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型终端模组识别机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02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融合型终端模组识别机制。首先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采用容器技术和软件APP定义方式实现业务功能;搭建软件架构,根据用户需求不同分为基础APP和业务APP;对于扩展模块APP方案,根据职责不同可以划分为通道管理、设备管理、端口映射以及消息处理子模块。对于消息处理子模块,引入了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机制(C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型终端模组识别机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融合型终端模组识别机制。

技术介绍

[0002]在新的形势下,电力企业业务越来越趋于营配一体化模式发展,而现有营销管理系统和配电管理系统建设的关联度较小,产生台区侧数据不共享,功能繁杂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台区营配融合型终端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在融合型终端中,模组管理器为了方便管理物理端口和模块的关系,会与所有模组、其他应用之间发生控制命令通道的数据交互。在交互过程中,采用何种访问控制手段以保证数据可靠、快捷的传输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0003]当前模块管理器对于各模组的管理多通过明文传输数据的方式,在模块数量多、请求应用多时易出现数据丢失、数据泄露甚至访问机制混乱的情况。同时,传统的加密访问控制体制需要列举共享群体中每个应用的公钥信息并生成密文,存在处理开销大和占用带宽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融合型终端模组识别机制。该方法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采用容器技术和软件APP定义方式实现业务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型终端模组识别机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台区融合型终端的硬件模块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台区融合型终端软件APP设计方案实现业务功能,该方案采用容器技术和APP化设计实现软硬件解耦,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两层结构;步骤2:搭建APP架构,其中基础APP包括数据中心、本地通信管理、扩展模块管理等,业务APP可以划分为采集业务类APP、主站业务类APP和分析业务类APP,各APP之间相互独立,运行相互隔离;步骤3:对于扩展模块服务,根据职责不同,可以分为通道管理、设备管理、端口映射以及消息处理四个子模块;步骤4:对于消息处理子模块,引入了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机制,即CP

ABE,实现其他应用对于模组的加密访问控制;步骤5:针对CP

ABE算法,传入安全参数,完成方案的初始化过程,生成公开参数和主密钥;步骤6:通过传入公开参数、明文以及访问结构,该算法将明文输出为密文;步骤7:通过传入主密钥和属性集合,该算法为各应用生成属性私钥;步骤8:通过传入公开参数、使用访问结构加密的密文和应用属性私钥,如果私钥和密文中嵌入的属性集和访问控制策略完全匹配,该算法将密文解密为明文,即其他应用接收到请求访问模组的传输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型终端模组识别机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操作系统包括内核、驱动框架、系统组件等,应用软件包括基础APP和业务APP,系统组件、基础APP和业务APP通过消息总线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玉磊徐西龙王成钟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鼎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