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87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筒,调节筒的上部连通有料斗,调节筒的下部连通有开合下料器;调节筒内部转动连接有分料组件;调节筒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开合下料器与电机之间传动连接有控制开合下料器的工作的间歇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筒分配水稻种量,相邻两块分隔板之间的水稻种量为一次的播种量,而且本装置相邻两块分隔板之间的容积可以通过额外加装弧形挡板进行改变,实现对播种量的控制;本装置的开合下料器可以在电机的带动下实现开闭,每开合一次便可以完成一次播种,也可以防止出现传统播种机下料口被堵的情况,提高了播种效率。提高了播种效率。提高了播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播种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化机械的发展,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已经逐渐被机械所代替。水稻播种机是常见的播种机械,水稻播种机通过尾端牵引的滑板结构对水田进行开槽,滑板上的排种器对种箱内的种子进行播种,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可以对播种量进行调节,但是目前的播种机播量调节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在种子分料、下料时为一体化播种,不能将分料与下料分开,导致下料的水稻种量和播种速率不能分别控制,导致下料的方式单一;因此,亟需一种水稻播种机播种量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上部连通有料斗,所述调节筒的下部连通有开合下料器;所述调节筒内部转动连接有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与所述调节筒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周向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块分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筒(2),所述调节筒(2)的上部连通有料斗(1),所述调节筒(2)的下部连通有开合下料器;所述调节筒(2)内部转动连接有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与所述调节筒(2)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周向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块分隔板(4),每块所述分隔板(4)上远离所述转轴(5)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6),所述阻挡块(6)与所述调节筒(2)内壁贴合;所述调节筒(2)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5)转动连接;所述开合下料器与所述电机(23)之间传动连接有控制开合下料器的工作的间歇控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2)内部开设有圆形的容纳腔(13),所述阻挡块(6)与所述容纳腔(13)内壁贴合并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筒(2)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电机(23)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分隔板(4)的两侧边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插槽(3);相邻两块分隔板(4)相对面上的插槽(3)两两对应,每两个相对应的插槽(3)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一块弧形挡板(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播种机的播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下料器包括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铰接有第一开合板(9)和第二开合板(10),所述第一开合板(9)、所述第二开合板(10)远离所述连接板(7)的一端相互抵接;所述连接板(7)位于所述第一开合板(9)和所述第二开合板(10)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昌马静陈丽刘炜安永平杨生龙马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