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52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包括第一除湿单元和第二除湿单元,第一除湿单元中的散热风扇在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散热的同时,还能够加速空气循环,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避免电器设备在潮湿环境中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第二除湿单元的除湿壳体能够与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除湿组件的循环元件能够带动除湿元件进入配电箱的箱体内,并吸收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吸收积水后的除湿元件回到除湿壳体内,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使得除湿元件吸收的水分能够蒸发到外部环境中,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多一重保障,进一步提高配电箱的工作可靠性。通过合理设置驱动器的工作参数,能够设定除湿元件的工作周期,提高装置的灵活适应性。的灵活适应性。的灵活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装备及其周边配套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
[0003]配电箱的存在方便了电器设备的线路整理分配电力,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电器线路归纳设备。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的设计大都十分单一,功能性极差,往往只是符合归纳这一条要求,面对特定的工况环境往往表现不佳。
[0004]配电箱中的电气元件多对散热有一定需求,相应地,对配电箱的散热同样有一定要求,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为了应对雨雪天气,减少了散热口,有的配电箱将散热口设在了底部,但是配电箱应用时距离地面较近,在潮湿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蒸气易通过散热口进入配电箱中;即使没有设置散热口的配电箱,在内外温度差的作用下,配电箱内空气中的水分遇到温度较低的箱体容易凝结,降低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降低了配电箱的可靠性。
[0005]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配电箱内电器设备易受潮湿环境影响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潮湿环境影响配电箱内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配电箱的工作可靠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包括:
[0008]第一除湿单元,所述第一除湿单元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第一除湿单元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
[0009]第二除湿单元,所述第二除湿单元包括除湿壳体和除湿组件,所述除湿壳体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可拆装相连,所述除湿壳体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相连时,所述除湿壳体的内腔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且所述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所述除湿组件包括驱动器、循环元件和除湿元件,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所述驱动器能够带动所述循环元件转动,所述循环元件能够伸入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相连,所述除湿元件的数量为多个,进入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的所述除湿元件能够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壁相接触,所述除湿元件能够吸收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
[0010]优选地,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轮,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另外一根所述支撑杆
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轮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轮与所述驱动器传动相连,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轮为链轮,所述循环元件为链条,所述循环元件为环状,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的底部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轮为带轮,所述循环元件为同步带,所述循环元件为环状,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的外侧面相连。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利用传动齿轮与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的所述支撑轮传动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除湿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除湿元件于所述循环元件上等间距均布。
[0015]优选地,所述除湿元件包括安装盘和除湿盘,所述除湿盘设置于所述安装盘的底部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盘与所述循环元件相连,所述除湿盘由亲水性材料制成。
[0016]优选地,所述除湿壳体内还设置有加热底板,所述除湿元件能够与所述加热底板相接触,所述加热底板内嵌装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能够加热所述加热底板。
[0017]优选地,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自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的顶部朝向底部的方向倾斜设置。
[0018]优选地,所述导向凸起为弧面凸起。
[001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包括第一除湿单元和第二除湿单元,其中,第一除湿单元设置于配电箱的箱体内,第一除湿单元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配电箱的箱体内;第二除湿单元包括除湿壳体和除湿组件,除湿壳体与配电箱的箱体可拆装相连,除湿壳体与配电箱的箱体相连时,除湿壳体的内腔与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且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除湿组件包括驱动器、循环元件和除湿元件,驱动器设置于除湿壳体内,驱动器能够带动循环元件转动,循环元件能够伸入配电箱的箱体内,除湿元件与循环元件相连,除湿元件的数量为多个,进入配电箱的箱体内的除湿元件能够与配电箱的箱体内壁相接触,除湿元件能够吸收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
[0020]本专利技术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第一除湿单元中的散热风扇在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散热的同时,还能够加速空气循环,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避免电器设备在潮湿环境中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散热风扇虽然能够使一部分水分蒸发,但是在配电箱的箱体内,尤其是距离地面较近的底部,仍然易出现水积存的现象,为此,本专利技术同时设置了第二除湿单元,除湿壳体能够与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除湿组件的循环元件能够带动除湿元件进入配电箱的箱体内,并吸收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吸收积水后的除湿元件回到除湿壳体内,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使得除湿元件吸收的水分能够蒸发到外部环境中,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多一重保障,进一步提高配电箱的工作可靠性。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合理选择驱动器和设置驱动器的工作参数,能够设定除湿元件的工作周期,提高装置的灵活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除湿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为散热风扇,2为除湿壳体,3为驱动器,4为循环元件,5为除湿元件,6为配电箱的箱体,7为支撑杆,8为支撑轮,9为传动齿轮,10为安装盘,11为除湿盘,12为加热底板,13为导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除湿单元,所述第一除湿单元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第一除湿单元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第二除湿单元,所述第二除湿单元包括除湿壳体和除湿组件,所述除湿壳体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可拆装相连,所述除湿壳体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相连时,所述除湿壳体的内腔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且所述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所述除湿组件包括驱动器、循环元件和除湿元件,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所述驱动器能够带动所述循环元件转动,所述循环元件能够伸入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相连,所述除湿元件的数量为多个,进入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的所述除湿元件能够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壁相接触,所述除湿元件能够吸收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轮,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另外一根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轮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轮与所述驱动器传动相连,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为链轮,所述循环元件为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红日东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