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出光装置,包括:光源发射器,用于发出光线;第一反射源,用于对由光源发射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第二反射源,用于模拟自然环境的光晃动效果并能够基于水的波动而晃动并反射光线以达到反映水产动物的活跃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在有限的光源内提高光分布并控制水体浮游生物以及观测水产生物活跃度的问题,通过两个反射源对光线多个角度的反射扩大了光分布,并且通过限制光的照射角度的方式控制了水底浮游生物,以及光源接收器的动态观测来反映水产生物的活跃度。源接收器的动态观测来反映水产生物的活跃度。源接收器的动态观测来反映水产生物的活跃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unaliella salina(chlorophyta)CCAP 19/30》中研究了光强度对杜氏盐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光强度为50~1500μ mol
·
m
‑2·
s
‑
1范围内,随着光强度的增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减少,细胞受到越来越大的光胁迫,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梁珺宇等在《基于藻菌共生体系的S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的研究发现,相比强光照(183.5 μmol
·
m
‑2·
s
‑
1),菌藻共生系统在低光照强度(92.27μmol
·
m
‑2·
s
‑
1) 条件下,对污水中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具有显著的优势。
[0007]大量氮盐输入容易造成水产养殖中的对虾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阻碍对虾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养殖水体中过量氮盐以维持健康水质环境已经成为对虾养殖行业需要攻克的主要课题。微藻和细菌是对虾养殖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养殖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加速物质循环、净化养殖水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作为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主体,细菌和微藻可有效吸收利用对虾养殖池溏中过量溶解态氮,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维持健康水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细菌降解有机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为藻类提供碳源,而藻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又可促进细菌呼吸代谢,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光环境对水产养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给水产养殖环境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形成的光环境能够避免藻类的过度增加、在有限的光源内提高光分布是需要进行探讨的。
[0008]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装置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水产养殖出光装置,包括:光源发射器,用于发出光线以打造水产养殖的光环境;第一反射源,用于对由光源发射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第二反射源,设置于水中,用于模拟自然环境的光晃动效果并能够基于水的波动而晃动以达到反映水产动物的活跃度的目的,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源与所述第二反射源设置于所述光源发射器的发出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源发出的光线能够被光源接收器接收,所述光源接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源与所述第一反射源的至少一个反射光路上。
[00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反射源具有多个角度的反射单元,并且所述第一反射源设置所述光源发射器与所述第二反射源的光路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射源能够将所述光源发射器与所述第二反射源发出的光线以多个角度反射出。
[00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反射源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环形框与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环形框上并将所述环形框与所述第一反射源连接。
[00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反射源通过连接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使得所述第二反射源能够基于水流的波动进行多角度的旋转。
[00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反射源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反射源通
过连接件与第一反射源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反射源能够基于水流的波动进行多角度的旋转。
[00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反射源第一面覆盖有全反射涂层,第二面覆盖有荧光涂层,以使得在光源发射器关闭时,所述第二反射源的第二面的能够发出荧光作为第二光源。
[00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反射源两端通过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反射源两端连接并固定。
[001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光源发射器,所述光源发射器套设于第二支架上,以使得所述光源发射器能够基于第二支架移动以调整光源发出的光路位置。
[001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源发射器被防水罩包裹,所述防水罩设置有至少位于所述光源发射器靠近养殖池底部的遮光面,以减少养殖池底接收到的光线。
[001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源接收器电连接于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能够对所述第二反射源将光线反射至所述光源接收器处而使得所述光源接收器处的光线增强的次数进行显示。
[001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0]第一:通过两个反射源对光线多个角度的反射扩大了光分布,在有限的光源内让光源有了最大空间分布效果。并且通过限制光的照射角度控制了水底浮游生物,以及光源接收器的动态观测来反映水产生物的活跃度。
[0021]第二:由于水产养殖池塘的适当透明度为20~40厘米,如果水太清澈,光线很容易进入池塘底部,促使池塘底部一些不良微生物生长、产生有毒气体,因此本技术通过对装置的角度的调整以及遮光面的设置,有效避免了光线进入池塘底部而导致池塘底部一些不良微生物生长与产生有毒气体的情况。
[0022]第三:基于第一反射源与第二反射源的设置方式,光源接收器设置于第二反射源与第一反射源的反射光路上,其能够统计在光源接收器接受了第一反射源恒定反射光强度的基础上,第二反射源由于晃动并反射光线至光源接收器处而使得光源接收器处的光线增强的次数,以此可反映水产生物的活跃度,从而对生物的活跃度和状态进行初步的判定。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水产养殖出光装置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水产养殖出光装置的第二反射源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支架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列表
[0026]100:光源发射器;200:第一反射源;300:第二反射源;400:第一支架;500:第二支架;600:连接件;700:光源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8]其具有防水特性,并且具有包括了全光谱的白光,功率有30W、35w、 40W、45W,但是
该装置发光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大面积补光。
[0029]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包括:光源发射器100,用于发出光线以形成水产养殖的光环境;第一反射源200,用于对由光源发射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第二反射源300,设置于水中,用于模拟自然环境的光晃动效果并能够基于水的波动而晃动以达到反映水产动物的活跃度的目的,其中,第一反射源200与第二反射源300设置于光源发射器100的发出的光路上,光源接收器700设置于第二反射源300与第一反射源200的至少一个反射光路上。在水产养殖环境中,鱼、虾这类生物由于运动幅度较其他水生生物大,游动时会带动水流动,每变换一次游动的动作都会导致周围的水产生波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出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发射器(100),用于发出光线以形成水产养殖的光环境;第一反射源(200),用于对由光源发射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第二反射源(300),设置于水中,用于模拟自然环境的光晃动效果并能够基于水的波动而晃动并反射光线以达到反映水产动物的活跃度的目的,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源(200)与所述第二反射源(300)设置于所述光源发射器(100)的发出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源(300)发出的光线能够被光源接收器(700)接收,所述光源接收器(700)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源(300)与所述第一反射源(200)的至少一个反射光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出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源(200)具有多个角度的反射单元,并且所述第一反射源(200)设置于所述光源发射器(100)与所述第二反射源(300)的光路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射源(200)能够将所述光源发射器(100)与所述第二反射源(300)发出的光线以多个角度反射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出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源(200)上设置有第一支架(400),所述第一支架(400)包括环形框与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环形框上并将所述环形框与所述第一反射源(20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出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源(300)通过连接件(600)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架(400)连接,所述连接件(600)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使得所述第二反射源(300)能够基于水流的波动进行多角度的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杨其长,李宗耕,周成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