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中心及具有该水力中心的空调循环水系统。水力中心,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接主机的回水管路、接主机的出水管路、接末端的回水管路、补水管路和至少一条接末端的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接末端的回水管路和接主机的出水管路之间连接有水箱,补水管路的内端部连接于接末端的回水管路或水箱上。该方案的水箱连接在接主机的出水管路,有利于保证接主机的出水管路中有充足的运行水量,从而避免水泵启动时,接主机的出水管路的出现吸空现象。的出现吸空现象。的出现吸空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力中心及具有该水力中心的空调循环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中心及具有该水力中心的空调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力模块就是把水泵、阀件、过滤器、定压补水装置、水泵控电控柜等等(几乎是除了主机及末端以外所有的东西)集成在一个箱子里面;适用于中央空调水系统空调水、冷却水、卫生热水循环输送及其它水介质的输送。现有水力模块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797343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本所涉及的一种空调机组用无负压水力模块,以及参考公告号为“CN208952480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本所涉及的一种带有除垢功能的空调水力模块。在现有方案中,水力模块内仅设置管路中的执行功能部件。水力模块连接至闭式循环系统中后,如闭式循环系统内的水分布不均匀,则水泵启动时容易导致回水管路的出现吸空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中心,该方案的水箱连接在接主机的出水管路,有利于保证接主机的出水管路中有充足的运行水量,从而避免水泵启动时,接主机的出水管路的出现吸空现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水力中心,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接主机的回水管路、接主机的出水管路、接末端的回水管路、补水管路和至少一条接末端的出水管路;所述接主机的回水管路用于连接空调主机出水口,接主机的出水管路用于连接空调主机进水口;接末端的回水管路用于连接末端的出水口,接末端的出水管路用于连接末端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接末端的回水管路和接主机的出水管路之间连接有水箱,补水管路的内端部连接于接末端的回水管路或水箱上。
[0006]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水力中心,该水力中心内置接主机的回水管路用于连接空调主机出水口,接主机的出水管路用于连接空调主机进水口;接末端的回水管路用于连接末端的出水口,接末端的出水管路用于连接末端的进水口。此方案中,接末端的回水管路和接主机的出水管路之间连接有水箱;水箱构建在水力中心的箱体内部,连接于系统中后,能够增大了空调系统中的运行水量,保证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该方案的水箱连接在接主机的出水管路,有利于保证接主机的出水管路中有充足的运行水量,从而避免水泵启动时,接主机的出水管路的出现吸空现象。
[0007]作为优选,所述水箱的箱体内部设置有膨胀气囊,膨胀气囊用于稳定水箱及其连接管路的水压。
[0008]如
技术介绍
中所说,传统水力中心中需要配置膨胀罐,膨胀罐可减小系统因水的膨胀而造成的水压波动,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而该技术方案中,将膨胀气囊设
置于水箱内,即在水箱的储水功能基础上结合膨胀气囊的膨胀功能,从而起到膨胀罐的功能。
[0009]即上述方案将膨胀结构布置于水箱内,其功能上结合了现有的水箱和膨胀罐,从而简化结构,降低系统的占用空间。
[0010]作为优选,所述水箱的箱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膨胀气囊范围的限位框;所述膨胀气囊设置于限位框内,限位框上设有透水孔。该方案采用限位框限定膨胀气囊的膨胀区域,从而避免膨胀气囊膨胀过大。限位框上设置设有透水孔,其目的是为了使壳体的储水腔与限位框所框定的膨胀区域相通,如此可基于膨胀气囊的膨胀与收缩来控制储水腔及其连接管路的水压。
[0011]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压差平衡管路,以及连接于压差平衡管路上的压差平衡阀;压差平衡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接末端的出水管路上,压差平衡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接末端的回水管路或水箱上。该技术方案中,压差平衡管路及其上连接的压差平衡阀能够使接末端的出水管路和接末端的回水管路之间的压差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空调末端二通阀开关等情况下,压差过大过小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
[0012]作为优选,所述补水管路上设有用于获取补水量的流量传感器,接主机的回水管路或接末端的出水管路上设有用于获取出水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接末端的回水管路或水箱上设有用于获取回水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能够基于流量传感器的补水量、第一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出水压力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回水压力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漏水情况。该技术方案中,补水管路是在闭式循环系统中的运行水量下降时补水使用,补水管路上的补水阀用于控制补水管路的开关,流量传感器则用于获取补水量。进一步地,该水力中心内还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获取出水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获取回水压力。
[0013]基于单位时间内获取的补水量、出水压力和回水压力,控制器可判断闭式循环系统中的运行水量下降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管路泄漏的情况。
[0014]作为优选,所述接末端的出水管路上设有用于获取出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接末端的回水管路或水箱上设有用于获取回水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出水温度和/或回水温度的历史数据,更加准确地判定系统是否存在漏水情况。该方案考虑到系统内部水温会对液体体积、压力产生影响,故其方案中对于出水温度和回水温度进行检测,结合出水温度和/或回水温度的历史数据判断温度对于水压的影响;在判断闭式循环系统中的运行水量下降是否正常时,排除温度对于水压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判定系统是否存在漏水情况。
[0015]作为优选,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补水管路上设有补水阀;控制器基于采集的数据及逻辑推理判断存在漏水情况时,关闭补水阀并打开排污阀或关闭补水阀并且声光报警。
[0016]作为优选,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气装置,排气装置为自动排气装置或螺旋排气装置,自动排气装置或螺旋排气装置延伸至水箱的外侧并通过排气口与外界连通。该方案考虑到管路布置时、管路补水时和对于运行水加热时都有可能产生气泡,而气泡内的氧气极容易对于管路产生腐蚀,故其方案中在水箱上安装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可用于排出管路中的气泡,延长管路的使用寿命。
[0017]作为优选,所述水箱上设有安全阀和/或电加热装置,补水管路上设有过滤器和/
或止回阀。该方案中的安全阀作用是当水箱内部的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定值时,向系统外排放介质;电加热装置则是在空调主机的功能上进行辅助加热,保证冬季的供暖需求;过滤器是用于对补入的水进行过滤;止回阀则避免系统内部介质从补水管路中倒流。
[0018]作为优选,所述接末端的出水管路有两根,其中一根接末端的出水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该技术方案中的两根接末端的出水管路用于连接空调末端【如风机盘管、地暖和暖气片等】,其中风机盘管在冬夏均可使用,而地暖和暖气片仅在冬季使用。故该方案设置至少两路接末端的出水管路,可选择性的关闭其中一条接末端的出水管路,控制内部运行水的流动方向。
[0019]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循环水系统,该空调循环水系统,包括空调主机、水力中心和末端;所述水力中心的如上所述的水力中心;所述接主机的回水管路连接空调主机出水口,接主机的出水管路连接空调主机进水口;接末端的回水管路连接末端的出水口,接末端的出水管路连接末端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力中心,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接主机的回水管路(111)、接主机的出水管路(112)、接末端的回水管路(113)、补水管路(13)和至少一条接末端的出水管路(114);所述接主机的回水管路(111)用于连接空调主机(2)出水口,接主机的出水管路(112)用于连接空调主机(2)进水口;接末端的回水管路(113)用于连接末端的出水口,接末端的出水管路(114)用于连接末端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接末端的回水管路(113)和接主机的出水管路(112)之间连接有水箱(3),补水管路(13)的内端部连接于接末端的回水管路(113)或水箱(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的箱体内部设置有膨胀气囊(80),膨胀气囊(80)用于稳定水箱(3)及其连接管路的水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的箱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膨胀气囊(80)范围的限位框(81);所述膨胀气囊(80)设置于限位框(81)内,限位框(81)上设有透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还设有压差平衡管路(14),以及连接于压差平衡管路(14)上的压差平衡阀(141);压差平衡管路(14)的一端连接于接末端的出水管路(114)上,压差平衡管路(14)的另一端连接于接末端的回水管路(113)或水箱(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路(13)上设有用于获取补水量的流量传感器(133),接主机的回水管路(111)或接末端的出水管路(114)上设有用于获取出水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1),接末端的回水管路(113)或水箱(3)上设有用于获取回水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41);控制器能够基于流量传感器(133)的补水量、第一压力传感器(31)获取的出水压力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41)获取的回水压力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漏水情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力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末端的出水管路(114)上设有用于获取出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接末端的回水管路(113)或水箱(3)上设有用于获取回水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朱胜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