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池除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77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事故池除臭系统,包括事故池、氧化装置以及除臭装置;事故池为密封结构,在事故池的底部开设有废水出水口,在事故池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呼吸口,每个呼吸口均通过管线与引风机的进风口连通,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线与氧化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氧化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线与除臭装置的进气口连通,除臭装置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除臭装置的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无烟煤层、桦树皮层以及火山岩层,可以为活性污泥提供停留空间,避免活性污泥直接随水流从箱体流出,以提高活性污泥的吸附效果;通过循环水泵将水打至除臭装置内,以保持除臭装置内的微生物正常繁殖,以保证微生物的吸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事故池除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事故池除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事故池除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各个生产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物料反应不完全,此时排放的有机废水,通常多数会进入半密闭的收集池内,进行统一收集后送入废水处理单元进行集中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在半密闭的事故池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非甲烷总烃类物质挥发出来,事故池内的VOC会聚集,造成VOC超标无组织排放,大多数VOC有毒、有恶臭,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安全隐患极大。也有利用火炬对排放气进行燃烧的,但燃烧能源消耗巨大,且仍无法保证烟囱排放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事故池除臭系统。
[0004]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0005]事故池除臭系统,包括事故池、氧化装置以及除臭装置;
[0006]所述事故池为密封结构,在所述事故池的底部开设有废水出水口,在所述事故池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呼吸口,每个所述呼吸口均通过管线与引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线与所述氧化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氧化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线与所述除臭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除臭装置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
[0007]在所述废水出水口处设有废水出水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除臭装置包括密闭的箱体,在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无烟煤层、桦树皮层以及火山岩层;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循环水出水口,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和循环水进水口和进泥口;
[0009]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箱体的循环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箱体的循环水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联通;在连通所述水箱与所述箱体的管线上设有循环水泵。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无烟煤层、所述桦树皮层以及所述火山岩层的厚度均为50

70cm。
[0011]进一步的,在连通呼吸口与引风机的管线上设有气体流量阀。
[0012]本技术的优点:
[0013]通过在事故池的顶部开设多个呼吸口,可将事故池内挥发出来的VOC收集后通过管线进入氧化装置对气体进行初步氧化;氧化后的气体送至除臭装置内,利用活性污泥吸收VOC,使气体达标后由出气口排出。
[0014]本技术通过在除臭装置的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无烟煤层、桦树皮层以及火山岩层,可以为活性污泥提供停留空间,避免活性污泥直接随水流从箱体流出,以提高活性污泥的吸附效果;通过循环水泵将水打至除臭装置内,以保持除臭装置内的微生物正常繁殖,以保证微生物的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施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0017]图中:事故池1、废水出水口2、废水出水阀3、呼吸口4、氧化装置5、除臭装置6、箱体61、无烟煤层62、桦树皮层63、火山岩层64、引风机7、水箱8、循环水泵9、气体流量阀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的事故池除臭系统,包括事故池1、氧化装置5以及除臭装置6;
[0021]事故池1为密封结构,在事故池1的底部开设有废水出水口2,事故池1内的废水进入后续的废水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后可实现水资源的回用。在事故池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呼吸口4,每个呼吸口4均通过管线与引风机7的进风口连通,引风机7的出风口通过管线与氧化装置5的进气口连通,氧化装置5的出气口通过管线与除臭装置6的进气口连通,除臭装置6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在废水出水口2处设有废水出水阀3。本实施例中,氧化装置5为臭氧反应器。
[0022]除臭装置6包括密闭的箱体61,在箱体6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无烟煤层62、桦树皮层63以及火山岩层64,无烟煤层62、桦树皮层63以及火山岩层64的厚度均为60cm,无烟煤层62、桦树皮层63以及火山岩层64可以为活性污泥提供停留空间,避免活性污泥直接随水流从箱体61流出。
[0023]在箱体61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循环水出水口,在箱体61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和循环水进水口和进泥口;可通过进泥口向箱体61内添加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用以吸收VOC。
[0024]水箱8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箱体61的循环水进水口连通,箱体61的循环水出水口通过管线与水箱8的出水口联通;在连通水箱8与箱体61的管线上设有循环水泵9。
[0025]在连通呼吸口4与引风机7的管线上设有气体流量阀10,可控制VOC的流量大小。
[0026]本实施例中,管线均采用玻璃钢材质,可避免有机气体对管线造成的腐蚀。
[0027]工作说明:
[0028]通过在事故池1的顶部开设多个呼吸口4,可将事故池1内挥发出来的VOC收集后通过管线进入氧化装置5对气体进行初步氧化,氧化后的气体送至除臭装置6内,利用活性污泥吸收VOC,使气体达标后由出气口排出。同时,通过循环水泵9将水打至除臭装置6内,以保持除臭装置6内的微生物正常繁殖,以保证微生物的吸附效果。
[0029]同时,在除臭装置6的出气口需要定期采样除臭装置6的出气,如检测出其中的硫
化氢、非甲烷总烃的成分超标时,说明活性污泥的吸附效果减弱,则由进泥口投加活性污泥。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事故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事故池、氧化装置以及除臭装置;所述事故池为密封结构,在所述事故池的底部开设有废水出水口,在所述事故池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呼吸口,每个所述呼吸口均通过管线与引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线与所述氧化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氧化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线与所述除臭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除臭装置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在所述废水出水口处设有废水出水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故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包括密闭的箱体,在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无烟煤层、桦树皮层以及火山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张庆海刘鑫邵永飞卢振林赵敏王冰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