叠的膜层A和膜层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镜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膜层波长为780nm≤c≤12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镜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A厚度为6nm
‑
80nm,所述膜层B厚度为10nm
‑
11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镜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A为五氧化三钛层,所述膜层B为氟化镁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镜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A和所述膜层B各设有5个,所述膜层A分别为一膜层a1、一膜层a2、一膜层a3、一膜层a4以及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郭新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