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11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7
提供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检测装置具备:第一检测部,其对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检测;以及第二检测部,其对正在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两端部进行检测。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两端部进行检测。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两端部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专利第413370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图像形成部,其用于进行图像形成;纸张翻转部,其用于进行双面印刷;引导单元,其用于在所述纸张翻转部保持纸张的位置;以及纸张位置保持单元,在对纸张输送方向上的纸长比所述纸张翻转部内的输送路径长更长的纸张进行了走纸输送的情况下,从纸张整体被收纳于所述输送路径而输送动作停止且纸张后端到达翻转开始位置的时刻起,利用所述引导单元继续保持纸张的位置,在能够进行下一个图像形成动作的时刻结束所述保持而释放纸张。
[0003]在日本特开2017

11465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片材长度测定装置,其具有:旋转体,其与片材接触并进行旋转;测定机构,其测定所述旋转体的旋转量;以及位置检测机构,其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所述片材长度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机构具有排列设置有多个检测部件的检测部件列,所述位置检测机构跨越所述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侧端而配置,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设置得倾斜,根据由所述测定机构测定出的所述旋转体的旋转量和由所述位置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所述片材的端部位置来测定所述片材的片材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与对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检测并根据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而对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介质的长度进行估计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对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介质的两端部的位置进行检测。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其具备:第一检测部,其对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检测;以及第二检测部,其对正在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两端部进行检测。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具有:输送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以及抵接部,其相对于所述输送部设置于输送方向下游侧,并与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前端抵接,所述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所述抵接部设置于输送方向下游侧。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所述第二检测部被分割为检测所述介质的正交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部分和检测另一端部的部分,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正交方向上对置。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在所述正交方向上分割配置的所述第二检测部的至少一个检测部检测所述介质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具备供所述介质的前端抵接的抵接部,所述第一检测部相对于所述抵接部设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所述第一检测部具有:前端检测部,其检测正在被输送的
介质的前端部;以及后端检测部,其具有沿着所述输送方向配置的多个检测元件,检测所述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后端部,该后端检测部的配置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前端检测部之间的距离比最大尺寸的介质的输送方向长度短。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案,所述第一检测部具有两组在输送方向上观察时重叠配置的所述前端检测部和所述后端检测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案,所述输送部以比所述前端检测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处的输送速度慢且恒定的输送速度输送介质,所述前端检测部和所述后端检测部分别检测处于被所述输送部输送的状态下的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具备上游侧输送部,所述上游侧输送部能够向夹持所述介质的夹持位置和与所述介质分离的分离位置移动,在位于所述夹持位置的状态下输送所述介质,并且相对于所述输送部配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所述前端检测部和所述后端检测部分别在所述上游侧输送部位于所述分离位置的状态下检测所述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案,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包含:检测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步骤;以及检测正在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步骤。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包含:检测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步骤;以及检测正在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步骤。
[0016](效果)
[0017]根据所述第一方案,能够高精度地对输送中的介质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介质的两端部的位置进行检测。
[0018]根据所述第二方案,与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抵接部被设置在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第二检测部对介质的两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精度。
[0019]根据所述第三方案,与第二检测部不被分割而由从介质的正交方向的一端部侧朝向另一端部侧延伸的单个检测部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在介质中的正交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检测中所不需要的区域配置检测部。
[0020]根据所述第四方案,与相对于第二检测部另外配置对介质的正交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0021]根据所述第五方案,与第一检测部相对于抵接部而被设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由第一检测部进行检测时对被抵接部调整过姿态的介质的影响。
[0022]根据所述第六方案,与后端检测部中的被配置于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检测元件与前端检测部之间的距离比最大尺寸的介质的输送方向长度长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检测装置按照输送方向长度小型化。
[0023]根据所述第七方案,与配置一组从输送方向观察时重叠配置的前端检测部和后端检测部的情况相比,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检测精度高。
[0024]根据所述第八方案,与前端检测部和后端检测部分别检测由如下上游侧输送部进行输送的状态下的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情况相比,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检测精度高,所述上游侧输送部一边使输送速度从前端检测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处的输送速度起逐
渐降低一边输送介质。
[0025]根据所述第九方案,与前端检测部和后端检测部分别在上游侧输送部位于夹持位置的状态下检测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作用于介质的负荷(即压力)。
[0026]根据所述第十方案,能够高精度地对输送中的介质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介质的两端部的位置进行检测。
[0027]根据所述第十一方案,能够高精度地对输送中的介质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介质的两端部的位置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部时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介质收纳部配置在输送路径的侧方侧时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装置,其具有:第一检测部,其对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检测;以及第二检测部,其对正在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两端部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具有:输送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以及抵接部,其相对于所述输送部设置于输送方向下游侧,并与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前端抵接,所述第二检测部相对于所述抵接部设置于输送方向下游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检测部被分割为检测所述介质的正交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部分和检测另一端部的部分,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正交方向上对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在所述正交方向上分割配置的所述第二检测部的至少一个检测部检测所述介质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具备供所述介质的前端抵接的抵接部,所述第一检测部相对于所述抵接部设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部具有:前端检测部,其检测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前端部;以及后端检测部,其具有沿着所述输送方向配置的多个检测元件,检测所述正在被输送的介质的后端部,该后端检测部的配置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前端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浩幸大槻直人小泉峻彦千野佑太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