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7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包括防护件和套件,防护件的材质采用透明PVC和硅胶,套件固定在防护件的一端,套件内设有套孔,防护件内设有放置孔,放置孔与套孔的相连通,放置孔的口径比套孔的口径较大,防护件的形状采用喇叭状,放置孔从靠近至远离套孔的口径逐渐增大,放置孔内壁设有棉布层,防护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边长连接防护件的两端,防护件的外壁设有绑带,绑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开口的一边,绑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在第一开口的另一边。婴幼儿穿戴舒适,同时减小伤口的感染率,陪护人员无需时刻看守伤口敷料情况,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员的工作强度。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在多并指畸形术后,婴幼儿的伤口需要用敷料包扎,而婴幼儿喜欢活动手指,手指活动过多容易摩擦伤口,导致敷料脱落和弄脏,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0003]大多数婴幼儿有吮吸手指的坏习惯,导致敷料潮湿,容易造成伤口感染,家长需要监管婴幼儿,时刻关注伤口情况,及时阻止婴幼儿吮吸手指,防止敷料脱落和弄脏,家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婴幼儿。
[0004]一些陪护人员会将纸杯绑在衣服袖口处固定,使婴幼儿的手掌约束在纸杯内,从而防止造成伤口感染。
[0005]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有:
[0006]一、纸杯会妨碍婴幼儿穿脱衣服,降低穿脱衣服的速度。
[0007]二、纸杯外壁容易受压后容易破损,需要经常更换纸杯,增加陪护人员的工作量。
[0008]三、纸杯通常一次性使用后丢弃,纸杯消耗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婴幼儿穿戴舒适,同时减小伤口的感染率,陪护人员不需要时刻看守伤口敷料情况,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满意度。
[0010]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包括防护件和套件,防护件的材质采用透明PVC和硅胶,套件固定在防护件的一端,套件内设有套孔,防护件内设有放置孔,放置孔与套孔的相连通,放置孔的口径比套孔的口径较大,防护件的形状采用喇叭状,放置孔从靠近至远离套孔的口径逐渐增大,放置孔内壁设有棉布层,防护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边长连接防护件的两端,防护件的外壁设有绑带,绑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开口的一边,绑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在第一开口的另一边,防护件环绕在婴幼儿手掌的外周,套件环绕在婴幼儿手腕的外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一、采用本技术的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婴幼儿的手掌从套孔伸至放置孔内,放置孔能够提供婴幼儿手掌充足的活动空间,婴幼儿的手掌不会感到拥挤,穿戴舒适。
[0014]二、医务人员透过防护件能够随时观察婴幼儿手指端部血液循环情况。
[0015]三、防护件阻挡外界接触婴幼儿手掌上的敷料,防止敷料脱落和弄脏,棉布层能够保持敷料洁净,减小伤口的感染率,减少更换敷贴的频次。
[0016]四、防护件通过拉动绑带能够调节放置孔口径大小,使放置孔适用不同体型的婴幼儿手掌。
[0017]五、绑带撕开后能够继续使用,防护件反复使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0018]六、陪护人员不需要时刻看守伤口敷料情况,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满意度。
[0019]优选的,防护件的内壁设有置指槽,置指槽设于放置孔靠近套孔的一边,置指槽的口径大于婴幼儿大拇指的内径,置指槽内放置婴幼儿大拇指。置指槽提供婴幼儿大拇指充足的活动空间,使婴幼儿的手掌不会感到拥挤,进一步提高婴幼儿穿戴的舒适感。
[0020]优选的,防护件与套件一体成型,套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边长连接套件的两端,套件的外壁设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开口的一边,固定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在第二开口的另一边,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位于同侧且相连接。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同时打开后,婴幼儿手掌较容易放入放置孔内,提高穿戴速度;固定带能够加强第二开口两边的固定,防止第二开口被打开。
[0021]优选的,套件连接防护件的套孔边划分为合边、离边,合边与放置孔边相固定,离边与放置孔边不固定。防套件能够防止保护套脱落。
[0022]优选的,套件外侧设有收束带,收束带环绕在套件的外周,收束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当收束带挤压套件时,套件发生形变,套孔的口径减小。医护人员拉动收束带使婴幼儿手腕夹固在套孔内,加强保护套位置的固定,防止保护套脱落。
[0023]优选的,套件的外壁设有若干固定环,若干固定环围绕套件外周一圈均匀间隔排列设置,收束带依次穿过所有的固定环。固定环对收束带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收束带脱离套件,使收束带达到收紧套孔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中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实施例1中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的侧视图。
[0026]图3为实施例1中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的剖面图。
[0027]图4为实施例2中第一开口打开时,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实施例3中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的侧视图。
[0029]图6为实施例3中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的剖面图。
[0030]附图标记:1、防护件;10、放置孔;11、置指槽;12、棉布层;13、绑带;14、魔术贴;2、套件;20、套孔;21、固定带;3、收束带;30、固定环;31、合边;32、离边;4、延伸口;41、第一开口;42、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所示的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包括防护件1和套件2,防护件1的材质采用透明PVC和硅胶,套件2固定在防护件1的一端,套件2内设有套孔20,防护件1内
设有放置孔10,放置孔10与套孔20的相连通,放置孔10的口径比套孔20的口径较大,防护件1的形状采用喇叭状,放置孔10从靠近至远离套孔20的口径逐渐增大,放置孔10内壁设有棉布层12,防护件1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41,第一开口41的边长连接防护件1的两端,防护件1的外壁设有绑带13,绑带1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开口41的一边,绑带13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14连接固定在第一开口41的另一边,防护件1环绕在婴幼儿手掌的外周,套件2环绕在婴幼儿手腕的外周。婴幼儿的手掌从套孔20伸至放置孔10内,放置孔10能够提供婴幼儿手掌充足的活动空间,婴幼儿的手掌不会感到拥挤,穿戴舒适。防护件1阻挡外界接触婴幼儿手掌上的敷料,防止敷料脱落和弄脏,棉布层12能够保持敷料洁净,减小伤口的感染率,减少更换敷贴的频次。陪护人员不需要时刻看守伤口敷料情况,减轻陪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满意度。医务人员透过防护件1能够随时观察婴幼儿手指端部血液循环情况。
[0034]其中,防护件1通过拉动绑带13能够调节放置孔10口径大小,使放置孔10适用不同体型的婴幼儿手掌。绑带13撕开后能够继续使用,防护件1反复使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0035]参考图3,防护件1的内壁设有置指槽11,置指槽11设于放置孔10靠近套孔20的一边,置指槽11的口径大于婴幼儿大拇指的内径,置指槽11内放置婴幼儿大拇指。置指槽11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件(1)和套件(2),所述防护件(1)的材质采用透明PVC和硅胶,所述套件(2)固定在所述防护件(1)的一端,套件(2)内设有套孔(20),所述防护件(1)内设有放置孔(10),所述放置孔(10)与所述套孔(20)的相连通,所述放置孔(10)的口径比所述套孔(20)的口径较大,所述防护件(1)的形状采用喇叭状,所述放置孔(10)从靠近至远离所述套孔(20)的口径逐渐增大,放置孔(10)内壁设有棉布层(12),所述防护件(1)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41),所述第一开口(41)的边长连接所述防护件(1)的两端,所述防护件(1)的外壁设有绑带(13),所述绑带(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开口(41)的一边,绑带(13)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14)连接固定在第一开口(41)的另一边,所述防护件(1)环绕在婴幼儿手掌的外周,所述套件(2)环绕在婴幼儿手腕的外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1)的内壁设有置指槽(11),所述置指槽(11)设于所述放置孔(10)靠近套孔(20)的一边,置指槽(11)的口径大于婴幼儿大拇指的内径,所述置指槽(11)内放置婴幼儿大拇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多并指畸形术后专用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袁聪裘江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