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速光隔离的安全单向打印共享切换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接收并处理内网计算机的打印信息,通过光发射器将打印信息传输至第三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接收并处理外网计算机的打印信息,通过光发射器将打印信息传输至第三处理器;第三处理器通过光接收器将接收的打印信息进行解析,发送给打印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共享打印设备的不足,通过高速光隔离单向传输系统,消除信息泄漏的安全隐患,保证数据的安全。保证数据的安全。保证数据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速光隔离的安全单向打印共享切换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速光隔离的安全单向打印共享切换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办公环境中,多人使用一台打印机的场景越来越多,普通的打印机共享切换器,各个主机与打印机之间物理连接是相通的,内网的数据会有泄露的风险。
[0003]在内网外网主机共享使用一台打印机时,数据被缓存到打印机的读写区域,如果外网被植入恶意代码,切换到外网之后,这个区域的数据可能被外网主机读取,造成数据泄露。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速光隔离的安全单向打印共享切换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高速光隔离的安全单向打印共享切换设备,本技术克服现有共享打印设备的不足,通过高速光隔离单向传输系统,消除信息泄漏的安全隐患,保证数据的安全,详见下文描述:
[0006]一种基于高速光隔离的安全单向打印共享切换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0007]第一处理器接收并处理内网计算机的打印信息,通过光发射器将打印信息传输至第三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接收并处理外网计算机的打印信息,通过光发射器将打印信息传输至第三处理器;第三处理器通过光接收器将接收的打印信息进行解析,发送给打印机。
[0008]其中,所述光发射器包括:
[0009]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二电阻R2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源VCC、第三电阻R3相连;输入端Input为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编码后的打印信息。
[0010]其中,所述光接收器包括:
[001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2和第四电阻R4、第三三极管Q3基极相连;第五电阻R5和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比较器U1负端输入相连;比较器U1正端输入和变阻器R6的变阻端相连;第二电容C2、第八电阻R8并联后一端和比较器U1相连,一端和第四三极管Q4基极相连;第九电阻R9和第四三极管Q4集电集相连;输出端Output为接收的编码信息;
[0012]第七电阻R7一端和电源VCC相连,一端和第八电阻R8、比较器U1输出端相连。
[001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内网外网数据物理隔离:内网计算机到打印共享设备,再到打印机;外网计算机到打印共享设备,再到打印机,整个通路采用光单向传输方式,实现物理隔离;
[0015]2、速率高:打印速率可达10Mb/S,最大限度的保证打印速度;
[0016]3、智能检测:共享切换设备对接收指令进行解析,非打印信息指令进行报警,保证用户体验;设备无需附加其它驱动,保持原有打印习惯,使用简单、性能可靠。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既保证了打印信息的安全,又具有较高的打印速度,保证客户的使用体验,为客户使用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基于高速光隔离的安全单向打印共享切换设备的原理图;
[0019]图2为光发射端原理图;
[0020]图3为光接收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基于高速光隔离的安全单向打印共享切换设备,参见图1,包括:处理器1、处理器2、处理器3。
[0024]处理器1接收并处理内网计算机1的打印信息,通过光发射器将信息发送,处理器3通过光接收器接收光发射器发送的信息。处理器2接收并处理外网计算机2的打印信息,通过光发射器将信息发送,处理器3通过光接收器接收光发射器发送的信息。处理器3将接收的信息进行解析,发送给打印机,实现打印过程。
[0025]实施例2
[0026]下面结合图1
‑
图3,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地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0027]处理器1接收内网计算机的打印信息,编码后发送给处理器3,非打印信息指令进行报警;处理器2接收外网计算机的打印信息,编码后发送给处理器3,非打印信息指令进行报警;处理器3接收信息并解析后,将数据发送给打印机,实现打印过程。
[0028]如图2所示,光发射器电路中,电容C1、电阻R1和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电阻R3和三极管Q1、Q2集电极相连,电阻R2和Q1发射极、Q2基极相连;LED1和电源VCC、电阻R3相连。
[0029]其中,Input为处理器1、处理器2编码后的信息,R1为限流电阻,防止输入Q1基极电流过大;C1为加速电容,当Input输入信号上升、下降时能够使并联的R1电阻瞬间被旁路并提供足够的基极电流,减少Input信号的反应时间,提高反应速度,起到加速的作用;三极管Q1可以提高前端信号的驱动能力,保证三极管Q2基级的开启电压;通过电容C1(100pf)、电阻R1(1K)、三极管Q1(S9018)、三极管Q2(S9018)的组合,可以将光发射器LED1的速率提高到10Mb/s。
[0030]如图3所示,光接收器LED2和电阻R4、三极管Q3基极相连;电阻R5和三极管Q3发射极、比较器U1负端输入相连;比较器U1正端输入和变阻器R6变阻端相连;电容C2、电阻R8并联后一端和比较器U1相连,一端和三极管Q4基极相连;电阻R9和三极管Q4集电集相连;Output为接收的编码信息。
[0031]其中,LED2光传感器接收的电流通过三极管Q3进行放大,放大后通过比较器U1进行阈值信号筛选,提高信号灵敏度;R6变阻器可以调节阈值电压;通过加速电容C2减小信号
的反应时间;通过三极管Q4提高输出信号的驱动能力。通过三极管Q3(S9018)、电阻R6(10K)、比较器U1(LM393)、电容C2(100pf)、电阻R8(1K)、三极管Q4(MMBT3904)的组合,保证接收信号的速率在16Mb以上,确保输出Output信号和前端发射Input信号一致。
[003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设备上电后,处理器1等待接收内网计算机的打印信息,处理器2等待接收外网计算机的打印信息;当接收到打印信息后,进行自定义传输协议的编码,编码后通过单向光对管传输给处理器3,处理器3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码,发送给打印机进行打印,完成整个打印过程。
[0033]通过以上操作,内网计算机、外网计算机到打印机的过程完全单向,计算器无法获取打印机中的缓存数据,从而实现物理隔离的共享打印切换。
[0034]本技术实施例对各器件的型号除做特殊说明的以外,其他器件的型号不做限制,只要能完成上述功能的器件均可。
[003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速光隔离的安全单向打印共享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并行连接的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内网计算机,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外网计算机;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均通过光发射器连接第三处理器,所述第三处理器通过光接收器连接打印机;所述光发射器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二电阻(R2)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源(VCC)、第三电阻(R3)相连;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才山,贾玉凤,孟祥文,胡双喜,郑晨,张文涛,徐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光电安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