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02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配置NH4SCN溶液、C6H5ONa溶液、C3H6O3溶液、H2O2液、Na2O2溶液和Fe标准溶液;2、溶液按比例混合,测定吸光度得到Fe标准曲线;3、清洗冷轧薄板试样;4、吹扫冷轧薄板试样;5、配置弱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表面涂镀层的性能评价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镀锡/铬产品为代表的金属包装材料是目前常用的金属包装材料,其在生产时不仅要控制合金成分,冷轧薄板需要经过热轧、冷轧、退火、平整(或二次冷轧)等工序,且各工序间冷轧薄板均需要周转、库存,再对冷轧薄板进行镀锡或镀铬工艺处理。而冷轧薄板在镀锡/铬前,其表层氧化膜需通过酸洗完全清洗掉,以保证镀锡/铬层的质量,故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状态对后续镀锡/铬层的制备有着重要的影响。
[0003]一般来说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从钢板制造工厂生产时形成的氧化膜,二是指加工成形以后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氧化膜的生长。尽管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氧化膜又有增厚的趋势,冷轧薄板表层形成的氧化膜厚度还是非常薄且输送,厚度通常为10纳米左右。由于氧化膜没有镀层或涂层保护,在高温、高湿等条件下很容易生锈,尤其是冷轧薄板中含有的少量Mn、Si等易氧化元素在冷轧薄板表面形成颗粒状的氧化物与铁氧化膜形成腐蚀微电池,加速了冷轧薄板表面锈蚀的速度,对酸洗工艺条件优化也有着很大程度的限制,对后续涂镀工艺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0004]若通过各工序或方法改变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又会影响冷轧薄板表面氧化膜酸洗的清洗效果。目前,还没有检测方法可以准确表征或区分冷轧薄板表层10nm厚氧化膜的耐蚀性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涂镀工艺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能准确、快速、定量的描述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用于比较不同冷轧薄板表层十纳米厚的氧化膜的耐腐蚀性差异。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分别配置NH4SCN溶液、C6H5ONa溶液、C3H6O3溶液、H2O2液、Na2O2溶液和Fe标准溶液;
[0009]步骤2:将步骤1配置的溶液按比例混合,并在紫外线下进行吸光度测定,得到Fe标准曲线,并得到Fe标准曲线的回归曲线;
[0010]步骤3:用弱碱性溶液清洗冷轧薄板试样,取出后再通过丙酮溶液清洗;
[0011]步骤4:气体吹扫冷轧薄板试样;
[0012]步骤5:配置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包括NH4SCN溶液、C6H5ONa溶液、C3H6O3溶液、H2O2溶液和Na2O2溶液;
[0013]步骤6:调节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的pH值并置于测定容器内;
[0014]步骤7:将冷轧薄板试样置于测定容器内,且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完全接触冷轧薄板试样的表面,使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侵蚀冷轧薄板试样的表面;
[0015]步骤8:测定侵蚀冷轧薄板试样后的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的吸光度;
[0016]步骤9:将步骤8得到的吸光度代入步骤2得到的Fe标准曲线的回归曲线的方程中,计算得到该吸光度对应的铁含量C,再计算冷轧薄板试样的铁含量(mg/dm2)即单位面积铁溶出值;
[0017]步骤10:根据冷轧薄板试样的单位面积铁溶出值评价冷轧薄板试样表面氧化膜的疏松度。
[0018]所述的NH4SCN溶液的浓度为0.33mol/L,C6H5ONa溶液的浓度为0.33mol/L,C3H6O3溶液的浓度为0.435mol/L,H2O2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Na2O2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Fe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g/L。
[0019]所述的步骤2包括:
[0020]步骤2.1:取n个容量瓶,分别将步骤1配置的溶液按比例混合后加水稀释,摇匀得到n瓶铁含量为0

25mg/L的混合溶液;
[0021]步骤2.2:将Fe含量为0%的混合溶液作为空白溶液用于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参比液吸光度调零,分别在紫外线下测定其余n

1瓶混合溶液的吸光度;
[0022]步骤2.3:以横轴为吸光度,纵轴为铁含量,绘制n

1瓶混合溶液的吸光度曲线,作为Fe标准曲线,并得到Fe标准曲线的回归曲线。
[0023]所述的步骤2.1中,容量瓶的数量n不小于2;按体积百分比,混合溶液包括10%的NH4SCN溶液、10%的C6H5ONa溶液、20%的C3H6O3溶液、10%的H2O2溶液、10%的Na2O2溶液、0

25%Fe标准溶液和余量的水;所述的步骤2.2中,紫外线的波长为470nm。
[0024]所述的步骤3中,弱碱性溶液由1

5g/L碳酸钠溶液与1

3g/L醋酸钠溶液混合而成;冷轧薄板试样在弱碱性溶液中的清洗时间为5

10s,冷轧薄板试样在丙酮溶液中的清洗时间为3

5s。
[0025]所述的步骤5中,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中,NH4SCN溶液的浓度为0.33mol/L,C6H5ONa溶液的浓度为0.33mol/L,C3H6O3溶液的浓度为0.435mol/L,H2O2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Na2O2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按体积百分比计,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包括10%的NH4SCN溶液、10%的C6H5ONa溶液、20%的C3H6O3溶液、10%的H2O2溶液、10%的Na2O2溶液和40%的去离子水。
[0026]所述的步骤6中,在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中加入氨水或C3H6O3溶液,使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的pH值调节至5.5

6.0,调节温度为8

12℃。
[0027]所述的步骤7中,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与冷轧薄板试样表面接触的时间为90s;冷轧薄板试样表面侵蚀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冷轧薄板试样表面,并将清洗后的溶液加入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中。
[0028]所述的步骤9中,单位面积铁溶出值的计算公式为:Fe=(C*0.1*V)/S;
[0029]其中,单位面积铁溶出值Fe的单位为mg/dm2,0.1为单位换算系数;
[0030]C为铁含量,单位为mg/L;
[0031]S为冷轧薄板试样的面积,单位为cm2;
[0032]V为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的体积。
[0033]所述的步骤10中,当单位面积铁溶出值大于8mg/dm2时,冷轧薄板试样表面氧化膜的耐蚀性弱;当单位面积铁溶出值小于等于8mg/dm2时,冷轧薄板试样表面氧化膜的耐蚀性强。
[003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配置NH4SCN溶液、C6H5ONa溶液、C3H6O3溶液、H2O2液、Na2O2溶液和Fe标准溶液;步骤2:将步骤1配置的溶液按比例混合,并在紫外线下进行吸光度测定,得到Fe标准曲线,并得到Fe标准曲线的回归曲线;步骤3:用弱碱性溶液清洗冷轧薄板试样,取出后再通过丙酮溶液清洗;步骤4:气体吹扫冷轧薄板试样;步骤5:配置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包括NH4SCN溶液、C6H5ONa溶液、C3H6O3溶液、H2O2溶液和Na2O2溶液;步骤6:调节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的pH值并置于测定容器内;步骤7:将冷轧薄板试样置于测定容器内,且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完全接触冷轧薄板试样的表面,使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侵蚀冷轧薄板试样的表面;步骤8:测定侵蚀冷轧薄板试样后的弱酸

强氧化侵蚀溶液的吸光度;步骤9:将步骤8得到的吸光度代入步骤2得到的Fe标准曲线的回归曲线的方程中,计算得到该吸光度对应的铁含量C,再计算冷轧薄板试样的铁含量(mg/dm2)即单位面积铁溶出值;步骤10:根据冷轧薄板试样的单位面积铁溶出值评价冷轧薄板试样表面氧化膜的疏松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NH4SCN溶液的浓度为0.33mol/L,C6H5ONa溶液的浓度为0.33mol/L,C3H6O3溶液的浓度为0.435mol/L,H2O2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Na2O2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Fe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包括:步骤2.1:取n个容量瓶,分别将步骤1配置的溶液按比例混合后加水稀释,摇匀得到n瓶铁含量为0

25mg/L的混合溶液;步骤2.2:将Fe含量为0%的混合溶液作为空白溶液用于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参比液吸光度调零,分别在紫外线下测定其余n

1瓶混合溶液的吸光度;步骤2.3:以横轴为吸光度,纵轴为铁含量,绘制n

1瓶混合溶液的吸光度曲线,作为Fe标准曲线,并得到Fe标准曲线的回归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轧薄板表层氧化膜的耐蚀性评价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1中,容量瓶的数量n不小于2;按体积百分比,混合溶液包括10%的NH4SCN溶液、10%的C6H5ONa溶液、20%的C3H6O3溶液、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军周庆军刘明亮董刚韦晓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