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机底座及泡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3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泡机底座及泡泡机,其中泡泡机底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控制盒壳体。第一壳体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安装部;第二壳体一端与第一壳体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对接;控制盒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外侧,控制盒壳体靠近安装部的一端与安装部之间设置有插接结构,控制盒壳体远离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件,安装件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配合夹持安装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泡泡机底座,能够使控制盒壳体装配更简单,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泡机底座及泡泡机


[0001]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泡机底座及泡泡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种泡泡机,其控制盒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机座外壳上,装配过程中,需要拧紧多个螺栓,装配过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泡泡机底座,能够使控制盒壳体装配更简单,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泡泡机底座的泡泡机。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泡泡机底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控制盒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第二壳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对接;所述控制盒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所述控制盒壳体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控制盒壳体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配合夹持所述安装件。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泡泡机底座,至少具有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泡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0),所述第一壳体(100)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安装部(110);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二壳体(200)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00)远离所述安装部(110)的一端对接;控制盒壳体(30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外侧,所述控制盒壳体(300)靠近所述安装部(11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110)之间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控制盒壳体(300)远离所述安装部(110)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件(320),所述安装件(32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之间,且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相互配合夹持所述安装件(3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泡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插接柱(310)及至少一个插槽(111),所述插接柱(310)与所述插槽(111)其中之一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10),另一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壳体(300)靠近所述安装部(110)的一端,所述插接柱(310)一一对应地插设于所述插槽(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泡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20)与所述第一壳体(100)或所述第二壳体(200)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泡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20)开设有卡接孔(321),所述第一壳体(100)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二壳体(200)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柱(210),所述卡接柱(210)插设于所述卡接孔(3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泡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0)上端,所述控制盒壳体(300)上端通过插接结构插接于所述安装部(110),所述控制盒壳体(300)左右两侧壁与所述第一壳体(100)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兴黄果刘海瑜戴强顺戴强飞刘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洁星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