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4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注泵,包括储液器和输注泵体,所述储液器和输注泵体装配后可以IPX8等级防水,储液器和输注泵体之间有密封圈;输注泵上壳体和输注泵下壳体中间设有密封圈,用螺丝固定装配后可以防水;输注泵体低顶面中心设有套筒,套筒和输注泵壳体之间有密封圈;储液器内有活塞,活塞和储液器内壁间有密封圈,可以防止液体溢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注泵防水性能优异,方便患者佩戴使用。方便患者佩戴使用。方便患者佩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注泵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输注泵。

技术介绍

[0002]输注泵是一种在规定的时间给予规定量值的药物的医疗器材,它实现了药物的补充,可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输注泵,防水性能好,方便患者使用。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注泵,包括储液器和输注泵体,所述储液器和输注泵体整体均为L型,输注泵体设有套筒,储液器设有开口,输注泵体与开口里侧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0005]可选地,所述套筒外侧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输注泵体与开口里侧的内壁之间通过该第一密封件实现所述密封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输注泵体包括输注泵下壳体组件和输注泵上壳体组件,其中:所述输注泵上壳体组件和输注泵下壳体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为设于输注泵下壳体与输注泵上壳体的对接面的密封圈。
[0008]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与输注泵下壳体一体注塑成型。
[0009]可选地,所述输注泵上壳体与输注泵下壳体通过螺丝连接。
[0010]可选地,输注泵上壳体设有套筒安装孔口,所述套筒与输注泵上壳体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
[0011]可选地,所述套筒与套筒安装孔口相连接的部位设有凹槽,所述第三密封件为位于凹槽内的密封圈。
[0012]可选地,所述套筒与输注泵上壳体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储液器的开口内侧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开口里侧的内壁之间通过第四密封件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第四密封件为设于活塞外侧的O型圈。
[0015]可选地,所述输注泵下壳体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输注泵下壳体内侧设有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覆盖在所述透气孔上。
[0016]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输注泵的输注泵体设有套筒,储液器设有开口,输注泵体与开口里侧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本技术实现了储液器与输注泵体的套筒连接部位的密封,防水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现在将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参考附
图来描述本技术,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输注泵卡轨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输注泵卡轨连接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输注泵卡轨连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输注泵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输注泵体的分解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输注泵体上下壳体连接的断面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套筒安装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套筒连接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储液器的分解图;
[0028]图1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活塞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输注泵下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输注泵下壳体组件的背面图。
[0032]图中:1

储液器,2

输注泵体,3

输注泵上壳体组件,31

输注泵上壳体,4

输注泵下壳体组件,41

输注泵下壳体,411

对接面,412

透气孔,5

第一密封件,6

套筒,61

凹槽,7

第二密封件,71

弧形部,8

第三密封件,9

第四密封件,10

活塞,11

内壁,12

防水透气膜,13

螺丝,14

输注泵体低顶面,15

储液器底面,16

套筒安装孔口,17

输注泵体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输注泵防水性能优异,满足了使用要求,以下具体加以说明。
[0034]如图1至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输注泵,包括储液器1和输注泵体2,储液器1和输注泵体2整体均为L型,输注泵体低顶面14中心设有套筒6,储液器底面15设有开口,输注泵体低顶面14与开口里侧的内壁11之间密封连接。图10、图11示出了储液器1的L型形状。
[0035]套筒6外侧设有第一密封件5,第一密封件5为密封圈;输注泵体低顶面14与内壁11之间通过该第一密封件5实现该密封连接。
[0036]储液器的导轨和输注泵体的导轨互相咬合后,向下推动储液器1,到达最低端后,储液器1的内壁11挤压密封圈,导致密封圈变形,完成装配,如图3所示。图4为装配好后密封圈的剖面状态。
[0037]输注泵体2包括输注泵上壳体组件3和输注泵下壳体组件4,其中:输注泵上壳体组件3和输注泵下壳体组件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7。输注泵下壳体41具有与输注泵上壳体31相对接的对接面411,第二密封件7为设于该对接面411的密封圈。对接面411上注塑了一周密封圈,该对接面411中包括一段弧形部71,弧形部71与对接面411相适应,对接面411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对接面411不是平面使连接更牢固,也与下壳体边缘的倾角相适应。上下壳体扣紧后用螺钉固定,密封圈的横截面如图6所示,螺钉使得上下壳体互相挤压达到密封。
[0038]输注泵上壳体31设有套筒安装孔口16,套筒6与输注泵上壳体31之间设有第三密
封件8。
[0039]套筒6与套筒安装孔口16相连接的部位设有凹槽61,第三密封件8为位于凹槽61内的密封圈。套筒6与输注泵上壳体31之间通过螺丝13连接。
[0040]把密封圈套在图7所示的套筒6上,然后把套筒6插入输注泵半成品上,向输注泵体底面17方向安装,密封圈装配在凹槽61内,和输注泵的半成品压住,完成装配,从而实现密封。剖面图如图9所示,可以看到密封圈的剖面状态。
[0041]储液器1的开口内侧设有活塞10,活塞10与开口里侧的内壁11之间通过第四密封件9连接。第四密封件9为设于活塞10外侧的密封圈9,可采用O型圈。
[0042]带着密封圈9的活塞10装入储液器1中,活塞10可以在储液器1中被螺杆推动,把输注液挤出,密封圈9被活塞10和储液器内壁11挤压变形,完成密封。密封圈9的剖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注泵,包括储液器(1)和输注泵体(2),其特征在于,输注泵体(2)设有套筒(6),储液器(1)设有开口,输注泵体套筒与储液器开口里侧的内壁(11)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输注泵体(2)包括输注泵上壳体组件(3)和输注泵下壳体组件(4),其中:所述输注泵上壳体组件(3)和输注泵下壳体组件(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外侧设有第一密封件(5),所述第一密封件(5)为密封圈;所述输注泵体与储液器内壁(11)之间通过该第一密封件(5)实现所述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7)为设于输注泵下壳体(41)与输注泵上壳体(31)的对接面(411)的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与输注泵下壳体(41)一体注塑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注泵上壳体(31)与输注泵下壳体(41)通过螺丝连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注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贵宋哲
申请(专利权)人:微泰医疗器械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