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介质储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光热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介质储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发电是当前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可行性的方法之一,利用太阳能发电取代火力发电具有重大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太阳能的间歇性会造成能源供应波动的问题。所以,结合储热系统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最具应用前景的发电技术之一,其具备调峰能力,可以在“削峰填谷”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能够高效利用资源丰富但具间歇性的太阳能,为人们提供稳定可调度且低成本的电力。
[0003]此外,储热模块是光热发电储热系统的关键部件。必须保证其就具有高的储热性、传热性以及灵活的运输方式,但是目前固体储传热模块在传储热过程中存在固体储热不充分以及热膨胀导致的管道与储热模块脱离的现象,进而会导致传热效率大幅度降低。国内专利CN105716462A提出了一种固体储热换热器、固体储热系统及固体储热方法,但仍无法解决梯度储/放热过程以及管道脱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包括:外壳(1)和至少一个管道(2),所述管道(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和所述管道(2)之间形成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储热介质(5)的储热单元(6),即具有第一储热介质(51)的第一储热单元(61)和具有第二储热介质(52)的第二储热单元(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介质(51)与所述第二储热介质(52)的比热容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介质(51)相变点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储热介质(52)相变点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介质(51)为高温熔盐和陶瓷基的复合相变材料,所述第二储热介质(52)为有机物和陶瓷基的复合相变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热单元(61)与所述第二储热单元(62)间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在所述外壳(1)上具有第一管道口(3)和第二管道口(4),所述第一管道口(3)邻接所述第一储热单元(61),所述第二管道口(4)邻接所述第二储热单元(6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道(2)内部的传热介质(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介质(8)为导热油、熔盐或高温气体。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具有储热过程,用于将所述传热介质(8)从所述第一管道口(3)流经所述管道(2)至所述第二管道口(4)的热量存储到所述储热单元(6)中;所述复合介质储热装置还具有放热过程,用于将所述储热单元(6)的热量输出到从所述第二管道口(4)经所述管道(2)至所述第一管道口(3)流经的所述传热介质(8)中。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所述储热介质(5)温度的探测器(7),所述探测器(7)包括:测量所述第一储热单元(61)温度的第一探测器(71),测量所述第二储热单元(62)温度的第二探测器(72)。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1)内设置保温层(9)。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介质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和所述管道(2)之间形成三个具有不同储热介质(5)的储热单元(6),即具有第一储热介质(51)的第一储热单元(61)、具有第二储热介质(52)的第二储热单元(62)和具有第三储热介质(53)的第三储热单元(63),所述第一储热介质(51)、所述第二储热介质(52)、所述第三储热介质(53)的相变点温度梯度下降。13.一种复合介质储热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组合装置内部至少包括第一储热装置(101)和第二储热装置(102),所述第一储热装置(101)和所述第二储热装置(102)通过管道(2)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储热装置(101)和所述第二储热装置(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昀坤,唐宪友,尹航,张亚南,许程,张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