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818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它包括多个固定棚和多个移动棚,所述多个移动棚之间隔布置一个或多个固定棚,所述固定棚固定在池体两侧承重墙上,所述移动棚滑动连接在池体两侧承重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遮挡高效沉淀池,避免高效沉淀池藻类大量生长,影响污水厂正常运行,同时施工、改造简单,节省工期与投资费用。费用。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经过一级预处理和二级生物处理后进入三级深度处理工艺,三级深度处理一般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其中高效沉淀池工艺成熟、出水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因此应用非常广泛。污水进入高效沉淀池后在澄清区水流动速度变慢,在夏季,阳光照射到水体表面,水温可以达到30℃左右,水体内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元素为藻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在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高效沉淀池澄清区藻类大量滋生的情况出现。如果产生的藻类不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它们将在水中迅速繁殖生长,藻类附着在池壁、斜管、出水槽等位置,随着时间积累,会堵住斜管或出水口,减小了出水面积,会影响出水水质,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冲洗沉淀池斜管和出水集水槽,来保障出水达标,因此阳光照射沉淀池会增加了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难度。
[0003]目前比较简单的遮阳办法是采用黑色编织布来遮挡高效沉淀池,但编织布寿命断,更换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不适合长期使用。而且存在在下雨的季节,雨水会压垮黑色编织布,刮风时容易变形等问题,实际应用效果较差,难以达到遮阳效果。另外黑色编制布不美观,影响整体厂容厂貌;另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反吊膜的遮阳棚,一般都在池面3m以上,虽然结构稳固,但是在早晚期间,太阳斜射造成遮阳效果差,存在难以抑制藻类生长的缺点。普通固定式遮阳棚为了便于后期设备维修需增加起重机,起重机对于构筑物结构有较高要求,因此会增加工程投资而且施工工期长。
[0004]高效沉淀池内含油浓缩机等大型设备遇到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或更换。沉淀池内填料需要定期冲洗,且3~5年需要更换。所以沉淀区无法进行封闭,设备检修期间需要用到起重机或者吊车。轻型固定遮阳棚无法满足检修及更换设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能遮挡高效沉淀池,避免高效沉淀池藻类大量生长,影响污水厂正常运行,同时施工、改造简单,节省工期与投资费用。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它包括多个固定棚和多个移动棚,所述多个移动棚之间隔布置一个或多个固定棚,所述固定棚固定在池体两侧承重墙上,必要时可进行拆卸,所述移动棚滑动连接在池体两侧承重墙上。
[0007]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固定棚包括基础连接、固定支撑件和第一顶罩,两个所述基础连接用于固定在池体左右两侧承重墙上,与池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支撑件两端分别与基础连接连接,所述第一顶罩罩于固定支撑件上。
[0008]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移动棚包括结构支撑件和第二顶罩,所述第二顶罩罩于结构支撑件上,所述结构支撑件通过底部两侧设置的行走轮滑动连接于轨道上,横向推动
时,移动棚通过行走轮在轨道上移动。
[0009]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轨道设于左右两侧池体承重墙上,且位于固定棚内侧,轨道采用标准轻轨8KG。
[0010]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固定支撑件或结构支撑件为圆弧形结构,采用薄壁轻型方钢,以减轻主体重量,有特殊有腐蚀性较强时可采用不锈钢方钢支撑。
[0011]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顶罩或第二顶罩采用3mm不透光玻璃钢或其他轻型耐腐蚀、防晒材质。
[0012]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固定棚长度比池体宽度尺寸长约500mm,所述固定棚宽度为1000~1500mm,所述固定棚顶部高度为1200mm,便于人观察内部情况及维修作业,重量300~400kg。
[0013]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移动棚长度比池体宽度长约250mm,所述移动棚宽度为1000~1500mm,所述移动棚顶部高度为1100mm,通过宽度调节固定棚总重量,重量200~300kg,便于人推动。
[0014]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固定棚或移动棚靠近走道处开观察孔,满足日常巡视观察要求,观察孔采用活页开关连接。
[0015]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移动棚可推至固定棚内,以便于在敞开区域进行检修。
[0016]当池体较大导致移动棚质量较大时,可在行走轮上增加驱动电机,电力驱动行走轮进退。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通过移动式可固定式组合既能解决遮阳问题又能满足日常维护,安装简单,现场布置灵活。
[0019]2、本技术集成移动棚和固定棚,移动棚可推至固定棚内。日常需要遮阳时,将移动棚推至外面,需要检修或者查看出水情况时将移动棚推入固定棚内部。考虑到容易推动,移动棚设置轨道及车轮,减小摩擦力,便于操作。
[0020]3、本技术侧面可设置观察窗口,方便开启,满足日常巡视要求。
[0021]4、本技术无需安装起重机,安装简便、施工快;比钢筋混凝土顶棚节省土建费用与工期。
[0022]5、本技术适用范围广,满足各类需要遮阳池体,也适用于各类已建池体改造。
[0023]6、本技术采用拱型设计,结构稳定,适用寿命长,同时,有效减小结构断面,减少单元移动棚自重。
[0024]7、本技术遮阳效果好,侧面封堵无法透光,全天都可进行遮阳。
[0025]8、本技术仅占池面面积和两侧墙顶面积,不占用其他区域面积,对原系统影响小。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检修时的俯视图;
[0028]图3为图1的剖视图。
[0029]其中,其中,1

固定棚(101

基础连接、102

固定支撑件、103

第一顶罩、104

观察
孔)、2

移动棚(201

行走轮、202

结构支撑件、203

第二顶罩)、3

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
[003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包括多个固定棚1和多个移动棚2,多个移动棚2之间隔布置一个或多个固定棚1,固定棚1固定在池体两侧承重墙上,必要时可进行拆卸,移动棚2滑动连接在池体两侧承重墙上。
[0032]固定棚1包括基础连接101、固定支撑件102和第一顶罩103,两个基础连接101用于固定在池体左右两侧承重墙上,与池体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支撑件102两端分别与基础连接101连接,第一顶罩103罩于固定支撑件102上。
[0033]移动棚2包括结构支撑件202和第二顶罩203,第二顶罩203罩于结构支撑件202上,结构支撑件202通过底部两侧设置的行走轮201滑动连接于轨道3上,横向推动时,移动棚2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固定棚(1)和多个移动棚(2),所述多个移动棚(2)之间隔布置一个或多个固定棚(1),所述固定棚(1)固定在池体两侧承重墙上,所述移动棚(2)滑动连接在池体两侧承重墙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棚(1)包括基础连接(101)、固定支撑件(102)和第一顶罩(103),两个所述基础连接(101)用于固定在池体左右两侧承重墙上,与池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支撑件(102)两端分别与基础连接(101)连接,所述第一顶罩(103)罩于固定支撑件(10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棚(2)包括结构支撑件(202)和第二顶罩(203),所述第二顶罩(203)罩于结构支撑件(202)上,所述结构支撑件(202)通过底部两侧设置的行走轮(201)滑动连接于轨道(3)上,横向推动时,移动棚(2)通过行走轮(201)在轨道(3)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遮阳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设于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右谢旋余秋芳向亚东蒋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