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组合动态循环承压堵漏评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08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级组合动态循环承压堵漏评价装置,包括井眼环空模拟系统,用于模拟井眼环空及地层环境;连接所述井眼环空模拟系统的入口的大排量注入系统,所述大排量注入系统向所述井眼环空模拟系统提供工作液;连接所述井眼环空模拟系统的回流控制系统,所述回流控制系统回收在井眼环空模拟系统循环出来的工作液。其中,所述大排量注入系统构造成能够调节输出工作液的压力和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较真实地模拟实际工况下不同工作液对易漏失层的封堵能力,进而优选堵漏材料、优化工作液配方与组合,降低现场施工漏失风险。降低现场施工漏失风险。降低现场施工漏失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组合动态循环承压堵漏评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组合动态循环承压堵漏评价装置,石油勘探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钻完井过程中,由于地层裂缝、孔洞发育,地层承压能力低,在钻完井过程中极易发生工作液漏失,现场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泵入堵漏工作液,封堵地层裂缝,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因此,真实、正确地评价堵漏工作液封堵效果对指导现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常用的堵漏评价模拟装置主要为API类堵漏仪,通过孔板或砂床模拟漏失通道;在此基础上改进的堵漏装置多是依靠人工造缝岩心和自然裂缝岩心进行仿真模拟。
[0003]但该类装置主要有以下不足:(1)漏失通道为孔板和砂床等,通道类型较单一,且漏失通道的尺度小,不能直观展示堵漏材料在漏失通道的分布特征,且堵漏材料在漏失通道中的分布可能不真实;(2)只能评价静止状态下的防漏、堵漏能力,不能较真实地模拟实际工况下动态流动过程中的封堵效果;(3)只能单一评价一种工作液堵漏效果,不能评价固井过程中多种工作液组合封堵能力,更不能根据实验数据改进与优化现场堵漏施工工艺;(4)常用堵漏评价装置承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组合动态循环承压堵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眼环空模拟系统(1),用于模拟井眼环空及地层环境;连接所述井眼环空模拟系统(1)的入口的大排量注入系统(2),所述大排量注入系统(2)向所述井眼环空模拟系统(1)提供工作液;连接所述井眼环空模拟系统(1)的回流控制系统(3),所述回流控制系统(3)回收在井眼环空模拟系统(1)循环出来的工作液;其中,所述大排量注入系统(2)构造成能够调节输出工作液的压力和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组合动态循环承压堵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眼环空模拟系统(1)包括模拟井眼(11),所述模拟井眼(1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工作液循环通道(12)和模拟地层(13);所述工作液循环通道(12)一侧设置有工作液入口(15)和工作液出口(16),所述模拟地层(13)一侧设置有漏失工作液出口(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组合动态循环承压堵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井眼(11)的上端设置有顶部盖板(18),下端设置有底部盖板(19);所述模拟井眼(11)的内部设置有隔缝挡板(14),所述隔缝挡板(14)分隔所述循环液通道和所述模拟地层(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组合动态循环承压堵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缝挡板(14)和模拟地层(13)上开设有模拟裂缝;所述模拟井眼(11)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缝,所述隔缝挡板(14)插接在所述安装缝内,并通过密封件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组合动态循环承压堵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排量注入系统(2)连接所述工作液入口(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元杨广国陆沛青周仕明刘仍光桑来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