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具体涉及茶具领域,包括杯体,杯体上端安装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滤茶组件和防脱组件,防脱组件安装在杯体上端,滤茶组件包括扩张圈口、第一过滤槽和杯盖,杯盖下端卡扣在扩张圈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茶叶不能从而第一过滤槽和第二过滤槽或第三过滤槽内排出,茶叶留在杯体后该组件完成了过滤,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槽和第三过滤槽均设有多组,杯体向任意方向都能对茶水进行过滤,杯盖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第二过滤槽和第三过滤槽,过滤茶水时杯盖正反两面都能进行使用,该组件使用便捷,且组装简单快速进一步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
[0001]本技术涉及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
技术介绍
[0002]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的茶是手工冲泡,茶杯和茶盖之间会留有一个过滤孔,传统的茶具只留有一个过滤孔在对茶水进行过滤时只能从一个方向固定的方向进行排出过滤较为不便,且传统的茶杯和茶盖是分离的,在对茶水进行过滤时需要用手将上端的茶盖进行按压,茶杯和茶盖分离后茶杯内堆积灰尘需要进行复杂的清洗工作,且茶杯和茶盖分离后容易造成茶杯和茶盖分离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上端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茶组件和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安装在杯体上端,所述滤茶组件包括扩张圈口、第一过滤槽和杯盖,所述杯盖下端卡扣在扩张圈口内,所述扩张圈口下端固定安装在杯体上端,所述杯盖内壁开设有第二过滤槽,所述杯盖外壁开设有第三过滤槽。
[0006]优选的,所述防脱组件包括第一磁吸块、第三磁吸块和通气孔,所述第三磁吸块外侧固定安装在扩张圈口下端内壁,所述第一磁吸块一侧固定安装在杯盖外壁一侧,所述第一磁吸块下端安装有第二磁吸块,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杯盖上下两端。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槽设有多组,且多组第一过滤槽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杯体外壁设有防滑槽条,且防滑槽条设有多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槽和第三过滤槽均设有多组,第二过滤槽和第三过滤槽的长度和数量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杯盖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所述杯盖下端的直径与扩张圈口内壁下端的直径相同,所述杯盖与扩张圈口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扩张圈口上端的直径大于杯体上端的直径,所述扩张圈口下端的直径与杯体上端的直径相同,所述杯体呈圆柱形。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磁吸块设有两组,两组第三磁吸块侧边分别固定安装在扩张圈口两侧内壁。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设有两组,且两组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分别安装在杯盖两侧,所述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与第三磁吸块一一对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第二过滤槽或第三过滤槽配合第一过滤槽将茶水排出的同时将茶叶进行过滤,浸泡后的茶叶尺寸大于第一过滤槽的尺寸大小, 由于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槽和第三过滤槽均设有多组,杯盖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第二过滤槽和第三过滤槽,过滤茶水时杯盖正反两面都能进行过滤使用,进而可沿着杯盖向任意方向都能对茶水进行过滤,进而茶叶不能从第二过滤槽或第三过滤槽内排出,该组件使用便捷,且组装简单快速进一步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0015]2、当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与第三磁吸块完成吸附后,杯体倾斜对茶水进行过滤不需要用手按压杯盖,杯盖开设有通气孔可防止杯盖在使用时受热胀冷缩导致被涨破裂的问题,杯盖和杯体通过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与第三磁吸块相互吸附降低了整个装置的操作难度,且防脱组件安装和拆卸较为便捷,当杯盖和杯体不使用时可将杯盖吸附在杯体上端可避免杯体内堆积灰尘,杯盖吸附后在具备防尘的同时还可避免杯盖和杯体分离造成杯盖或杯体的丢失。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杯体与杯盖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杯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杯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杯体;2、过滤装置;21、滤茶组件;211、扩张圈口;212、第一过滤槽;213、杯盖;214、第二过滤槽;215、第三过滤槽;22、防脱组件;221、第一磁吸块;222、第二磁吸块;223、第三磁吸块;224、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如图1
‑
5所示,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包括杯体1,杯体1上端安装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包括滤茶组件21和防脱组件22,防脱组件22安装在杯体1上端,滤茶组件21包括扩张圈口211、第一过滤槽212和杯盖213,杯盖213下端卡扣在扩张圈口211内,扩张圈口211下端固定安装在杯体1上端,杯盖213内壁开设有第二过滤槽214,杯盖213外壁开设有第三过滤槽215,第一过滤槽212设有多组,且多组第一过滤槽212之间的间距相同,杯体1外壁设有防滑槽条,且防滑槽条设有多组,第二过滤槽214和第三过滤槽215均设有多组,第二过滤槽214和第三过滤槽215的长度和数量相同,杯盖213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杯盖213下端的直径与扩张圈口211内壁下端的直径相同,杯盖213与扩张圈口211适配,扩张圈口211上端的直径大于杯体1上端的直径,扩张圈口211下端的直径与杯体1上端的直径相同,杯体1呈圆柱形;使用时将茶叶放置到杯体1内冲入沸水进行冲泡,沸水加入后可将杯盖213的上端或下端放置在扩张圈口211内,杯盖213为椭圆中空且杯盖213正反两面都可以进行使用,当杯盖213放好后静静等待茶叶与水充分融合浸泡,茶叶浸泡完成后使用者可通过拿取杯
体1将杯体1向下倾斜,当杯体1向下倾斜后杯体1上端的扩张圈口211向下倾斜,杯体1在倾斜的过程中杯体1内完成浸泡的茶水可通过第一过滤槽212滑出,当杯体1倾斜到一定程度时茶水流入到第一过滤槽212上端,当茶水进入到第一过滤槽212上端后可通过杯盖213内壁或外壁的第二过滤槽214或第三过滤槽215进行排出,第二过滤槽214或第三过滤槽215配合第一过滤槽212将茶水排出的同时将茶叶进行过滤,茶叶浸泡后的大小尺寸大于第一过滤槽212的大小尺寸,从而茶叶不能从第一过滤槽212和第二过滤槽214或第三过滤槽215内排出,茶叶留在杯体1后该组件完成了过滤,杯盖213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第二过滤槽214和第三过滤槽215,过滤茶水时杯盖213的正反两面都能进行使用,第一过滤槽212、第二过滤槽214和第三过滤槽215均设有多组,进而可沿着杯盖213向任意方向都能对茶水进行过滤,该组件使用便捷,且组装简单快速进一步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0024]进一步的,防脱组件22包括第一磁吸块221、第三磁吸块223和通气孔224,第三磁吸块223外侧固定安装在扩张圈口211下端内壁,第一磁吸块221一侧固定安装在杯盖213外壁一侧,第一磁吸块221下端安装有第二磁吸块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包括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上端安装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滤茶组件(21)和防脱组件(22),所述防脱组件(22)安装在杯体(1)上端,所述滤茶组件(21)包括扩张圈口(211)、第一过滤槽(212)和杯盖(213),所述杯盖(213)下端卡扣在扩张圈口(211)内,所述扩张圈口(211)下端固定安装在杯体(1)上端,所述杯盖(213)内壁开设有第二过滤槽(214),所述杯盖(213)外壁开设有第三过滤槽(2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组件(22)包括第一磁吸块(221)、第三磁吸块(223)和通气孔(224),所述第三磁吸块(223)外侧固定安装在扩张圈口(211)下端内壁,所述第一磁吸块(221)一侧固定安装在杯盖(213)外壁一侧,所述第一磁吸块(221)下端安装有第二磁吸块(222),所述通气孔(224)开设在杯盖(213)上下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过滤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槽(212)设有多组,且多组第一过滤槽(212)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杯体(1)外壁设有防滑槽条,且防滑槽条设有多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辉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崇古堂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