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89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框体,所述框体设置出风口、导风门,所述导风门能够伸缩移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门远离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具有挡风组件,所述挡风组件包括呈收卷设置的柔性层,所述柔性层具有微孔结构且能够覆盖所述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伸缩移动的导风门以及部分覆盖所述导风门的挡风组件,能够兼顾零风感出风效果及换热效率;通过导风门的转动能够在零风感模式下实现不同出风方式之间的切换,用户体验佳;结构简单,对现有空调器的改动小,便于实施。便于实施。便于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空调被广泛的用于各种生活、工作场景中;消费者的关注点也不再是简单的制冷、制热功效上,如何提供一种更舒适、美观的空调产品成为众多厂家的不懈追求。
[0003]空调器将换热后的气体经出风口吹出以改变室内温度,若向下直吹时会形成强烈的风感,使人感觉过冷、干燥而不舒服;为此,现有空调器新增了零风感模式,通常在室内机的外侧设置布料等挡风组件以实现零风感,但此时空调器的导风效果较差,出风模式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以进一步增加零风感出风模式,以提高零风感模式下导风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框体,所述框体设置出风口、导风门,所述导风门能够伸缩移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门远离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挡风组件,所述挡风组件包括能够收卷的柔性层,所述柔性层具有微孔结构且能够覆盖所述出风口。
[0006]通过设置可伸缩的导风门能够在打开出风口的同时,对位于其外侧的挡风组件形成支撑,进一步增加覆盖在出风口外侧的柔性层的表面积,在无需对现有空调出风结构进行大拆大改的基础上,能够兼顾零风感出风及空调换热效果,避免风吹人的情况,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柔性层的微孔结构能够对空调出风起到过滤作用,降低空调病的发生概率。
[0007]优选的,所述导风门包括相连的第二驱动件、导风板,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齿条以及设在所述框体内传动箱及动力组件,所述齿条与所述传动箱啮合相连,所述动力组件设在所述传动箱的侧部,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进行伸缩移动。
[0008]通过动力组件的正反转能够实现齿条的上前伸出或向缩回至框体内。优选的,所述齿条的截面呈弧形,使齿条沿着气流风道设置,避免框体对其移动形成干涉。
[0009]优选的,所述导风门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导风板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进行上下转动。该设置能够使所述导风门在伸出框体后带动挡风组件从收纳轴向外卷出以增加零风感模式的出风面积;通过导风门的转动以调整零风感模式的出风角度,实现零风感模式的多样化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与所述齿条相连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第一电机、联轴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导风板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设置。该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0011]优选的,所述挡风组件还包括收纳轴,所述框体设置装配槽,所述收纳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装配槽连接,所述柔性层的至少一端以能够收卷的方式与所述收纳轴连接。
[0012]该设置能够确保柔性层与空调外表面紧密贴合,起到良好的装置效果;用户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室内的装修风格,选择不同颜色及材质的柔性层,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有利于空调外观与室内的装修风格融为一体,增加视觉上的美感。
[0013]优选的,所述柔性层的两端分别设置收纳轴,所述柔性层能够选择性向其中一端或者同时向两端进行收卷。该设置能够使柔性层切换不同的图案,以搭配不同季节的颜色特点或色彩风格;若同时从柔性层的两端释放一定长度,能够实现导风门快速伸出而不会对其形成干涉。
[0014]优选的,所述挡风组件还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被设置在所述装配槽中,所述收纳轴的一端设置连接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孔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收纳轴转动。
[0015]当导风门缩回并闭合出风口后,通过第三电机带动收纳轴转动,对柔性层进行收卷,直至柔性层达到绷紧状态,使得空调外部始终处于平整状态,以维持空调良好的视觉外观;而当导风门向外伸出并打开出风口后,第三电机也能够带动收纳轴转动,释放部分长度的柔性层以增加正面的零风感出风面积;同时有效缓解对导风门的向外伸出形成阻挡、干涉,使空调导风动作更加流畅。
[0016]优选的,所述框体至少在所述出风口的上沿处设置滑槽,所述柔性层靠近框体的一侧设置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柔性层连接,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卡接,所述滑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滑槽移动。该设置能够避免柔性层发生左右摆动,同时为柔性层的收卷、伸展提供导向作用,避免其发生偏移、变形。
[0017]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外侧设置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侧,所述前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所述滑槽。该设置使柔性层始终与前面板的外表面贴合,外形美观;同时能够在导风板的作用下贴合导风板的外壁伸出,避免对导风板的动作构成冲突。
[0018]优选的,所述框体在出风口远离装配槽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件;所述柔性层远离收纳轴的一端设置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第一连接件连接。该设置能够增加柔性层下端的配重,使得柔性层在收卷、伸展过程中不会出现大幅摆动,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柔性层下端与框体之间快速拆装。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可伸缩移动的导风门以及部分覆盖所述导风门的挡风组件,能够兼顾零风感出风效果及换热效率;2)通过导风门的转动能够在零风感模式下实现不同出风方式之间的切换,用户体验佳;3)结构简单,对现有空调器的改动小,便于实施。
[002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具有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闭合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挡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导风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制冷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制热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框体;11

前面板;12

装配槽;13

滑槽;14

出风口;15

第一连接件;2

导风门;21

导风板;211

转轴;22

第一驱动件;221

第一电机;222

联轴器;223

支撑板;23

第二驱动件;231

齿条;232

传动箱;233

动力组件;3

挡风组件;31

柔性层;32

收纳轴;32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设置出风口(14)、导风门(2),所述导风门(2)能够伸缩移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出风口(14),所述导风门(2)远离所述框体(1)的一侧设置挡风组件(3),所述挡风组件(3)包括能够收卷的柔性层(31),所述柔性层(31)具有微孔结构且能够覆盖所述出风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门(2)包括相连的第二驱动件(23)、导风板(21),所述第二驱动件(23)包括齿条(231)、动力组件(233)以及设在所述框体(1)内的传动箱(232),所述齿条(231)与所述传动箱(232)啮合相连,所述动力组件(233)设在所述传动箱(232)的侧部,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21)进行伸缩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门(2)还包括第一驱动件(22),所述第一驱动件(22)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23)、所述导风板(21)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21)上下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22)包括与所述齿条(231)相连的支撑板(223),所述支撑板(223)上设置第一电机(221)、联轴器(222),所述第一电机(221)通过联轴器(222)与所述导风板(21)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23)沿所述出风口(14)的长度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3)还包括收纳轴(32),所述框体(1)设置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凯王妍姜丽蓉吕森梁濮徐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